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府库富余,思兴基建(1 / 1)

征西将军府初平二年(191年)的首次廷议在二月首日举行。

之所以定在这一天,是因为民部税政司会在年初对去年全年度的豪族富商征收算缗税,历时近一个月,各郡县总算核算完成,上计于长安。

这次廷议,最重要的便是定下初平二年的财政预算。

为此民部中郎司马芝携带了数十份册文数据及档案草案,准备应对问询。

十几位高官正襟危坐于堂内,杨修、阚泽等从事手持一份又一份的府库数据,分发给所有官员,说道:“君侯令吾等将府库详情抄录于白纸上,分发予诸君一览。在君侯到达之前,望诸君能熟记于心。”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蔡琰、杨修一样,各种资料看过一遍便能熟记于心。所以张瑞给了所有官员充足的时间去了解府库详情,构思度支方案。

直到练完马球,张瑞才进入廷议大殿。

众人同时起身,说道:“拜见君侯,恭问君侯金安。”

张瑞坐到案席之后,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孤安,诸君且入座。府库详情可都有了了解?”

“皆已有所知悉。”众人纷纷回道。

“那最后由民部司马中郎再复述确认一遍,诸君比对一番,是否了解有误。”

司马芝立即起身,拿起数据说道:“去岁商税、关税,及山泽曹所辖矿税、盐税、铁税、酒税等共计征收赋税十六亿四千万钱。算缗税共计十四亿三千万千。除去支出,俸禄,以及赏赐,还盈余十八亿五千万钱。”

“此外大规模官营手工业,共有俘虏及雇工两万六千余人,生产绫罗绸缎、瓷器、玉器等共营收两亿三千万钱。”

“官府铸币发行,收割关东财富,亦使府库物资极度充盈。”

“凡此种种,如今府库中共有钱二十四亿六千万,黄金十三万三千镒,白银八万四千镒。”

“各大粮食仓城及府库中共有粮一千三百万石。这其中有六百万石是保命粮,需供给各地灾民渡过六月,无论如何都不能动用。可用之粮有七百余万石。”

“此外府库中还有绫一百三十万匹,罗一百二十万匹,锦三百三十万匹,缎二百七十万匹,绒、绢、纱、葛、纺、绨、呢等共计一千二百万匹。”

云锦跟绸缎都是飞鱼服、蟒服的主要材料,所以一直是征西将军府治下最重要的纺织品。

《孔雀东南飞》的悲情女主角兰芝,三日织五匹,公婆大人犹自嫌迟。

征西将军府治下妇女效率也不敢比其稍慢,仅官营作坊里的纺织女工,一年便能织布七百五十九万两千多匹。

因而,征西将军府库中才能有这么多的布匹。可以说征西将军府治下如今的纺织业发达水平已冠绝整个天下。

但事情从来都是有两面性,工商业的发达,也势必会影响农业。

大量人员从事工商业后,农业积蓄便增长缓慢。

相比于府库中数十亿计的铜钱,上千万的布匹,粮食就岌岌可危,可用之粮只有七百余万石。

值得警惕的是,即便这七百余万石粮食,也不是全部产自征西将军府治下农田,其中至少近半乃是征西将军府工商业收割的关东财富。

封建王朝自古以来重农抑商,就是因为工商业发达,会影响农业积蓄。没有财富,百姓最多过的穷苦一些,并不会影响高官显贵们骄奢淫逸。但若没有粮食,百姓们就只得造反,这就影响了高官老爷们的利益。

对此,封建王朝选择一刀切,重农抑商。而作为穿越者,张瑞则坚信后世理论,生产力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本,竭尽全力提高农业生产力。

所以才会有如今凡尔赛的一幕,面对七百万石粮食,张瑞感慨何其薄也。

但在关东,除了韩馥、陶谦以及刘虞,恐怕任何诸侯都拿不出七百万石粮食。

冀州能谷支十年,征西将军府如今也能谷支两年了。

只要不是连续两年,经历旱灾绝产或者水淹州郡,官府就有能力施粥放粮,救济灾民,渡过荒年。

张瑞感觉自己应该不会那么惨吧,真能遇到连年旱灾?考虑到自己一向倒霉的运气,张瑞觉得还是谨慎些好。

于是在司马芝总结之后,开口说道:“如今府库中积累大量财富,若不能妥善利用,徒为一堆破铜烂铁而已。君等对今年财政开支,有何意见,各部都谈谈己部规划。”

几乎是张瑞话音刚落下,工部尚书裴辑便挺身而起,恭敬的拱手,笑意盈盈的说道:“君侯,工部已编撰出今岁财政预算,请君侯斧正。”

“可,与吾等详述一番。”

得到允许,裴辑脸上笑容更加灿烂,从身旁取出数份厚厚的册文,说道:“这是我工部规划草案。”

“首先,我工部已与科学院详细勘探完关中水纹,精心计算之后,规划了郑国渠扩建草案。共可兴修六百万亩灌溉设施,涉及三辅地区及潼关以西大片区域。分为三白渠、丰利渠、泾惠渠、广惠渠、通济渠、龙洞渠等共六段。”

“再加上之前已有的郑国渠及白公渠,关中水利共有八渠九百万亩,利用河流十七支,开凿池陂湖泊二十四处。”

“郑国渠只占水利三成,某建议君侯为此水利总赋其名。”

兴修水利这种事情也算利国利民,张瑞笑着问道:“提议不错,工部可有备选名字?”

裴辑回道:“有三个名字以供君侯参考,分别为永济渠,关辅八渠,以及孟侯渠。”

古代大量的工程都是以人名进行命名,比如已经存在的郑国渠和白公渠就是分别以郑国和白公的名字为名。

但张瑞觉得自己不能止于孟侯之位,孟侯渠这名字显示不出自己的宏伟志向。说道:“便取名为永济渠,希望其能永济关辅,如都江堰一般造福千秋百代!”

随后张瑞关切的问道:“如此浩大工程,工部欲如何完成?孤绝不允许官府大肆征发徭役,浪费民力!”chaptererror;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