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伴君幽独(1 / 1)

日光一点点穿透浓夜,从小窗里洒进祠堂。

厚重的祠堂大门被缓缓推开。

小沈氏和容华快步走进院内,奔到容钰身边。

小沈氏满脸焦急地把容钰搂进怀里,问她道:“可有哪里不舒服?”

容钰靠在小沈氏怀里摇了摇头,轻声道:“阿娘,我困……”

小沈氏先吩咐吴嬷嬷给她揉腿,然后对她说:“再忍一会儿,你跪了半天一夜,腿早已木了……”

又轻声斥她:“听你这几日说话似变得聪慧了些,可心眼儿怎么还是那么实诚?!说是罚你跪祠堂,大门一关,你难道就不会在垫子上躺一躺了?”

容华从丫鬟手里接过蜂蜜水,一勺一勺仔细地给喂给她:“钰姐儿,你先喝几口水润润,一会儿回屋了咱们便用饭,今日小厨房里煨了乌骨鸡蓉粥,还有……”

容钰打量着她们,小沈氏的手上包着层层白纱布、血迹隐现,而容华脸色憔悴,眼底发青。

她心里酸涩,往小沈氏怀里靠了靠,闭上眼睛忍着眼泪。

饱尝世间辛酸十余年,若非今日重新经历一回,她早已忘记了被人捧在手心、无微不至关切爱护的滋味。

小沈氏与容华见她落泪,只当是孩子因受了委屈而哭,便都温声安抚她。

哄得容钰不哭了,容华便带着她回了东侧院,她用过饭后便睡了。

一觉睡到下午,吴嬷嬷与宝镜伺候她起身,容钰听得院子里有些喧闹,她抬眼看去,只见好些丫鬟在小院里奔来走去、忙碌不休。

她不解地问吴嬷嬷:“嬷嬷,她们在做什么?”

吴嬷嬷边给她整理衣裙,边答道:“大小姐就要出阁了……”

“您被关在祠堂里所以不晓得,昨日下午国公府的老太太已与侯爷议定,八月二十七便迎大小姐进门,好像是因为邵家的将军们定在九月初一下葬,自然要赶在二公子下葬前完婚。”

“再过三天就是八月二十七了,咱们府里仓促准备送嫁,且此前备下的红布红纸都要换成白布白纸,难免手忙脚乱……”

说话间,吴嬷嬷已为容钰理好了衣裙鞋袜,笑着对她说:“齐整了,小姐您去寻大小姐吧,待她出阁后,您便不能如现在这般时时与她相伴了。”

是啊,今后便不能时时相伴了……

她与大姐姐一别十七年,幸而重活一世、得缘再见,可再过三天,大姐姐便要出阁了。

自然,定国公府与容府相距不远,大姐姐也依然康健,她今后可以时常去邵家探望她。

只是,再也回不到如今的朝夕相处、亲密无间。

容钰怅然地穿过院子里奔忙着的丫鬟们,走进容华屋里。

容华卧房里的小榻上、地上摆着几个打开的箱子,她正与庄嬷嬷拿着帐册清点、核对,她见了容钰,笑道:“钰姐儿,你来得正好,姐姐的许多首饰以后都用不上了,我分给滢姐儿、莲姐儿的都已给她们送过去了,留给你的自然是最好的,你过来看看可喜欢?”

容钰收起心里的感伤走到容华身边,走近后,不禁被小榻上一个首饰箱里的珠光宝华吸引住目光。

色泽纯正的整套红宝石头面、做工精致的金丝攒东珠流苏步摇、水头碧透的翡翠手镯……

若容华有机会戴上它们,华美珠宝与明丽佳人相得益彰,那场景该有多美……

直到这个时候,她才明白“守节”二字意味着什么。

在富贵锦绣堆里长成的娇小姐,她在最好的年纪割舍下她所拥有的一切,从此紧锁院门,独守灵位,直至老死。

容华见容钰盯着首饰箱出了神,笑道:“看来姐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她从首饰箱里拿出一个朴素的木雕首饰盒,打开给容钰看:“这箱首饰都留给你,唯独除了这个发簪……”

