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似激烈的打斗,也很自然地引来了四周许多人的关注。
罗信不知道城墙下面有多少人习武,但为了让旁人看不清他们两个的动作,很多时候都是罗信带着中年男人跑,然后手中的云来棍随意挥舞,偶尔还会破坏附近的民居。
四周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在快游走的同时,罗信也仔细分辨来的这些人,眼下人群混杂,有士兵,也有普通百姓,极少能够看到那些身穿锦衣的贵族。
由此,罗信不得不在心中称赞金文姬的机敏,以及那缜密的思维。
看样子她一开始就已经知道了,城门这边一旦生事情,贵族是绝对不会过来插手的,所以才需要第二个步骤。
而现在四周的士兵越聚越多,为了等一下能够好脱身,罗信决定来招大的。
对于下方的围观者而言,他们看不见城墙上两人打斗的画面,也分不清他们二人的行动轨迹,但就耳边所传来的嚯嚯风声,以及时不时传来的呼喝声,也在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这时候,众人就现罗信的身影突然闪现,他整个人在城墙上滑行了将近三十多米,最后重重地撞在城楼的墙壁上。
只听“砰!”的一声,那层楼的半面墙壁竟然被罗信给撞塌了。
“啊——”
城楼中突然传出了罗信那带着一丝口音的新罗语怒喝:“常胜将军果然名不虚传,今日我不是你的对手,但是你别以为我会认输,我永远都不会输!”
这句话还是刚才罗信在外面特意向中年男人学的。
呼喝间,众人突然现整个城楼都颤抖了起来,紧接着就现一个黑色的人影突然从城楼内部破顶而出。
在四周众人的注视下,这个黑影一下子就跳到了几十米的高空,只见他手里抓着一根铁棍,那结果只是一样泛起了刺眼的光芒!
这次罗信连“搅龙宫”三个字都省下了。
半空之中的罗信对着城楼一棍子杵下,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于四周众人的眼中,罗信手中那一棍,突然变得无比巨大,这一会棍去就将城楼砸成了粉荠!
罗信旋即转身,身体迅掠入黑暗之中,空气之中只是残留一句:“我还会回来的!”
对于这句灰太狼的经典名言,罗信是有自己的考量,仅仅只是离开,这些人一定会松一口气,留下这句话,自然也就留下了悬念,告诉他们罗信一定会再回来,那什么时候回来,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样的话,那些士兵反而会对北门严加看守,同时也会自然地消耗了他们大量的人力。
罗信在黑暗之中转了一圈,随后就从一个角落翻墙而入,迅朝着贵族居住区飞掠而去。
傍晚在山坡上,罗信与金文姬商量对策的时候,金文姬曾经对罗信提起过她的住所。同时她也提到家中有姐妹四人,兄弟两人,尽管罗信不清楚她为什么说这样的话,不过他还是记住了。
只是罗信就站在金文姬家门前,他决定第一个出手的就是金文姬家。这是一种逆向思维,通常情况下,一般人要作怪,要对付的肯定是他的对手,于是乎金文姬家很自然得“当其冲”!金文姬家院墙高约两米多,这点高度相对于长安普通家庭来说已经算低了,另外,刚才站在屋顶上,罗信俯瞰了一下金文姬家的整体轮廓,现这个新罗王族的家宅其实并不大,甚至没有罗信在长安的房
子大。
他们家的大门,制作的也没有那么精细,略显粗糙。
不过和一般富贵人家一样,门口就站着四名守卫。
罗信刚刚一落地,那四名守卫就警惕地将腰中的刀拔了出来,其中一人将刀刃指向罗信,对着它呼喝一声。
嗯,抱歉,没听懂。
没办法,谁让罗信没学过新罗语,唯一会的一句就是刚刚跟中年男人演戏的时候学的那两句,而剩下的也就是“欧巴”、“擦浪嘿哟”了。
既然言语不通,鸡同鸭讲,罗信也不管对方是谁,抡起了手中的云来棍,就直接将身前的侍卫给揍了。
罗信下手算是轻的了,他突然闪烁至对方的身后,一个闷棍就将他给敲晕。
另外三人冲上来的时候,罗信舞起手中的云来棍,三两下就将他们打飞,当即一个旋身,手中的云来棍更是顺势砸向金文姬家的大门。
伴随着巨大的声响,金文姬家的大门就被罗信这样给砸碎了。
紧接着,罗信犹如暴徒一般冲杀入金文姬家,见东西就砸,见人就踹。
不过还是跟刚开始一样,下手比较轻。
到了人家新罗,在这金城里面,罗信这才算是无忌惮地将内心所有的狂暴情绪都释放了出来,毕竟在长安,他可不能、也不敢这么做,
但是在这里,没有人能管得着他,而且他也没有任何顾忌
为了稍稍隐藏一下自己的身份,罗信将云来棍收了起来,他用自己的双手,在宅院里横冲直撞。当他感觉差不多了,这才直接将院墙撞碎,过了一跳窄窄的过道,进入到隔壁家。
这户人家跟金文姬也有点亲戚关系,所以罗信下手也比较轻,不过他顺手从这户人家抓了一个火把过来,同时也在对方的厨房里提了半桶油。
这一次罗信是翻墙而出,越墙而入。
一进入这户人家,他就挥舞着手中的火把,开始纵火!
普通的捣乱,无法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也许有人睡得死一点,要到第二天早上才知道。
所以,罗信选择了一个粗暴又简单的方式,纵火!
火焰,能够给人带来光明,同时也会给人带去灾难!金城的贵族圈范围其实并不大,普通的小贵族他们的宅院很小,罗信也懒得去骚扰他们,毕竟谁的生活都不容易,完全没有必要让他们家破人亡。
对于纵火,罗信是有自己方法的。在白天两人商议对策的时候,金文姬很清楚地将朴家和崔家,以及他们党羽的住所都告诉罗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