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西风烈(1 / 1)

明末妖僧 沉渣 1330 字 2个月前

刘慧明接到马祥麟兵败衡州的消息时已经快到居庸关了。

“什么?扬威伯大败?”刘慧明不可置信地看着简报,马祥麟竟然被张献忠包了饺子,四万大军只逃出来四千多人,刘能、谢晓旭、朱成矩等多员中高级将领战死,崔浩伤重不治而亡。

“扬威伯到底是怎么搞的?虽然张献忠有十万人,但是白杆兵都是精兵,怎能抵不过这点儿乌合之众?”

“具体情报尚不明晰!”杜云小心地应答着,“小的也没想明白。”

大军还未出宣府就传来扬威伯大败的消息,对刘慧明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

刘慧明感叹了一声,“看来我有危机了。”

众人默然无语,刘慧明看着远处的苍松翠柏,暗自庆幸自己出来得是时候,不然又要被口诛笔伐了。但是出了北京相当于离开了权力和信息中心,他现在已经开始感受到信息不便的劣势了。

刘慧明看了一眼杜云,问道,“不知扬威伯现在何处?”

杜云摇头道,“信上只说了扯往宝庆府,后续的就不组织到哦了。”

“咳,就这样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远隔万水千山,就不要多想了!”现在信息太少,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刘慧明只得压抑住自己的情绪下令全军继续前进。

道路太过陡峭,刘慧明只得牵着枣红马火箭往上爬,终于爬到一个山岗上,刘慧明便站着歇一会儿,看着远处的居庸关关城,又看着山谷里一字长蛇,如蝼蚁一样缓缓蠕动的队伍,朗声唱道,“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号角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他感觉这首词实在是太应这个景了,自己两个月前才爬了一次长城,现在又一次登上了居庸关,一股伟人的情怀气冲牛斗,把主席的词改了两个字就变成自己的了。

“好词,阁老这首词苍劲悲怆,虽在逆境却难掩生气,阁老的胸怀乃世人所无也”,新科进士李长祥忍不住击掌称赞起来,“久闻阁老不已诗文见长,不曾想一出口就是雄文。”

刘慧明笑了笑,道,“偶然所得而已,这忆秦娥篇幅较短,好背,长的可背不下来。”

“好背?”李长祥愣了愣,随即做出一副恍然大悟样,“忆秦娥词牌总共只46字,确实好背,但要用这四十余字做出阁老这等雄文来是极为难得之事。”

刘慧明见他滔滔不绝地评述诗词的奇妙之处,心里禁不住想笑,这货第一次见自己的时候那个拘谨啊,就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似的。现在才几天时间啊,就已经夸夸其谈了。

李长祥一开头,张家玉也答话了,“研斋说得不错,督丞这诗苍劲古朴,充满念,实乃千古佳作也。”

李长祥又道,“督丞那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张家玉忙问,“不知这首诗全诗如何?”

李长祥便背了一遍,末了叹道,“学生观之,此诗尚未写完,不知督丞可有下半首?”

刘慧明咳嗽了一声,尴尬地道,“当时是为了教训方以智,就想到了这四句,剩下的想不出来了。”

张家玉默念了一遍,道,“督丞不嗔学生狗尾续貂,学生可代为续写。”

刘慧明呵呵一笑,“那可就太感谢你了。”

当下,二人就讨论起来了,说到热烈处,已经忘了自己的老板已经很久未发一语了。

证说话间,一个夜不收飞马而至,见到刘慧明便远远地下跪,大声道,“督丞,居庸关总兵马岱已在前方十里处迎接!”

“嗯,好!”刘慧明点点头,“传令下去,大军原地休息一刻钟,一刻钟以后全速行军。”

喝了点水,商石敬、白松龄、赵良栋三人来到刘慧明面前,他们已经得知了湖南的战局,忙过来打听情况。

刘慧明笑了笑,淡定地道,“没事,咱们该去山西还是去山西,你们听命行事就是了。”

商石敬和赵良栋跟马祥麟交往不深,而白松龄却不一样了,作为马家的私兵,扬威伯手下不少人都是石柱老人,这一次不知又有多少人战死,一想到这里他心里就一阵痛楚,白杆兵也不复当年之勇了,特别是三年里两次惨败给张献忠让他对张献忠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惧。

刘慧明看了白松龄一眼,笑着宽慰道,“别担心,咱们一定会灭了献贼给弟兄恩报仇的。”

马岱最近一段时间日子好过了不少,见到刘慧明远远地就迎了上来,大声道,“末将见过阁部!”

刘慧明忙上前扶起他,问道,“马总爷最近过得怎么样?军士训练得如何了?”

马岱忙谦虚道,“在阁部面前,下官哪敢称总爷,阁部快别寒碜末将了。咱们居庸关的兵马现在已经被改编为第八军了,裁汰了一些弱鸡,现在兵强马壮,战意高昂。”

刘慧明赞了一声,“好!!”

自从兵部直接发饷以后,宣府一线的士兵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之前的昌平镇演武让刘慧明很满意,居庸关想必也不会太差。

果然,第二天的演武,第八军士卒精神饱满,令行禁止,站一个时辰的军姿竟然才倒了不到一百人。

刘慧明看得心花怒放,赞道,“好,果然不错,大丈夫当如是也!”

哪知马岱却皱眉道,“这帮驴日的,平时不这样的,平时站两个时辰才会有几个趴下的,今天才站了一个时辰就倒了八九十个,太不像话了,太不像话了。”

刘慧明淡淡地看着他表演,实在不忍心点破他。

当晚,马岱在帅府设宴款待刘慧明一行,刘慧明再次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令他一定要守好大明的北大门,他走的是李自成东征的路线,作为一个未来人当然要事先做好准备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他始终困惑不解,李自成从西安东征为何不走直路从固关往北京,非得绕道宁武关和周遇吉干一仗,莫非真的是如网上所说的那样是被逼无奈才到的北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