“这根银发簪不值几个钱、做工也不精巧,但这是我外祖母传给我母亲后、我母亲传给我的。”

“别看沈家现在家大业大,可当年外祖母刚嫁给外祖父的时候,外祖父只是个做丝绸生意的小贩……”

“外祖母特意把她从前的朴素首饰传给母亲和舅母,是意在警醒沈家的后人莫要忘本。”

“我这回用了手段才嫁进邵家,又是嫁过去守节的,也不知道将来是个什么情形……这发簪便请你替我保管着,若我今后不便出门走动,待晔哥儿成婚的时候,你便替我把这发簪赠给他的夫人,把外祖母的那番教导也说与她听。”

容晔成婚……

容钰看了看容华。

容晔不会成婚。

容晔是泰宁侯府的世子、沈家的嫡亲外孙,又自幼便没了亲娘,长辈们都极怜惜他,如珠似宝地捧着养大。

待他大些,不仅把他送进国子监读书,还额外为他请了书画、诗赋、骑射等专门的师傅,尽心教导他。

容晔天资聪慧,教他的师傅们无不真心实意地恭贺容衡,道是假以时日,世子爷的学问必将大成。

可最后,容晔并没有长成众人期许的模样。

慧极必伤,容晔天资过人,他不满足于世俗的学问,先是逐渐沉迷玄学,最后遁入了空门。

容华没有注意到容钰眼神的异样,她又说起了另一桩事:“说到晔哥儿,倒有件趣事,你猜他昨日是如何拦住爹爹派去取家法的丫鬟的?”

容钰摇了摇头。

容华道:“按说他若吓唬那丫鬟几句或好言劝说都属正常,可昨晚我遣人去问话,回话的人说,晔哥儿竟拦着那丫鬟说了许久佛经……”

“说佛经!亏他想得出来……”

容钰眼神复杂地看着容华。

大姐姐以后就会知道,她那嫡亲的好弟弟是多么地擅长说佛经。

或许是聪慧的人做什么都能冒尖,容晔做和尚做得很是不错,后来,有许多信徒跋山涉水地专程去听他主讲的法会,京都高门、甚至皇帝也会专门请他登门说禅。

上辈子,若她能活得再久些,大概便能看到容貌灵秀、佛理精深的释空小禅师成为一代高僧的那天。

……

皇城禁宫。

长春宫内,贤妃与端王同站在一具七弦琴前。

贤妃伸手轻挑琴弦,琴音清泠,她抬头看向端王,说:“这具琴名唤幽独,是今日贵妃娘娘所赠……”

“贵妃娘娘赠琴后,说起听闻泰宁侯府有位琴技过人的容二小姐,还问起了你续弦一事……”

“贵妃娘娘从前甚少主动与各宫走动,可这回,又是赠琴、又是主动相问……”

“说到续弦……叶氏的确走得凄凉,但如今你已独身三年,对她也算有情义,我也觉得贵妃娘娘所言有理,你是该考虑了……”

四年前,三皇子年满十五后迎娶小家女叶氏为正妃,其后被封为“端王”,授职兵部。

几个月后,他因故左迁工部,其后三年一直在外南北奔波、治水修坝,还兼管着建皇陵一事,直到今年才调职礼部、重回京都。

三年前,独守王府的端王妃叶氏生头胎时不幸难产,最后那孩子没能生下来,叶氏也丧了命。

端王看着眼前的“幽独”琴。

待浪花浮蕊俱尽,伴君幽独。

他想到一个圆润可爱的小姑娘。

想到她幼时遇险了还浑然不知,没心没肺地吃着糖葫芦;

想到她委屈地在紫藤花架前嚎啕大哭,哭过之后,在宴席上却还是吃得开怀;

想到她淡定地捐出了十万两黄金……

四年了,他心里的小姑娘长大了。

待有一天,浪花浮蕊俱尽后,他希望陪在他身边的人是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