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州,宋州……”赵匡胤站起来踱来踱去,脸上十分难看,“当初我怎么就没瞧出郭绍这人是能干大事的?”
几个人纷纷附和,当年他们已经风生水起时,郭绍确实看不出有任何优势。赵匡胤转过身来:“符氏,她才是关键。郭绍这厮,就是靠妇人的面首!”
第四百八十三章宋州(一)
“外城的陈州门、南熏门,以及内城朱雀门,都是虎贲军右厢驻防;大内宣德门是内殿直都指挥使杜成贵的人马,杜成贵是太后的人;枢密副使魏仁溥在枢密院掌管禁卫军令,枢密院在皇城内,魏仁溥也得听太后的意思;因李谷在南唐国,政事堂当值的人不是王溥就是范质……”
宦官曹泰轻轻说了一阵,欠了一下身,将一张图纸递了过来。
郭绍伸手接住,展开看了一会儿,抬头不动声色地看了曹泰一眼。曹泰的神色似乎带着点激动,郭绍不禁想起了东京兵变时和他的联络合作;这个宦官对于太后,便相当于左攸对于自己。郭绍回头再想,如今掌握内外关键位置的人,几乎没有和他过不去的人。
“好,好。”郭绍随口应了一声。
他也挪了一下不太舒服的身体,马车摇摇晃晃、极其颠簸,唯一的好处就是这驾大马车空间宽敞了。他感觉脑子也有点昏,便是在颠簸中看了太久图文的原因。
郭绍掀开竹帘,想呼吸一口外面的新鲜空气,但眼前顿时灰沉沉一片。这个时代城外的无论什么路都全是土路,今天大晴天,大群人马车辆在大路上行进,真是尘雾蔽天。在灰尘之中,不远处的另一条大路上人影若隐若现,周围各种声音嗡嗡嘈杂,天地间仿佛除了人马就是灰尘。
他还能看到人群里绣着老虎图案的旗帜,那便是虎贲军的军旗,这都有几年了……以前虎贲军是虎捷军左厢的底子,这股人马大部分将士是很靠得住的人,起码武将都是跟着郭绍大小战役无数次。东京兵变那会儿,郭绍能用一纸粗陋的伪造懿旨就能调动虎捷军左厢,可见一斑。
郭绍又翻出了别的东西,曹泰便不再说话,默默地陪坐在对面。
一张比较简陋的大周地图,不过上面写着很多字。郭绍的目光从北汉、契丹扫过,往下看东京附近的位置。黄河北岸,符彦卿的势力在大名、相州,其中相州有龙捷军左厢张光翰部;河阳三镇是慕容延钊部;中间夹的是昭义军节度使李筠。
符彦卿是很靠得住的势力;张光翰和郭绍不熟,但此人以及龙捷军都没必要反抗中央,他们是禁军精锐,家眷大多在东京,军饷还指靠东京发;慕容延钊与郭绍交情也不算深,不过也无必要为敌……唯有被夹在中间的李筠,恐怕不太可靠。
这时,马车侧面一阵马蹄声响起,郭绍转头一看,李处耘和罗彦环骑着马赶上来了。郭绍便大喊一声:“停车。”
前方的马夫“吁”地吆喝一声,忙把马车赶到大道旁,渐渐停靠了下来。外面的李处耘等人翻身下来,打开侧面的木门陆续走上来。曹泰见状拱手道:“人多了挤,杂家换骑马。”
郭绍温和地说道:“晚上扎营了再与曹公公一叙。”
“郭大帅。”李处耘和罗彦环抱拳见礼。郭绍随意地指着旁边的座位叫他们坐下。很快马车又重新启动,车轮叽咕的声音和噼里啪啦木板摇晃撞击的声音再度嘈杂起来。
“过几天就到宋州了。”罗彦环开口道。
李处耘沉声道:“咱们走这条道,估计猜到在宋州图大事的人太多……”
郭绍伸手拍了拍手里的图和曹泰给的东西,沉吟道:“大军内部没什么问题,特别是虎贲军将士;若非将士们也亟不可待,咱们不用慌着部署。”
李处耘道:“侍卫都指挥使韩通一直没吭声,不知作何打算。”
郭绍不置可否,正色道:“我反复想过很多次,内部基本没有问题,国门外的人鞭长莫及。与其做得偷偷摸摸蝇营狗苟,还不如让大伙儿都有所准备,光明正大地干!”
