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穷人最怕欠钱(六更)(1 / 1)

第291章穷人最怕欠钱(六更)

听到说天元集团现在还欠着银行几百亿债的时候,坦白说,柳青心里有一些慌乱。

穷人最怕欠钱了。

当初他爸出了车祸卧病在床,治疗就花了很多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借的。

那几万块钱的欠款给柳青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他父亲过世之后,债主们一次次的逼债,也让柳青下定了决心——以后不管多穷都不要借别人的钱。

他当然知道,现在这个社会,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大富翁同时还是大负翁,说起来几千亿的身价,但负债说不定就有几万亿。

只有借钱才能赚更多的钱。

现代商业逻辑就是这样子的。

不敢借钱做生意的人,倒是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不过一般来说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一想到欠了银行几百个亿,心里还是挺慌的。

忍不住就嘀咕了一句:“怎么欠那么多的?”

苏绮看到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担心什么,说道:“我们集团的负债率还是比较低的,这段时间担心疫情,已经停止了好几笔大的投资,不然负债还要提升一两百亿。”

说这话的时候,还有一些庆幸。

有的项目看上去挺赚钱的,可是,抗风险能力并不是那么强。

遇上政策,遇上疫情,遇上极端的自然灾害,都有可能遭遇毁灭性的打击,那投资就会打水漂。

那几个叫停的项目,都属于承受不起那种风险的,如果继续下去,可能血本无归。

别看天元集团那么大一个盘子,但是,那一两百亿的投资都赔进去,有极大的可能让他们的资金链断开,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百业萧条的大环境下。

从这方面讲,柳青及时的预警,可以说是拯救了这个集团。

这也是这段时间苏绮对柳青好感大升的最主要的原因。

天元集团现在的负债率确实比较低,拥有的资产大大的超过负债。

这一点对一家集团公司来说其实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很多大公司负债率高得惊人,就是在借银行的钱给自己赚钱,有的甚至还有资不抵债的情况。

负债率低,只能说明这家集团公司投资比较保守,或者是没有找到好的投资项目。

不过苏毅的投资在这几年本来就趋于保守,已经从互联网行业转型向实业,除了那些中小企业,大的投资就在新能源上面。

有着几百亿的负债,但那对一个拥有着一千多亿资产的集团公司来说,并不是问题。

就算贷款到期,集团没那么多钱来还贷,他们集团的信誉良好,也可以很容易的从银行贷款来还旧债。

——又不是几百亿的贷款同一年到期,没有什么可怕的。

柳青听到苏绮的解释,明白天元集团现在的负债率不算高,这才安心一些。

他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只知道最少一两年时间内不会结束,问苏绮:

“如果疫情就这样持续一两年的时间,我们集团的资金链会不会出现问题?”

“不会持续一两年吧?”苏绮道。

她觉得以现在国家表现出来的决心来看,最多半年时间就可以搞定,正常来讲,应该一两个月就可以搞定了。

“还是要做好那个准备。”柳青道。

“如果接下来一两年都是现在这个样子,全国上上下下都这样封锁起来,那我们集团肯定会倒闭,这个没得说的。”苏绮道。

“当然不可能一直有这么严格,”柳青道,“我的意思是疫情不会扑灭,可能时不时的还会在某个地点爆发一下,这样会不会对我们集团造成灭绝性的影响?”

“我不知道你说的具体情况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苏绮道,“但我觉得我们集团能比别的同体量的公司更经得起折腾。”

又问柳青:“你真的认为疫情会一直持续下去吗?”

“这是必然的,”柳青道,“我甚至担心这个病毒会一直存在下去,永远都不会被消灭。”

“这样的力度都不会被消灭?”苏绮难以置信。

“咱们的力度强,别人的力度可不一定强,”柳青郁闷的说道,“除非咱们和外界隔绝起来,不然一个猪队友就可以把我们拖下水。”

这件事情是最让国人感觉郁闷的。

本来都已经看到了扑灭的曙光,实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零确诊。

然后,时不时的就有境外输入的病例,隔段时间爆发一下,隔段时间爆发一下。

最可怕的是,时不时的还会培养出更厉害的病毒出来。

生生的就是被那些叫着要躺平要共存的猪队友给拖累的。

“我听到一个说法,说这种病毒就是针对我们黄种人的,不会在西方世界蔓延……”苏绮说道。

这样的说法确实存在。

甚至还有外国人在国际会议上说出来,表示他们用不着担心这个。

柳青冷笑一声:“大洋彼岸这段时间死于流感的那么多人表示不服。”

他以前就提出过那样的观点,苏绮也有一些相信,不过不是全然相信,心里还有那么一些认为柳青有点半元党的属性,是在把问题往对面甩。

不过,这段时间证明了柳青之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她也越来越相信柳青关于这件事情上的判断。

皱起了眉头:“你的意思是国外还会更严重?”

柳青道:“可以肯定。他们现在看上去没问题,是因为他们没有查,这东西不查就没有。等他们重视起来,我可以确定,会比我们这边严重得多。”

“你觉得大概会严重多少?”苏绮问道。

“百倍以上。”柳青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这不是他的判断,是真实发生了的事情。

从确诊人数上来看,百倍,那只是往小里说。

苏绮发了一会儿懵,道:“真要这样,那以后日子可都不好过。”

柳青道:“那你有没有想过在这里发现商机呢?咱们这边可以很快扑下去,国外那是绝无可能的。我们做一些相关医疗器械的投资,也许能获得一个很好的利润增长点。”

苏绮眼睛一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