200 三将浴血回克郑(二)(1 / 1)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2030 字 2个月前

徐荣也指了指卓膺等人,说道:“方才彼等所言,仓促间恐攻城难下,此议甚是。贼援至迟明日傍晚前可到,攻城的话,即使现在就开始攻,我等只有一天一夜的时间,要想攻下此颇坚之郑县城,亦颇为困难;而若城未下,贼援已至,是我部将陷两难之境。

“不得克城,我部兵败事小,此攻郑县一战,我部为镇东先锋,实我勤王义师入关中后的第一战也,挫将军锋锐,我等罪大!是以,我以为,校尉急攻郑县城之此议不可取,以我之见,宜当先以我部主力迎击贼援,候败之,再回师夺城,是时,贼援已亡,取城亦将易也。”

比之立刻攻城,赶在敌人的援兵到前先把郑县攻克,徐荣认为应该先打敌人的援兵。

较此两策,确是徐荣的意见比较稳健。

但是听徐荣话中之意,却也非是刚才卓膺等将中有人所议之单纯的阻敌援兵,等候荀贞主力到来而已,竟是想着先把敌援击败,再回来夺城,这样的话,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出来。

卓膺忍不住开口,说道:“闻将军之意,是要先歼贼援,然后夺城?”

徐荣点了点头,说道:“我正是此意。”

卓膺说道:“然方才斥候禀报,贼援三四千众,与我部兵马数量相近,今若往迎击之,我部又势必要留些兵马看守郑县守军,如此,我部可用以迎击贼援的兵马,顶多也就是与贼援兵马数量上下相仿,……将军,敌我均等,贼援又必李郭之精锐,能够将之迅速歼灭么?如若不能,郑县守军闻讯出援,则我部岂不是和攻城未下一样,也或将要陷入两面受敌之窘境?”

徐荣抚须说道:“左军有一句话说得不错,我部如天降,贼援现应仍不知我部已至。值其行军之际,我部半道设伏而攻之,歼之何难?”

攻城的话,敌人有城墙为屏障,而且已有戒备,短时间内攻下来不太可能。

但如果是半道设伏的话,敌人因为正处在行军的队形中,不仅和守城不同,没有防御设施可为依仗,并且行军的队形和两军野战之际,摆出来的作战阵型肯定也不同,又且像铠甲、重弩,乃至长矛等军械,在部队行军时,为减少兵士体力的消耗,往往都会聚集一处,放在车上运输,那么这也与两军正式开战,彼此将士全副披挂、尽皆做好战斗准备的情况不同。

这些,对有备的设伏一方来讲,都是有利的方面。

因而,虽然敌人援兵的数量与徐荣所部可用之迎击的兵马数量相当,徐荣却有取胜的信心。

徐荣是主将,他本人既已作出决定,并也给诸将讲说清楚了自己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就不再等卓膺等继续议论,站起身来,便下达军令,令道:“为使孙聪不做警觉,筑营仍然进行,且等入夜,再尽出我部之主力西去设伏,阻击贼援,必要一举而将其尽歼之!”

徐荣的军职,於在场诸将中是最高的。

但陈午虽是他的属下,陈午的资历於在场诸将之中,却是最深的。

他两个的意见起了矛盾,该听何人的?

军纪上说,肯定是要听徐荣的,可陈午他会甘愿放弃自己的意见么?

刘备不动声色地注意了下陈午的表情,见他仍是面沉如铁,遂带着夸赞,开口说道:“郑县城坚,贼援将至,左军於此之际,凛然无惧,建言可速拔城,虎胆是也。左军此议,健策也。”顿了下,又称赞徐荣,说道,“将军虑我部为我兄先锋,若有失,将挫全军之锋锐,此识大体之论,备不如之。今以将军之识体,左军之健武,无论击贼援,抑或攻城,何所不胜!”

却陈午对徐荣不采纳自己的建议,而决定先打援,再回来攻城,的确是持保留的态度,不过徐荣毕竟是荀贞任命的主将,对徐荣的军令,他是肯听的。

等刘备说完,陈午应道:“谨从将军之令!”

徐荣说道:“迎歼贼援此战,左军与我同往。”

陈午应诺。

刘备听了徐荣此言,接声说道:“闻将军之意,是要亲自迎歼贼之援兵?”

“不错。”

刘备说道:“将军,军之主也,以备愚见,宜镇营中;今往迎歼贼援,备愿与左军代劳!”

徐荣脸上露出一点笑容,说道:“玄德,刚才卓司马所虑也有道理,贼援兵马与我可用之兵相当,且必李傕、郭汜之精锐,纵是设伏以击,欲想全歼,亦不易也,非我亲往不可。”

刘备仍想进劝。

徐荣说道:“我曾在凉州军中,较与公,更熟其将、其卒;再一个,於地形方面,我也比你熟悉,此战我必亲往,公不必再多说。留守营中,监视郑县守贼此一重任,我就托付於公了!”

