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2章 余韵●马嵬坡(大结局)(1 / 1)

奋斗在初唐 牛凳 2430 字 2个月前

大唐永徽五十二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旦即位,是为唐睿宗,年号景云。

李旦以东华王之女郭令月为后,生子李隆基。

景云二十年,李旦驾崩,李隆基登基为帝,年号开元,国势蒸蒸日上。

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将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接入宫中,胡天胡帝,为世人所诟病。

三年后,改元天宝。

天宝四年,李隆基纳杨玉环为妃,极尽宠爱。为了讨得美人的欢心,李隆基虽然没有达到烽火戏诸侯的程度,但也差不了多少。

不仅在财物上尽力满足,还把杨氏一门尽皆封官。

杨国忠本是京城无赖一名,就因为他是杨贵妃的堂兄,短短几年,平步青云,竟然成了大唐的宰相。

李隆基一心与杨贵妃寻欢作乐,把朝政尽数托付此人,最终弄得朝政黑暗,四民怨声载道,军权大都集于胡人之手。

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大唐内部空虚,发动叛乱,短不到一年就攻陷了长安城。

李隆基仓促出逃,这一日大军行至马嵬坡。

“杀妖女!诛杨贵妃!”

“尽诛杨氏,还我大唐朗朗乾坤!”

“陛下退位,太子登基!”

在士兵的呐喊声中,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走进了驿站,跪倒在地,道:“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隆基面色惨淡,道:“陈将军,朕纵然是对不起天下人,但待你可是不薄。没想到呀,你也反我!”

陈玄礼平静地说道:“微臣的确罪该万死。但扪心自问,微臣并不认为今日的选择有错。国事落到了如此地步,全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我杀他,是为了天下苍生,并没有任何错。”

“哼,为了天下苍生,你杀杨国忠不就行了?玉环久居深宫,未与外人交结,她有何错?为什么非要杀她?另外,让朕退位太子登基又是怎么回事?你说自己毫无私心,谁信呀!”

陈玄礼道:“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杨贵妃是他的堂妹,必然对众将心生不满。若她今日不死,我等担心她事后报复,心中难安,还望陛下成全!”

“那让朕退位又如何解释?”

“您被将士们逼着杀了最心爱的女人,心里能好受得了?我等此举还是为了自保。陛下,您就退位为太上皇让太子登基吧!”

“这……”李隆基被驳了一个哑口无言,最终长叹一声,道:“朕可以答应退位,但是玉环无辜,能否饶他一命?”

陈玄礼磕了一个响头,道:“还是不行。陛下登基三十载,有不少人一心效忠您,微臣等人担心皇位更迭会有反复。所以……杨贵妃必须死。”

“朕可以对天发誓。”

“天意渺渺,微臣不敢尽信。”

“你……”李隆基大怒,道:“陈将军,你不要欺人太甚!”

陈玄礼连连叩头,道:“还望陛下成全。”

李隆基寒声道:“那朕要是不答应呢?”

陈玄礼语含威胁,道:“微臣当然不敢逼迫陛下。但是外面有不少将士是粗人。一着急起来,难免做出什么无礼之事。恐怕陛下到时候追悔莫及!”

“你……”

屏风后面的杨玉环早就把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见李隆基再也保护不了自己,只得转出了屏风。

她盈盈拜倒,道:“玉环罪孽深重,今天就与陛下永诀了!”

李隆基心如刀绞,两行泪珠滚滚而下,道:“朕无能呀!想不到我竟然落到了如此地步,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爱妃,事到如今,也只能委屈……”

咳咳~

一阵轻咳声响起,高力士走上前来,道:“陛下,奴婢以为,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贵妃娘娘不是非死不可。”

陈玄礼、李隆基和杨玉环满脸愕然之色,齐声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道:“陛下若是既要江山又要美人,那奴婢就无能为力。但您若是只想要杨贵妃活命,还是没问题的。”

陈玄礼道:“那不可能,将士们不会答应。”

“陈将军别急,听我把话说完。今天你们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胆子逼宫,是因为后面站着太子殿下吧?”

“当然不是,我们是为了天下万民!”

“得了吧!”

高力士一撇嘴,道:“咱们水贼过河甭使狗刨,谁不知道谁呀?没有太子,就你们这么几千人谋反,事后如何收场?就不怕被朝廷的忠臣义士们剿灭?天下万民的福祉,总没有自己的性命重要吧?”

“呃……就算太子主使又怎么样?”

“是太子的主意,那就好办了。大家想想,陛下受你们逼迫让位,这事能善了吗?别说大唐内效忠陛下的人了,单说海外诸藩国,他们的国主可都和陛下沾亲带故……”

“太子难道就没有与诸藩国有亲了?”

“有,当然有。但你们别忘了,陛下是被迫让位。换言之,太子得位不正,那些藩国有了借口,会不会趁着我大唐虚弱群起而攻?太子难道想做一个亡国之君?”

陈玄礼冷笑道:“即便我们放过杨贵妃,陛下让位就心甘情愿了?说出去谁信呀!”