就在这时,道旁又有马匹靠近,郭绍挑开车帘一看,见是卢成勇和覃石头骑马来了。
……大军沿着汴水,继续缓慢向宋州靠近。
姚二牛是虎贲军的人,所在的位置就在中军。他白天走路,晚上就找荆棘的刺来挑脚上的水泡。马是不能骑的,在长途行军中,步兵的马也要驮东西,人只能走路。他早就有经验,吃这碗饭,战阵上勇猛表现的机会很少,还得能走。
从长江往北要走到黄河附近,靠脚还是挺辛苦的。但姚二牛一点都不抱怨,心里还很高兴……攻灭南唐国,周军抢了很多财宝,不分点出来给兄弟们?
偶尔听到有人嘀咕郭大帅要“图大事”,姚二牛却一点都不关心这个,谁做皇帝关他屁事,他因为见过郭绍几次,感觉让郭大帅做皇帝还更好,小兵起码不会被上头的大人物推火坑里;宫里那小皇帝,姚二牛是不知道能管什么用……他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分钱。
攻灭蜀国的战争,姚二牛没去,他当时还作为被淘汰的“下营”士卒在开封府种地;但他看得见听得到,在成都府分钱的事。既然攻灭蜀国能分,那灭南唐当然应该继续分,这是很简单的经验。
姚二牛已经确定这回回去要发财,只期待着早日发钱。有人议论说是在宋州,因为一回京大伙儿就解散了,不在宋州分钱,在哪里分?于是姚二牛就一门心思期待着到达宋州。虽然连日行军脚和腿都很难受,但他反而嫌行军速度太慢。
几天后,大军终于到达了宋州。
一座古朴的城,矗立在汴水河边的平原上,周围尘雾腾腾,城门方向许多人在那里活动,姚二牛看不太清楚。军队已经停止了前进。
不多时,有骑马的士卒过来,喊道:“各都都头到指挥军旗那边去,划营地扎营!”
大伙儿一听,有的干脆地在地上坐了下来。姚二牛见状,也把马定住,一屁股坐在不远处,顺手扯了一根草叼在嘴里,心道:他娘的,究竟什么时候分钱?
这时又有人骑马过来,在不远处提着个锣“哐”地敲了一声,大喊道:“中军下令,各部扎营休整,明日一早论功欣赏!”
姚二牛一听,顿时跳了起来,“嘿嘿”地笑了起来,周围的将士也是一阵欢呼,大伙儿兴高采烈。马上要回家了,又能拿一笔丰厚的钱财回去,这种心情无以言表。姚二牛对旁边的汉子笑道:“我就知道要在宋州分钱!”
之后本都的都头回来了,给大家划了营地,姚二牛这一火五个人就一起把帐篷搭起来。他一边干活,一边留意到汴水岸的船上,一群人推着东西下来了,看样子就是财物。
钱财已经看到,不过要分下来还有一番周折。明早各指挥会先带一些将士去中军,看看功劳榜,确定比较公平大伙儿都可以接受,然后才按每个指挥分发下来。
这时有一个偷懒的士卒趁机在那里卖弄,说起大伙儿感兴趣的话题。那人嘴皮翻飞道:“俺们在蜀国的时候,军功主要按照整个指挥的功劳算,像咱们第二指挥,肯定得说起在采石干败林仁肇的功劳。论起一个人,斩获多少没用,除非临阵冲在前面的,指挥使分钱的时候会多一份,大伙儿也没话说;或是有人单独立了大功,那便不是分钱,会径直升官……”
姚二牛一听:在采石干那一仗,俺不想在前头,非让我在前头,这回可得多一份了。
众人兴高采烈地把帐篷搭建起来,又修建茅厕和沟壕。当天旁晚,宋州城的官儿们带着百姓弄酒肉出来犒军,酒是不够分的,姚二牛所在的第二指挥分到两头猪,于是大伙儿又七手八脚地宰猪造饭。
军中只有盐,没有别的作料和菜,但还是被火夫们做了好几样花样。大伙儿围坐着吃饱了,又有人说:“明天不止行赏罢?很早以前就听到有人说起那事儿了……”
姚二牛张了张嘴,又想起自个多嘴闯祸的往事,便没吭声,只是听着。
另外一个士卒接过话道:“俺们跟着郭大帅从秦凤打到南唐,他坐了天下还能亏待了兄弟们?”