早年尚跟随董卓征战之际,徐荣曾跟着董卓讨伐过凉州、三辅的叛乱,那时,他来过长安,对这一带的地形较为了解。

刘备见徐荣心意已定,只好不再进劝,应道:“是。”保证说道,“将军放心,有备在,孙聪部必不能扰到将军歼灭贼援此战!”

徐荣沉吟稍顷,说道:“城中守卒两千许,我给你留兵千人看守,够不够?”

刘备也是个有胆气的,他微微一笑,说道:“随军之民夫,多有军、民两屯之卒,彼皆昔日徐、兖黄巾之降卒也,亦堪战,加上他们,足矣!”

遂展开地图,结合自己之前的记忆,徐荣选定了设伏之地。

徐荣又传令,命多派骑兵,在郑县城的西边来回巡逻,以防那支敌人援兵的信使提前赶到,入到城中,与城中通消息。

各部备战。

入夜后,徐荣与陈午引主力四千人悄然出发,由那回来报讯的斥候的在前引路,绕过郑县县城,向西而去。

夜色沉沉,过了郑县的县城,四面望之,可以遥见在郑县城东十来里处的筑营区域范围里,火光闪烁,徐荣、陈午、刘备三部兵马的旗帜树立如林,并远远传来马嘶人声;而往其余方向看去,尽是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到。

……

夜晚行军,速度没法太快,最开始过郑县县城的那一段路,未免引起城中惊动,走的更慢,因此直到天已快亮,距离徐荣所定下的伏兵之地,还有十余里地。

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前边的斥候疾驰回报:“将军,贼援至此,只有十来里上下!”

“十来里上下?”

这条军情出乎了徐荣的意料。

按他推断,敌援当是到今天傍晚才会到达郑县,也就是说,现在敌援的位置,应该是距离他所选之设伏地还有一段距离。却怎么敌援已过了他定下的设伏地,距其部只剩下了十里远?

却是这支来郑县的援兵,在出发前受到了李傕、郭汜的严令,命令他们必须要尽快、尽早地赶到郑县,所以昨晚,他们只做了不长时间的休息,差不多是连夜赶路,由是兵已到此。

陈午等将闻悉,从队伍的各个位置,分别紧急来到徐荣这里,等候徐荣应对此变的决定。

敌人援兵与己部相距只有十来里地了,这个时候,须当速下决策。

徐荣稍作思酌,说道:“预定的设伏地点不能用了,现下撤还,亦不可。”

陈午问道:“则何以应此变?”

徐荣展目朝远近眺望,见兵马行军所到之眼前此地,虽比不上他昨天选的设伏地点,但因为长安、三辅地区在李傕、郭汜兵马的常年掳掠之下,早就是人烟稀少,民户十室九空,所以道路两边,那些本该是良田的,今却是杂树、杂草遍布,且不远的道南,还有些许丘陵,倒也是个可以做设伏之地的。

徐荣当机立断,令道:“我等就在此设伏!”

陈午皱着眉头,打量了下道路两边的地形、地貌,勉强在此设伏的话,也不是不成,却有个麻烦,他回头望了眼他们的来处,转过头来,与徐荣说道:“将军,此处距离郑县不到二十里,若在此设伏,当战斗展开以后,郑县城中或许会有所发觉,郑县守军如果倾巢出城,前来助战,将军留给刘将军的兵马只有千人,他能够把郑县的守军堵住么?”

“我相信玄德,定能够把郑县守军堵住!”

还是那句话,徐荣是主将,他的决心已下,陈午等人即便是存有狐疑,也只能遵从军令。

於是,就按徐荣的指挥部署,开始在这里临时就地设伏。

陈午率部去到官道的北边埋伏,徐荣率部在官道的南面埋伏。

四千兵马分作两部,约半个时辰上下,埋伏设定。

徐荣手书军令一道,遣吏急还郑县城东营地,传给刘备。

斥候回报:增援郑县的凉州援兵,距此地,不到五里远了,战斗即将开打。

……

给刘备传令之吏,马不停蹄,奔回营地,将徐荣的军令呈给刘备。

刘备展开来看。

军令很短,只有两句话:贼援行甚速,将於城西二十里,与贼援战。守贼如出,将军务阻之。

看罢军令,刘备精神振奋,呼卓膺等将至,出示徐荣军令与观,说道:“若如将军所判,守贼果然出援,我等败之,郑县可得也。”

——

三更!晚些还有一更。求月票、求推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