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1 / 1)

天可汗 西风紧 3810 字 2个月前

王昌龄见薛崇训面露笑意,也跟着笑道:“所以皇后是战胜心切,想让主公早日除掉心头之患。”

就在这时,张五郎等人从营地外面策马进来,走到薛崇训面前下马,说道:“薛郎,这天气忽变,将士们已经列阵训练,是否要撤回来?”

薛崇训听罢爬上旁边的一处高地去看营外的场面。只见雪花之中的旷野上站满了人,就像一大片乌云一般,这两万多人的规模竟然摆得这么宽,就像黑压压的一片人海一般。天气阴霾视线也不太好,人海的左右都看不到头。

他在高地上没有避风的地方,被寒风一吹身上起了一层鸡皮,寒冷难耐。却见外头那些将士站得一动不动的,任凭雪花飘落寒风呼啸也保持着肃静。薛崇训顿时意识到这是在古代,军队有这样的纪律当真不易。

薛崇训不由得叹道:“唐军耐战,观此阵营可见一斑。”

张五郎等将帅好言道:“薛郎身为主将与将士同甘共苦,事无巨细都常常过问,关切之心大伙深有体会,又严明军纪从未徇私,方有今日之士气。”

薛崇训笑道:“这么说,我这主将的当得还算合格?可别光捡好听的说,说实话。”

众将纷纷说好话,什么不骄不躁、治军严谨、善于纳谏云云。薛崇训道:“昨儿还有人进言让我出兵北邙山,我没有听从。”

大伙听罢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对于薛崇训的说话方式很多人都不太适应,只有王昌龄张五郎等熟人笑而不语。

虽然薛崇训不太信那些马|屁|话,但此时信心已经到达了巅峰,当下便说道:“传令各军回营休息,从今日起三天不用出|操,三天之后四更造饭,五更出发,直取慈涧!”

因为这个决定太过突然,众将愕然,有人劝道:“我为攻敌为守,敌军为合兵防我锋芒,粮道等处多有薄弱,王爷何不出奇制胜?”

薛崇训收住笑意,指着营外铁盘一般的庞大队列断然道:“我强敌弱,谁和他们玩奇谋诡计?先正面灭了敌军主力,一战定乾坤,打完了再慢慢计较。吾意已决,多说无益!”

大伙相处了个多月,多少了解了薛崇训的性子,有时候挺谦虚的对别人言听计从,有时候却刚愎自用,一旦决定了把头驴都拉不回来,说得再多也是白费口水,要是把他惹急了说不定还得挨罚。

于是将令传达下去,各军收兵回营修整三日。但这三天时间也不是呆在帐篷里睡大觉,要开战有诸多准备,每人最少有三样兵器,弓箭、短兵人人配备,主战兵器或拿长枪双刃大刀或持盾牌。大伙便忙着拾掇各种军械,清点箭矢,箭壶三十支箭,射生还背着箭囊一百支箭,缺了就申报支取,将领们临战前须得检查。

初八日,军需专门发了红豆、胡桃、松子、柿、粟、黄米、糯米、小米、菱角米、枣等物,让大伙煮腊八粥吃,晚上还有肉吃,一时其乐融融。薛崇训对众人言,打了胜仗正好过个好年。

好伙食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便拔营行动了,营地上号角阵阵鼓声擂擂,场面分外壮阔,一片热闹繁忙的景象。

薛崇训吃得饱饱的之后才开始收拾衣甲物品,出征前他从军械府领了一身大将军穿的盔甲,今日还是第一回穿。身上的各部位构造差不多,只是头盔有点奇怪,居然有三个角,戴上之后他在铜镜里一照有种是曾相识的感觉……忽然想起来,这头盔和电视里那些扶桑武士戴的有点相像,这让薛崇训有点纳闷,但转念一想肯定是东岛人从唐朝学去了,心里才舒坦了一些。

穿戴好之后,他又挂了一把障刀和一把横刀配上,然后取了一柄两刃陌刀拿在手里,全副武装这才从大帐里出来。众将及飞虎团卫队已在外头等待,马夫牵马过来,薛崇训翻身上马,喊了一声:“出发!”