十将一听呵斥道:“闭嘴!那是上头操心的,关你们鸟事。”
众人默然,过得一会儿十将便安排杂兵提桶过来,收了将士们的铁盅拿到河边上去清洗。姚二牛找了块草地仰躺下,睁眼便看见了漫天的星星。
军营里和出征时的状况全然不同,此时完全没人磨刀练箭,除了还在照料马匹和干活的,其他人都和姚二牛一般懒洋洋地放松下来。
姚二牛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了一个脏兮兮的荷包。心里琢磨着,这回可得发财了,回去就送姨母一份大礼,好与表妹洞房。他刚吃饱了饭,脑子里又想起去年出征时,在巷口的那一瞬间,那个小娘涨红了脸塞东西给自己的景况。姚二牛只觉得身上一阵燥热,一门心思寻思着好事,嘴角的口水流出来了也不自知。
至于偶尔听到要改朝换代之类的事,要是有人说得头头是道,听着还有意思,十将都不让说,姚二牛便懒得去想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宋州(二)
三月底已是晚春时节,凌晨时仍有些许寒意。郭绍披衣起床,打开房门站在门口,一抬头就看到了宋州的城墙矗立在黯淡的光线中,他住的这院子就在南城门旁边。四下里很安静,整个城都仿佛在沉睡之中,每次在这种要紧时刻,郭绍总是睡不好。此时此景,他忽然有种错觉,哪怕周围有很多人环绕,世界仍旧孤寂。
也许越是走上了高位,越会有这样的错觉。
他走到院子里,转头一看,旁边的房门开着,未解甲的卢成勇及两个士卒靠在里面的榻上正睡的香。院门的缝隙里有火光闪动,外面隐约传来将士的低沉说话声。郭绍没打算惊醒他们,走到了水井旁边,见那里放着一只木盆,便浇水洗了一把脸,冰凉的水让他清醒了点,也浇灭了一些无用的情绪。
木盆里的水面上,借着黯淡的光线,郭绍看见了自己的脸,哪怕常年风吹日晒,但那依旧是一张年轻的脸。他这才下意识想到,今年自己才二十四岁!岳飞在词里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大概意思就是他三十岁已经很厉害了;而郭绍二十四岁,已位极人臣正准备篡位。
他想到这里,心里莫名有些兴奋起来。当然若非有前世对世界的认识经验,他可能没法很早就找对方向。
饶是如此,他一开始确实没想这么大的目标。回忆往事,起初只是想出人头地,好让自己的人过上好日子,以为有了什么什么东西就满足了,但一旦走到某个位置,想法会变的。
郭绍在衣襟上擦了一把手,走回房间里。桌案上堆着不少图纸和案牍,但现在他不看了,只坐在那里琢磨。
郭绍第一次篡位(这种事也不能有第二次,最多成功或者失败一次),没经历的经验,但他凭想象也能感受到:绝对有风险。这种感受,就好像看中了某种生意,都说一定能赚,但全部身家投进去后,在结果揭晓之前照样不能安心。
他把手掌放在额头上用力搓了搓。人们从利弊考虑,天下有部分人有权有势、并非所得的一切与权力中心息息相关,这种人最在意谁当权谁上位;还有一些人,诸如士卒和百姓,恐怕谁当权都不能直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与自身关系不大的事他们就不太愿意付出太多代价。
除了利弊,还有一种东西叫认同感。假如一个不得人心臭名昭著的人上位,恐怕无论什么人都会唏嘘摇头一番,这也是为何郭绍不仅需要权力、兵权,还需要人望、名义的原因。
然后郭绍又考虑“破坏力”。按照阶层来看,最有实力力量的是广大的百姓,然后是普通的士卒,接着才是有权的官僚、有兵的大将。但所有人都不是一个整体,最强大的民众数以千万计,但他们分散在广袤的土地上;从个体上也是最弱的人……谁能组织起号召起他们,凝聚为一体?只要他们还活得下去、还能忍受,就很难被号召起来。
就在这时,郭绍察觉了门口有人。便听到卢成勇的声音道:“主公已经起床了?卑职给您打水洗漱。”
郭绍应了一声,遂收住心神站起来先穿衣披甲。
他准确地找到了自己放牙刷的地方,若是没有牙刷的时候可以用柳树枝泡水然后放在水里嚼,这是此时的生活习惯。洗脸、梳头,收拾打扮好衣着……
今天早上,一切都很有条理,郭绍告诉自己状态很好,头脑清楚、井井有条。
他开始自己动手收拾东西,这个地方只是落脚点,随身的什么东西都要带走。他整理好档案放在一个袋子里,又把衣物和生活用品整洁地放在另一个袋子里。
卢成勇进来时,郭绍便道:“这两个布袋是我的东西,你帮我带走。”
“喏。”卢成勇抱拳应答。
又有此地的奴仆送早饭过来,亲兵尝试之后,送到郭绍房里,他细嚼慢咽吃饱。
不多时,王朴、李处耘、罗彦环三人求见。见礼罢,李处耘不动声色道:“主公要返回中军了么?”
