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银行的服务精神(4更)(1 / 1)

系里老师的疑问,夏晓兰也解释不了。

军训让她和宁雪说过话,但宁雪性格比较清冷,夏晓兰根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也就是说,宁雪忽然自动退出,建筑系只剩下她一根独苗苗去和别的系竞争。夏晓兰倒是不怕竞争,她也想搞清楚宁雪的意图。

国庆节有3天假,宁雪是京城人,早上主动和系里说退出“军训优秀毕业生”竞选,就自己回家了。像夏晓兰这样家在外地才会呆在学校,她在305寝室怎么可能找得到宁雪?

夏晓兰一直没想通。

夏晓兰只能先把这事儿给按下。

系里的老师也不是为难她,相反还鼓励了她不少,给她灌了很久的鸡汤才放她出办公室。

让她不要太在意一时的评价,只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她在华清就不会虚度光阴,将来一定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然会有公正的评价——老师用的原话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言辞恳切,夏晓兰喝了这碗鸡汤还觉得挺温暖。

那也没办法,这些流言是各种巧合,学校总不能发个通知,让同学们不要私下里议论吧?

那样的话,才会搞得大家越发议论的停不下来。

时间会淡化很多事,夏晓兰用新的形象,覆盖原本那种断章取义的旧形象,流言就会慢慢消散。

夏晓兰真诚的感谢了老师。

国庆还剩2天假呢,她该怎么安排?

部队暂时是不能去了。

要不去一趟周家?

夏晓兰想了想,还是先去银行一趟。

华清园里的有邮政储蓄所,华清的师生有什么储蓄汇款业务都喜欢在这里办,华清发下来的新生手册上也写着,“学生可以把暂时不用和可以节约下来的生活费储蓄起来,既安全又志愿了国家的建设”,卖运动服赚的这笔钱,夏晓兰按理说可以存在华清园里的邮政储蓄所,取用都方便……但这是一笔十几万的“巨款”,夏晓兰不想在学校节外生枝,早就和陈锡良说过,汇款就汇工商银行。

否则一个学生,在学校的邮政储蓄所里有存款十几万,她要怎么和周围的人解释?

还嫌流言蜚语不够多呀。

夏晓兰老老实实的到了海淀区的一家工行取款。

她身上穿的就是和陈锡良合作订的运动服,长袖的正适合10月的天气。现在穿运动服的人多着呢,陈锡良和夏晓兰的3万套运动服根本不算什么,两人是把市场占领不完的,今年的体育热潮,真的让全国都在风靡运动装。

一个漂亮的,学生气息的女孩儿来取钱。

是取生活费吧?

夏晓兰摇摇头,“取电汇单上的所有余额。”

柜员看清楚电汇单,数了好几遍,163000元。

是不是小数点忘记了,是1630元?虽然对学生的生活费来说是多了点,对比起16万,那也能接受呀!

“没有错,就是这么多。”

“你还是学生吧,哪儿来这么多钱?”

柜员的疑问,夏晓兰没法回答,“电汇单是真的吗?”

“是的。”

“那我能对上密码,能不能取钱?”

“能……”

夏晓兰不说话,笑眯眯看着柜员,那就取呗,哪有这么多话。

这里是银行,又不是派出所,这些问题她是可以不回答的。

她临时要取这么多钱,惊动这个小支行的经理。人家不是质疑这么多钱,经理是吸储的。十几万的存款,留在他们支行多好呀,这么大个客户为什么要放跑?

夏晓兰说自己取钱有用,经理笑眯眯的回道:

“那您说说,有什么事儿是我们办不到的?”

夏晓兰其实想把给安庆县一中捐书的事办了。她不想直接汇钱回去,孙校长等人的人品她倒是相信,就是一大笔钱,老师们说不定会瞎想,直接把书送回去就好了。

银行的人办事好像真的方便些。

夏晓兰说自己想买一批书,但她不知道书目。

“那能冒昧问一句,这个购书总额大概在多少钱呢?”

“先买10000元的吧。”

“您帮学校采购的?”

“算是吧。”

经理怎么猜测的夏晓兰不管,反正她被留在了支行的办公室喝茶。也不知道经理是怎么办到的,过了不到两个小时,给夏晓兰搞到了一份新华书店的书单,没有电脑查询,但她可以照着厚厚的单子,看书名选书。

带着书单来的,还有新华书店的一个工作人员。

“主要是想买哪方面的书?”

“给高中生看的吧,适合放在高中图书馆的。”

“那就是文学类,哲学类,和一些教辅怎么样?”

得,这才是专业人呢。

夏晓兰不敢小觑别人,说话也客客气气起来。她还详细说了下,是给县城一所高中图书馆的,书尽量要多,是不是精装没关系,10000元能买越多有用的书,当然越好!

一边勾书单,一边噼里啪啦拨弄着算盘。

10000元,给夏晓兰选了三千本书,内容对高中生来说简直包罗万象,夏晓兰不得不叹服专业人士的本事。让她自己选,都不可能比这选的更好。

叫夏晓兰亲自去新华书店挑,她会把眼睛挑花。

“其实还有一些书,也适合高中生看……”

这人欲言又止的,还给夏晓兰看了点一部分书目。

“您就说一共要多少钱吧。”

“超不过15000元,这些图书完全可以武装好一所县城中学了。”

“那就照您选的给我开单,都买了。”

夏晓兰要求把书送到豫南省安庆县,工作人员还挺诧异呢,“一定要从京城寄过去吗?您是伍行长介绍的大客户,我们把书单确定下来,可以让豫南那边的店直接配货的。”

1984年的服务业好不好?

夏晓兰之前以为是不好的。

她现在感受到,其实80年代也有贴心到极致的服务。

异地配送算什么,人家内部的关系网就在那里,豫南一家新华书店配不齐,整个省那么多家新华书店总会配齐的。如果全省新华书店都找不到书……一定是不在书目上的“禁书”。

伍行长全程都笑呵呵的:

“夏同志还满意吧?这种小事,我们是能解决的嘛!”

夏晓兰被伍行长笑的头皮发麻:“您就说吧,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夏同志,是这样的,我们也有上面派发的任务,银行的工作不好干啊,您能不能买点国债产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