实际上各军各营的协调都是部将们分别指挥,薛崇训根本没管,人太多了,他看都看不过来,别说一一指挥了,只管带着卫队走便是。

走了好一阵,东边的曙光才刚刚破开夜幕,有点光线之后,薛崇训回顾前后,只见中军旗帜飘扬,队伍衡平竖直十分整齐,步骑都穿了盔甲,极目望去满眼都是铁货,就如一大股钢铁洪流一般。各营一边走一边敲牛皮鼓,众军便听鼓声协调步伐,沉重的脚步声踏得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从新安到慈涧相去不远,路上就有斥候来报,慈涧敌军已闻得风声,已有所准备,倾巢出动在营外列阵以逸待劳。

薛崇训回顾众人道:“李三郎倒是有点胆气,如此正好摆开了一决高下。”

卯时过后,唐军全军到达慈涧,以轻骑及弓弩手为前锋,用箭矢稳住前线,中军陆续摆开整队。

这地方早已视探过了,方圆二三十里的空旷地势北边是谷水河,南面有些小山,正适合大军布阵。

薛崇训下令张五郎指挥左军一万二千余众在前布阵,右军部署在后方作为预备队。

分派了指挥权之后,正当他右顾盼想找个高点的地方看大场面时,忽然听得马蹄轰鸣,前面全是人马旗帜完全看不清楚状况,他便问道:“发生了何事?”前面来了将领报道:“敌军骑兵趁我立足未稳,前驱冲阵,前锋将军已准备迎战。”

张五郎说道:“洛阳战马数目有限,马队定然不多,光凭骑兵冲阵多半吃够了箭矢就回去了;而敌军主力并不敢浪战奔袭,否则相聚太远,自乱阵脚而已。所以薛郎不必担忧。”

薛崇训点点头道:“左军继续整队,如何打全听五郎,只管放开手脚便是。”

张五郎抱拳一礼,便策马来到一架两层高的战车前面,翻身下马从木梯上往上爬。那便是一架指挥车,上层有各色旗帜,底层有大鼓、金、锣、号等等物什,并有一些将士在里面防御。

薛崇训见状心道:这平原地区左右找不到山,一会打将起来老子什么也看不到,这不有辆大车不是。于是他也骑马过去,跟着上了指挥车,飞虎团骑兵只得护卫在战车左右。

站在高处果然是看得真切了,这车子当真是造得实用,虽然在高处显眼但位于大军中央,远远在普通弓弩的射程之外,并无危险,如果有重型兵器能打这么远的射程,还能正好命中目标……那应该导弹,不是冷兵器应该拥有的精度。

薛崇训极目望去,只见前面马匹奔腾,箭矢乱飞,已经打将起来。今日倒是个好天气,天色放晴,但地上的雪还没化完,不然这种土地被万马一踏非得烟尘弥散影响视线。

第三十章人海

朝阳红艳,照射着斑驳的旷野。大地上留着前夜未化的积雪,加上神色的土地和一望无际的人群,变得斑斑点点。

薛崇训站在高处俯视战场,成片的的人群以团为方阵面对前方陆续排开,骑马的将领在阵营前方来回奔走,鼓声、号声、吆喝声,还有各营团的喊声响成一片,非常热闹,随着迎面吹来的寒风四处飘散。

此时的环境对长安军不太有利,太阳在东边影响视线,而且是逆风;不过地势西高东低,居高临下俯攻显然更省马力人力。这世道很公平,哪能啥好处都占尽的?

第一线部队一万余人,约有步骑战阵六十个团,成长方阵摆开之后横宽几里地。最角落那边的战阵,位于中军的薛崇训看都不太看得清楚,远处的人就像蚂蚁一般小。一线兵力后方又成列着右军一万二千余众,后方还有辎重部队……薛崇训这回是倾巢出动,没有布置任何兵力袭扰其他地方,他的考虑便是集中全部力量对洛阳军主力进行一击明目张胆的重拳。

铁甲如云浩浩荡荡,对面的人数并不比这边少,双方相聚半里多地。薛崇训第一回亲眼看到几万部队在一个战场上,没想到也能摆这么大的地儿。他心道史书上记载的战争动辄数十万人马,那得占多大的地方?那样的大战估计边角那边溃败了,中军半天都还不知道,根本不可能一眼看得见。

也许这场战争完全可以作为历史的转折点,薛崇训以为亲临大事件时会有厚重的深沉的感想,实际上他此刻竟然毫无感觉,不过见到这么大的场面有些情绪上兴奋罢了。

他以前又觉得大战之前应该策马奔腾于大军之间喊点什么激动人心的口号,诸如“保家卫国”“为xx而战”之类的,但这是内战……毫无意义的同族厮杀,为了权力为了富贵和生存,喊什么好呢?况且这么多人,要是一面骑马一面喊话,奔走一个来回得喊多少遍,费多少时间?

这时站在右边的张五郎遥指东面说道:“薛郎请看,敌军前方人人披甲阵法整齐,定是把洛阳守备精锐布置在前;后方人马却衣甲不全,连长兵器都不够,或是临时招募的丁壮及世家胁从人马。这种布置前重权轻、虎头蛇尾。请集中右军骑兵布置在南,如稍后正面作战进展缓慢,便以马队从南侧绕道攻击敌军侧后乱其阵脚。”

薛崇训抬起手道:“这次由五郎全权指挥,你放开了手干就是,不必和我多言。”说罢对下面大声喊道,“此战众将皆听金吾卫将军张五郎调遣,不得有违!”

