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士信如此快速的将麾下骑兵重新聚集起来,是因为他在凿穿流寇的同时,让身后的传令兵将盐城装备生产基地最新出产的铜号吹响了。
这种新式铜号声非常特殊,不管多么噪杂的环境中,都能够让每名骑兵快速的找到声音传来之处,从而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聚集过来。
当然,这与旋风营平时非常注重这种‘散开’和‘聚集’的训练分不开,旋风营万名骑兵,每排一百人,此时已经排成长长的一百列阵型,阵列上竖起的长枪和战刀在阳光下银光闪耀。
远东军蛇岛最终定下的骑兵作战条例明确规定骑兵是以百人队为作战单元的,每个百人队分成三列,前两排穿鳞甲使用一丈四尺长枪,第三排使用加厚加宽的单手腰刀,每个人都身穿防御中等,重量较轻的锁子甲,同排骑兵互相间只间隔三尺,百人队之间间隔两步,前后排相距七步。
旋风营刚被魏刀儿带人耍了,差点被那些乌合之众的流寇纠缠住,此时看见魏刀儿妄图带领万名精骑对他们迎头重击,自罗士信往下,一个个沉默冷笑冲锋中却是战意滔天。
远东军骑兵上下都是优良的战马,即使刚才已经与流寇有过一番厮杀,此时旋风营战马与叛军的战马相比,后者明显差了不少。远东军的战马多来自于东北的契丹族,无一不优良。
罗士信身后始终跟着一名号手和三名旗手,此时主旗手举着罗士信的大旗,另有一名通信旗手将红色的三角旗斜斜前指,在号手五个短音接一个长音的加速冲锋号声中,旋风营骑兵同时策动马匹开始加速。
罗士信需要准确的判断距离,保证在冲锋的最高速与敌交锋。目前与敌方间隔五百步左右的距离,他们要保持中速到相距两百步左右,两百步距离的冲锋是他们最熟练的科目,难度只在于在速度渐渐加快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密集阵型。
在以往严格训练下,旋风营所属骑兵已经能发动最远三百步距离的接近和冲锋。
旋风营近万匹战马以中速前进,十名插着背旗的千人骑兵都尉越出阵列,来到队列右侧前方五步,他们使用带三角小旗的骑枪,树立在头顶让后排的部下也能清楚的看到位置,这些都尉不时转头观察主将罗士信的位置,其他前排骑兵则观察各自都尉位置,控制着自己的马速,整个骑兵阵列平直的往叛军精锐推进。
罗士信接下来的打法很简单,正面冲锋中,让魏刀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精兵,让其明白远东军骑兵的厉害,这也是王君临的初步战略目标之一。
近五百步外的叛军中魏刀儿也让麾下号手吹响了喇叭声,虽然发现旋风营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阵型,让他郁闷之极,但是此时骑虎难下,只有正面迎头冲过去,万不敢流露出半点怯意,更不能调转马头。
所以,魏刀儿一行近万骑兵的士气维持显得更为重要,对方凿穿了数万流寇,气势如虹而来,他们若着次冲锋中败了,士气便一落千丈,这对此时状态下的数万流寇不堪设想,很有可能立刻就溃败了。
不过,虽然知道远东军很厉害,但对骑兵正面冲战,魏刀儿对自己麾下亲自训练出的儿郎还是充满一定信心的,至少他相信即使是输,也能够让对方付出不小代价。
因为相距较远,主阵还没有迎上,双方都不约而同的派出箭法精湛的游骑跃众而出开始缠斗。
缠斗一会儿,罗士信派出的游骑开始往两边退开,让开中间的位置,一部分中间的叛军游骑散兵则直接往旋风营大军大阵冲来,准备骚扰旋风营主阵。这些小队散往两翼,穿梭在阵前用骑弓射出轻箭。
这便是突厥人最常用的“拉瓦战术”,是突厥骑兵的看家本领之一,他们运用时一般动用一个千人队,形成一道宽大的弧形散兵阵线骚扰敌阵,引诱敌军离阵或动摇,后阵的集群则寻找对方薄弱的位置进行集中冲锋,进而引起敌阵全体崩溃。
魏刀儿当年在并州边关为将,与突厥人没少打仗,将这种打法学了过来。
但对魏刀儿来说,以往对付其他官兵都很有效的骚扰更像是一种捣乱,旋风营骑兵第一排的马匹在头上用皮甲做了面罩,胸前有放箭布帘,能抵挡射入角度较小的轻箭。总共只有有五六匹马被射伤,第二排的持长枪的骑兵迅速上前填满。
旋风营游骑的尽力牵制也限制了对方的发挥,近万骑兵迎着骚扰的轻箭继续推进。
平缓的速度带起杂乱的马蹄声,双方接近到三百步,罗士信的军旗再次前倾,号手吹出第二声前进号,罗士信轻轻夹马腹,战马再次加速。骑兵指挥不同步兵,可以站在后方指挥,但骑兵主将却要冲锋在前,要带着一边冲锋,一边指挥。
罗士信对那些远远飞来的轻箭毫不理会,一边跑动一边左右观察着自己这一方的阵列,近万名骑兵都开始随着他加速,满目皆是涌动的马头,队列前排的都尉都有效的控制着队伍,阵列没有因为骚扰而混乱,平时的艰苦训练的成果体现出来,阵列依然平稳。
不知不觉中马蹄不再是杂乱的声响,密集的蹄声慢慢汇成隆隆的声音,在罗士信耳中如同仙乐。
双方相距很快只有两百步,因为对进的原因,罗士信当做只有一百余步,平整的阵列如同一道移动的马墙,面前叛军散兵游骑兵已经没有多少机动的空间,在密集的骑兵面前退去。
魏刀儿带领的近万骑兵完整的出现在罗士信面前,兵阵铁甲闪耀,虽然魏刀儿极力为这万名骑兵凑足武器装备,但依然难以统一所有人的武器,导致这万名叛军骑兵的武器大半是长枪和大刀,少部分甚至还有用狼牙棒和刀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