“不……我不是那个意思。”高力士微微一笑,道:“我有一计,将士们既不担心杨贵妃的报复,藩国也没有干涉我大唐的借口。”

“什么计策?”

高力士道:“一百多年前,太宗陛下也是行事昏聩。当时的秦王郭业与诸位大臣秘议清君侧。最后却为如何善后起了争执。这个典故陈将军听过没有?”

陈玄礼思索道:“最后他们好像是要建一个叫‘议会’的衙门。国家大事由大臣共同商议。皇帝地位尊崇,却不干涉政事。只是后来出了些变故,这个计划就没有施行。”

“就是议会。”高力士微微一笑,道:“陛下退位,太子登基,建立议会。这样,无论皇位有没有反复,杨贵妃就算想报复也有心无力了。因为朝廷的大权已落于朝臣之手,皇帝有名无权。”

陈玄礼迟疑道:“可是……议会也是有弊端的……”

李隆基对杨玉环是真爱,能保她不死,什么事都愿意做。更何况他自己做不了皇帝,当然也不希望那个不孝子得到。

他说道:“什么弊端?不过是决策效率不够高而已。那又如何?想当初国政全交与杨国忠一人,就是国家之福了?”

陈玄灵解释道:“微臣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如今安禄山势大,朝廷再组建议会,对于平乱之事……”

李隆基道:“虽然朕丢了长安,但贼军只是暂时得意而已。天下大部分的疆土还是在朝廷手中,严格来说,安禄山之乱只是疥癣之疾。即便效率低一些,也足以平叛。”

“这……说得也是,只是微臣还是觉得……”

李隆基继续劝道:“我大唐之所以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主要是怪朕宠幸杨国忠。但想当初若是有议会,朕又怎会犯此大错?陈将军,你难道想以后杨国忠之事重现于大唐?”

“当然不想。”

高力士趁热打铁道:“陈将军助太子登基,刚开始他可能可能会感激您。但哪个皇帝都不会相信一个叛臣吧?您以后准备如何自处?但有了议会就完全不同了。何去何从,陈将军可要仔细思量。”

这句话算是说中了陈玄礼的心事,他眼前一亮道:“既然如此,那微臣就和众将士商量一下。”

李隆基意味深长地一笑,道:“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

……

次日,在马嵬坡上,举行了一场颇为潦草的禅位典礼。太子李亨继位,改元至德,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同日,大唐议会成立,以宰相韦见素为议长,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御史大夫魏方进为副议长,在场四品官以上为议员。

其后,太上皇与皇帝分道扬镳。李隆基带一部分官员幸蜀中。李亨带着议会北上,收拢残余兵马,围剿叛军。

两年后,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弑父,贼军发生内乱,叛乱遂平,大唐得以中兴。

然而此时大唐议会已经总揽了朝中大权,皇帝再想收权已经有心无力了。

……

……

太极宫甘露殿。

今日李隆基的兴致颇高,道:“爱妃,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了,你可有什么安排没有?昨日皇帝派人来传话,想带着皇后来甘露殿和咱们一起过节,你到底同意不同意?”

杨贵妃却不大高兴,道:“国事至此,臣妾哪还有心思过什么佳节?”

“国事怎么了?”李隆基大惑不解,道:“安禄山死了,叛乱也平了。我大唐现如今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爱妃有什么不满的?”

“哼,现在大唐哪点都好,就是皇室不好,您当太上皇也就罢了,皇帝可是九五至尊,现在又有什么威风了?他要不是实在闲着没事,又何必来咱这过节?”

说到这里,杨玉环泫然欲泣,道:“皇室衰微,始于马嵬坡,起因于玉环。您说,千载之后,史书会不会把我比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

李隆基赶紧劝慰道:“爱妃,你想多了,皇室之所以衰微,表面上看是起缘于你,实际上却是起源于一百年前的东华王郭业。要不是他那个关于议会的提议,又怎么会有今日之变?”

“东华王?怎么能怪在他老人家身上?”

李隆基摇了摇头,道:“我没说怪他,只是说此事严格说来由他而且。另外,此事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若没有想当初他这个提议,爱妃焉能活到今日?若没有议会,我和皇帝的关系会如此融洽?”

“可对皇室来说……”

“对皇室来说,好坏参半。你只看到了皇室大权旁落,却没看到从此以后皇位的更迭将无比平和,再无父子兄弟相残之事。更重要的是……”

“什么?”

“若没有议会,我大唐很可能四世而亡。而有了议会之后,却可能延续千年以上。这如何不算是一件好事?”

杨玉环沉吟道:“如此说来,你我夫妻乃至大唐能有今日,都是想当初东华王的遗泽了?”

“正是。我那外祖父虽然现如今仙踪渺渺,但他的遗泽还在泽被着我们这些后人。今晚我们就为他老人家上一柱香吧。”

PS:(全书完)……虽然完结了,不过并不代表真的一切结束哦~《奋斗在初唐》的番外将会免费在微信公众号上连载,内容相当之丰富。包括新书也会在微信公众号上首发。老书番外,新书首发都在微信公众号上,我在那里等着大家~~请关注老牛的微信公众号:ND0621或直接搜索:牛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