张五郎听罢面有欣慰之色,也有些紧张,授以兵权也是授以责任。他长吸了一口气,片刻之后便取下一面黑旗丢了下去,然后对下方的卫队喊道:“传令,右军将军殷辞,集结右军骑兵于南侧,等候调令。”

一个骑士下马把令旗捡了起来,大声复述了一遍,然后抓着黑旗快马而去。

过得稍许,阵营渐渐稳住,前锋轻骑陆续撤退。战阵变得安静了许多,就像一架架巨大的铁甲装备一样稳稳地立在大地上一动不动,只有骑马的将领在阵营之间来回穿梭,一切准备妥当了。

张五郎转头看了一眼薛崇训,薛崇训道:“你只管下令罢。”

张五郎呼了一口气,抬起右手喊道:“全军前行!”

“咚咚咚……”指挥大车下方敲起七声长五声短的大鼓声,顿时四周皮鼓捶动,黑海一般的人群开始缓缓向前移动。

对面的人海依然一动不动的,布置和这边差不多,两边都是唐军战法如出一辙,不过洛阳军缺马,一眼看去尽是步兵。

大军向前走了一两百步,很快前面就见箭羽飞舞,两边的轻步兵都开始以弓箭攻击,但距离仍远,箭矢多半落在中间的雪地上。过得一会,钢铁洪流重新停了下来,箭矢也停止了。

短暂的停歇之后,张五郎见对方没有攻击的意思,遂下令中军率先发动攻击。

……一骑铁甲手舞红色令旗,从团营间隙中奔走,高喊道:“将令,左军中卫,进攻!将令……”

各校尉纷纷拔出佩刀,指着前方高呼道:“前进!”营队中爆发出一声声的呐喊,人海潮声此起彼伏,仿佛瞬息之间沸腾起来了。

每一营的横面是五十个人,最前面的都是轻步兵,一面随着人群高喊壮胆,一面踏着本部鼓点麻起胆子向前走。

前面的各营前进时勉强保持着一字线,但横面太宽无法整齐划一,各营略显参差不齐。众军搭箭上弩,距敌一百五十步时,锣鼓一响前军便以弩齐射,只听得“砰砰“弦响,无数箭矢破空而去,数百上千枝箭羽一起飞向空中犹如雨点一般。

轻兵发弩之后一面走一面埋头上弦,有的手指都在颤抖,只顾低着头都不敢抬头去看,他们在害怕。因为对面也是装备相当的洛阳守备军,装备的弩射程也是一百五十余步,战法相当,这边射箭,那边也会还击……用脚指头都可以想到一会就有箭矢飞过来了,他们身上连一片甲都没有,会不会中箭只有天知道。

果然瞬息之间,就听见箭矢的风声逼近,霹雳啪啦地像冰雹一般打来。惨叫声四处响起,陆续有人倒下,阵线愈发不整齐了,但并未阻挡前进的步伐。过得一阵,前锋又一轮齐射,这回射完之后大伙便往回走,从刀盾手的间隙之间穿回队伍,眼见箭雨飞来,刀盾手急忙举起盾牌遮住上侧。

那箭矢没长眼睛,胡乱地倾洗而来,刀盾手右手拿钩、锤、短柄重刀,左手拿团盾,遮不住全身,穿甲箭破甲刺入,中箭者很少有一箭致命的,多半是死不了,只在那里哭喊惨叫惨不忍睹。

队列中陆续有人中箭,但在整军中比例不大,并不致退败,步兵队列依然保持着前进的步伐,鼓声掩盖了哭|叫|呻|吟。

当此之时,鲜见有视死如归兴高采烈者,大多人都脸色惨白战战兢兢。休言男儿胆小,能够克服恐惧前进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

步军行至六十步,弩手收了弩,纷纷用弓箭射击。不出一会儿,近至二十步,连对面那些敌兵的音容都看得真切了。

“杀!杀……”队正们高喊起来,千军呐喊,轻兵收了弓箭,拿起刀棒杀奔过去。后面的站峰队此时跑得最快,端起大刀长枪大棒,从轻兵间隙中奔在最前面如墙突进,轻步兵也跟着一并杀奔而去。

双方短兵相接,明晃晃的刀枪闪耀着娇|艳的阳光,鲜血飞洒,血肉横飞。

……薛崇训在中军遥望前方,只见人海相接的地方乱糟糟的一团团,奔走的、拼杀的,还有人连滚带爬,闹得不可开交。

张五郎转头说道:“暂时无法击退敌军,要换马兵了。”

果然话音刚落,就见前头那些步兵纷纷往回跑,不知道的还以为被打败了。但那些人跑回去之后就停下开始整队,俨然从容不迫;与此同时,只见位于后方的马兵齐出,飞奔而去。

敌军前方像是和这边商量好的一般,也是各自退去,换了一拨人马上来厮杀。战场上只见人马奔走,看似胡乱实则进退有法,该退的退该进的进。两边这么一进一退轮换着上的打了半天,还在继续。薛崇训心道,如果是一股脑儿全部混战一团,打这么久累都累趴下了。

这时张五郎又说道:“敌军马兵很少,就看跳荡的这次进攻,如果能破阵便可获胜,如果战不利,就得让右翼马兵迂回包抄前后夹击。”

薛崇训道:“要是还不凑效,可有后招?”