“今天还有事,咱们这就走。”郭绍道。
王朴问道:“这就下达军府军令?咱们得下令诸军指挥使以上武将到中军,大伙儿好确认封赏的名目。”
李处耘和罗彦环听罢一起转头看郭绍。郭绍有片刻的停滞,他仿佛在下一个什么重大决定一样,拳头握紧,正色道:“即可下达军令。”
王朴拱手应允。郭绍又睁大眼睛断然道:“都照咱们商议好的办!”
……
“父亲……”汴水上的一艘楼船里,韩驼子紧张地看着韩通。
韩通手里拿着刚刚接到的军令,要他即刻前往“江南前营军府”中军大帐,商议诸部赏罚的细则。他看了一眼儿子那要哭出来的表情,有些动容,到底自家的儿子最在意老子。儿子今早的模样也与往日不同,平常叫爹,今天叫父亲,口气是十分严肃了。
韩通心里也感觉到了事情的气氛。他只是习惯性地在儿子和下属们面前严厉有威严而已。
驼子声音哀切:“父亲别去了!”
韩通道:“不去怎么行?这是军令,大军仍在国门之外,谁敢违抗中军军令,是死罪。”
驼子沉声道:“他们是要干大事,父亲身在高位手握兵权,不和他们同谋,此行危也!”
“手握兵权有个屁用。”韩通冷笑道,“水师指挥使以上的武将,中军的传令兵直接下军令了,我不去有什么作用?”
韩通踱了两步,沉吟道:“我虽是水师主将,也是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但下边的人不全听我的。他们的家眷在东京,东京是大周朝廷掌控;他们的军饷、军需用度是朝廷拨付。而我的兵权,想想也是朝廷授予。我是将士们的主将,但他们不是我的私兵……我得听军令。”
驼子急道:“事到如今,赶紧阻止部将们前去中军。父亲告诉将士们,郭绍要谋反!”
韩通摇头道:“有用吗?再说如果我真那么做,又没真凭实据,先变成谋反了。”他上前拍了拍驼子的肩膀,“不必害怕,我得出发了,你在船上等老子回来。”
“父亲……”驼子忽然扑通跪到地上,哭了出来。
韩通看了他一眼,不作理会,提起佩剑便走出船舱。
河畔上骑马的人纷纷向中军大营而去,人很多。韩通从侍卫手里接过马缰,也带着亲兵径直向远处的大片营地而去。
军营里,气氛很热闹,不过仍旧保持着军纪,站哨的、巡逻的都照行军布阵的部署,丝毫不乱。中军行辕在一处征用的破落庄园,周围已经被大片的军营围了起来。
韩通骑马来到营寨门口,立刻就有一个武将上前抱拳行军礼:“拜见韩将军。”
韩通点点头,从马上翻身下来。
那武将拿出一张纸条道:“郭大帅下令,韩将军到中军了,带您去见面谈谈。”
韩通愣了愣,点头道:“好。”
他跟着武将走进营寨,不动声色地回头看了一下,又有人上前招呼他的亲兵,带着亲兵们也进了营寨,但不是走一个方向。
韩通和带路的武将一前一后,默默地进了一栋房子,路上默默无话。及至一扇门口,便见十几个披坚执锐的大汉昂首跨立在两侧。带路的武将转身道:“请韩将军解剑,这时规矩。”
韩通咳了一声,解下腰上的佩剑叫过去,那人径直放在了门口的刀架上,伸手道:“请!”韩通大步跨进门口,走进去一看里面没人,只有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周围也没门、没窗,只有瓦顶上有一扇小小的天窗,室内光线比较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