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高顈的提醒(1 / 1)

高冲小心翼翼的说:“老千岁说,明天来见伯祖。”

这个就有些重了,在大义上讲:杨林是文帝的亲弟弟,大隋唯一的双王殿下,小处讲:杨林是王爵,高顈没辞官之前不过是个公爵,虽然高顈是权倾一时的相国,但是比起杨林这个手握实权的皇亲国戚,两人的地位差的太远。

所以在杨林收干儿子这件事上,高顈基本没有发言权。

高顈手捻长髯:“冲儿,你能得老王爷青睐,这是好事,怎么能让老王爷来看老夫?来人备车,老夫要去拜见杨老王爷。”

以前高顈是相国,座驾有明确的规定,《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高顈属于卿,所以座驾为驷马,现在高顈已经辞官,虽然封爵尚在,但是高顈还是很自觉的以庶人自居,座驾只是一马。

看看左右没人,高冲小声道:“伯祖,孙儿有件事不明,请伯祖指点。”

“哦,有什么事还能难住冲儿?说来听听!”高顈很感兴趣,作为家长,高顈其实既希望自家的孩子成才,独当一面,又害怕子孙离去膝下孤单,这是每一个做家长都必须经历的事情。

高冲虽然不是高顈的亲孙子,但是作为高家的一份子,高顈还是很看重高冲,尤其是这个侄孙都快成精了,大事小情没有搞不定的,现在忽然有不明之事请教,高顈立即来了兴趣。

高冲就把杨林说宇文娥英的话转述一边,“伯祖,老王爷什么意思呢?”

高顈略一沉吟,“冲儿,老王爷这是不想你跟乐平公主走得太近。”

高冲挠头,“什么意思啊?”

高顈这一回彻底找到作家长的感觉,感觉需要跟高冲好好讲讲,“你去告诉车夫走慢一些。”

“是。”

高冲告诉车夫慢行,然后钻回车厢坐好,一副求知欲看着高顈,高顈手捻长髯缓缓说道:“冲儿当知道乐平公主的身份。”看到高冲点头,高顈接着说:“公主不仅是大隋的公主,还是前朝的皇后。”

高冲悚然,自己怎么把这茬给忘了?乐平公主是前朝的皇后,虽然她是文帝的公主,但是她的身上已经烙下了前朝的痕迹,最是无情帝王家,一旦某些时候发生某些事情,为了皇位就会发生很多耸人听闻的事情,就像汉武帝刘彻何等的英明神武,但是因为巫蛊事件,一口气杀了两万余人,不仅杀了自己的儿子,也杀了自己皇后。

杨林此举无疑是提点自己,也说明杨林对自己的看重,他不为自己解释,是因为无法解释,还因为自己有高顈这个厉害伯祖。

不过,这件事对于别人来说是个天大的难题,对于高冲来说就好办得多,首选一点乐平公主没有杨林所担心的事情发生,其次,文帝活不了几年了,等杨广登基,对于这个自小就对自己照顾有加的乐平公主更是尊崇之至,封为长公主。对乐平公主的尊崇一直到乐平公主死去的那一天。

大业五年,乐平公主跟随弟弟隋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时,在河西去世,时年四十九。临终前向隋炀帝嘱托说:“我没儿子,惟有一女。我不怕死,只是深深怜爱女儿和女婿。我现有的食邑,乞求转赐给李敏。”隋炀帝答应了她。隋炀帝回到长安后,下令有关官员置办礼仪,将杨丽华与宇文赟合葬在定陵。

由此可见杨广对乐平公主的尊崇。

杨林是好意,他怕以后出现意外连累高冲,所以通过高顈的分析告诉高冲,这让高冲开心不已。

高冲点头:“伯祖,孙儿记下了。”

高顈接着说道:“冲儿既为老王爷看重,依着老王爷的性子一定会着重培养,伯祖希望你要文武兼修,不要只做个武将,要学会做一名儒将。”

高冲道:“孙儿要做伯祖一样的人。”

高顈,隋朝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谋臣,一代名相,标准的上马能管军,下马能管民,最杰出的贡献——将大隋王朝从一个破破烂烂的国家,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搞成一个兴盛的帝国。

高顈眼中异彩一闪,这岂不就是自己希望的吗?这也是弟弟高琼倾心栽培这孩子的希望吧?也许高家的希望就在这个孩子身上。

杨林没有接出大门之外,双王千岁的身份从这里摆着,只是在书房门口一站,这就让高顈惊喜不已。

“老王爷,庶民高顈拜见王家千岁。”高顈急走两步上前施礼。

杨林哈哈一笑:“免礼!老夫先受你一礼,省的一会儿老夫矮你一辈心里不痛快,高相国,你可不是庶民,你只是辞去相国之位,齐国公的爵位依旧在,怎么会是庶民?”

高顈道:“王爷此举折煞高顈,老王爷收高冲为义子,是高冲的造化,高顈岂敢以长辈自居?老王爷此语是不是感觉高冲不适合做您的义子,有反悔之意?”

杨林道:“老夫是武夫,不懂你们这些文人的弯弯绕,高冲这个干儿子老夫收定了,至于是不是矮你高相国一辈就不管老夫的事。”

高顈道:“王爷,高顈怎么会是文人?想当年是谁跟老王爷一同纵马沁水?”

杨林大笑:“口误口误!旁人也就罢了,高相国可是上马能管军,下马能治民的能臣。来来来!高相国,随本王一同进府,现在还能跟老夫畅谈旧事之人屈手可指,幸好还有你高顈,高顈,你不会想到我这里还有一个旧相识吧?”

高顈忙推脱:“王爷,这是您的书房,书房是重地,高顈已经辞官不适宜进去。”

“高相国,你我之间还需要这些吗?你来看,这房中是谁?”

是谁?高顈闪目观瞧,哎呀!是你——丁偐平真微笑着看着高顈。

“高相国别来无恙?”

瞬间,高顈眼前闪过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正如杨林所说:现在还能跟老夫畅谈旧事之人屈手可指,而丁偐平无疑是其中一个。这一刻,高顈的心热乎乎的,失去的豪情似乎在这一刻又回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