张五郎尴尬道:“只好撤退修整,再做打算。”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张五郎沉默下来,静静地观察了一会战场上的情况,忽然喊道:“传令,殷将军率右军马队从右翼出击,攻其侧后!”

薛崇训向南边望去,能看见许多骑兵在奔跑,但太远了看不清楚状况,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的。耳边也是嘈杂非常,前方还在厮杀,雪地上到处都是黑漆漆的尸体,狼藉的战场已没有刚开始那么壮观好看了,就像是在赶集一般。

他的手扶在栏杆上,就这么等着,要不是看见远处那些人马的激烈奔走,他都没意识到现在正是大战紧要关头,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对于自己的麻木薛崇训很是无奈。

许久之后,一骑飞奔而来,跑到下面跪倒道:“禀将军,右军马队冲乱敌阵,大破敌军后翼。”

“凑效了。”张五郎转头对薛崇训说道,面露轻松的表情,然后喊道:“令,左军右卫全力进攻!”

过得片刻,南边的人群也动了起来,战场上愈发热闹。薛崇训意识到可能要胜利了,但奇怪的是仍旧没有看见海啸山崩一般的可喜场面,正前方看得比较清楚的地方还是先前那般凌乱的模样,南边胡天黑地的也看不太清楚。

不过很快他就等到了明显的变化,只见远处东南方向的敌军队列晃动变形,逐渐胡乱起来。

第三十一章天气

薛崇训屯兵新安时,官健众将表面上对他恭敬有加,实则并不认同他在军事上的见解。当他突然说要全军压在一个战场上时,可以说官健将领没一个人赞同。但兵权全在他手里,而且人家有嫡系人马,文武人事一应俱全,大部分事也不靠官健里的人,根本就可以不鸟你们。在众将看来,薛崇训力排众议一意孤行虽然决断有力,终究有点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可是事实证明,薛崇训的决策是正确的。或许分兵袭扰先图粮道等奇谋也能最终获胜,但哪里比得上现今这般效率,一天工夫便大破敌军,什么结果都明了了,既省事又省时。

眼前的状况变得愈发壮观起来,所谓兵败如山倒大抵便是如此。洛阳军的作战兵力起码多出西边阵营一倍,但大势一去,兵多有什么用?

有将领马后炮地般悄悄说:“薛郎在新安训练整整一月,颇有深意啊……”

有什么深意?薛崇训看够了大海崩溃般的好戏,只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上渐渐遮住太阳的乌云,对张五郎说道:“真是瞬息万变。”

张五郎那英俊的脸上露出疲惫而轻松的表情:“兵者,存亡之道,胜败只在一念之间。一步走错,纵是李三郎有神仙相助也救不了败局!”

薛崇训抬起手道:“我说天气。”

张五郎愣了愣,很快回过神来,他本是熟悉薛崇训这种让人意外的装|比方式的,片刻之后便一本正经地点点头道:“嗯,瞧这样子估计又得下雪。这雪一下,陆陆续续的要下到明年开春才歇得了。”

战场上人马践踏乱作一团,洛阳军在战场上就投降了一大半。这种内战不涉及意识|形态等复杂问题,主要是上层争权,关士卒们鸟事,眼看败局已定,干脆投降倒省事了。都是唐人,官军绝不会牺牲这么多劳动壮丁搞杀俘的无聊事、掌权者更怕影响自己的名声,他们最多杀将帅和那帮磨嘴皮出谋划策的幕僚,杀这种人无可厚非,你要造反还不弄|死|你?

也有很多人向东溃散逃跑,像李隆基的东宫六率,还有一些大将门阀御下有方,身边多有死士,便会跟着逃跑。

唐军以轻骑追逐掩杀,追了整个下午,从慈涧到洛阳的路上遍地都是狼藉尸首惨不忍睹,辎重军械更是丢得到处都是。

战场上,拼命厮杀也死不了多少人,兵败之后的追杀才是造成巨大伤亡的重头戏。

薛崇训率飞虎团骑兵也跟在后面跑,他主要关心的是李隆基的下落。不过这回李隆基恐怕是跑不了,长安曾发过一道悬赏令,斩李隆基首级者封侯。殷辞呆在骑兵营里头的,他肯定最关心也是李隆基的人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