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服!(1 / 1)

朱元璋为“华夏帝国”提供粮食和兵器,他也能得到许多好处。

首先,他提供的粮食和兵器,在华夏帝国世界会带来不小的影响,能是他获得许多影响力值和一些文明指数。

其次,能从华夏帝国世界里得到他想要的一些东西。比如:历史上明朝具体的经验和教训……获得相关的枪炮兵器制作的先进技术等等。

其三,朱元璋一直不想让清军取代明朝,他要尽力阻止。

其四,若是以后朱元璋所属的大明遇到麻烦,华夏帝国也能反过来支持他。

其五,能安排些人在华夏帝国,包括他的众多儿子,能为他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封王裂土的问题。

儿子多了,就往华夏帝国扔!

最后,能与群主王宇维持较好的关系。

……

如此种种,朱元璋会尽力帮助华夏帝国。

“此种困难,唯有大明王,能力王狂澜!”

诸葛亮说的是实话,没有半点奉承的意思。因为王宇是历史聊天群群主,同时也是未来最先进世界的人,能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王永吉始终一脸亢奋的注视着殿内发生的一切,似乎心里在验证些什么。

“只能说,本王会尽力去做,不让诸位失望,也不让天下百姓失望。”

王宇转而看向张良,说道:“吏部主持开春后的华夏帝国第一次开科取士,定要做好完全准备。前些天,本王去城中前来赶考学子们所住的客栈看了看。

客栈还算可以,只是吃食太差了,便宜提供的饭食基本没荤腥。好的饭菜,需要更多的钱才行。

但稍微有点钱财的,都不会住那种客栈,住进去的都是寒门学子,怎么会有更多的钱来吃好的饭食呢?”

张良起身,行礼道:“是臣考虑不周,回去后就去改善,不让客栈学子因吃住而影响科考。”

“坐下说。”

王宇让其坐下,说道:“这是小事,你平日繁忙,哪能事事周全,之后处理下,尽量多照顾下客栈学子的吃住。”

“对了,进来外面对开春科举时“作答不再限于八股文”的事,是不是议论纷纷了?”

王宇“微服私访”时听到过不少,而且情报部门也收集到许多相关的消息。

有人赞成,但更多的人质疑和反对。

所谓的“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

其中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而且“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朱元璋在位时,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士人参与科举考试必须通过三场的考试。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初无定规。

正式的“八股文”形成于明宪勇成化年间,无论是殿试,还是府、省、京城三级由小考到中进士考试都是以八股文为主。规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格式严格,限定字数,不许违背经注,不能自由发挥。

总的来说,八股文是时代产物,有利有弊,不能一刀切。

所以,王宇在第一次开科取士时,没有取消八股文,只是不做为作答的必要要求。

“的确如此,如今每日都会有人因此事来臣府上。”

张良生在大秦朝,对“八股文”的看法比较客观,说道:“从明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八股文必然有其弊端,没必要所有作答都按此来。当然,也有利处。有人擅长八股文,能做出好文章,因此没必要取消。

无论通过各种方式,最重要的还是为朝廷选拔真正的人才。不过,八股文已经深入考生们骨髓,能改变者,恐怕少有。”

一旁的朱标听得很投入。

对于“八股文”,朱标想了解更多,知道其利弊。作为太子,他是朱元璋的继承人,这些事情他必须了解。

只是,朱元璋让他何时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回不去了……

“此事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急,一步步来。”

王宇胸有成竹,说道:“不将“八股文”作为作答唯一标准,是一个尝试。让各部,制定一份符合各部实际情况的考卷,也是一种尝试。

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读虽然苦。但,会读书,并不代表会治理国家。华夏帝国现在需要的是实干的,能做事的人才。”

如今,八股文的弊端已经很突出。

寒窗苦读的读书人,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竭尽一生精力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

而有些读书人亦对人情世事缺乏了解,一旦为官,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应付民间大小事情,只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政治难上轨道。

如此的“人才”,要之何用?

当然,八股文带来的弊端只是外在的,真正影响思想和科学的还是科举出题内容的限制,以及读书人学识的局限。

一辈子读来读去,就只是“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也从里面出题。

知道是知道,但王宇也不能操之过急。

王宇说着,看向王永吉,问道:“王永吉,此事,你如何看?”

少敏而好学,善于思考的王永吉可是二十五岁时便中了进士,很有发言权。

如今,也才四十出头。

王永吉起身行礼道:“大明王,臣虽参加科考,侥幸中进士,但也知曾经大明科举之法,已有不少弊端。

即使中进士,也需到地方历练,增长经历,才能明白如何为官,如何为百姓做事。

科举,是时候尝试做出一些改变了。”

对于王宇在科举制度上做出的变化,不是王永吉现在最在意的。

他更在意的是短头发的大明王王宇本人,以及张良,诸葛亮,朱标,朱棣,孙尚香……等人。

因为,数日前吴三桂在得到王宇首肯后,把他知道的关于王宇等人的大部分事情告诉了王永吉。

大明王王宇,来自未来世界,可在过去的时代自由来去?

张良,诸葛亮,孙尚香,朱标,朱棣等人都是历史上的人物?

……

王永吉这些日子一直在被这些天方夜谭的事情所困惑,想弄清楚真相!

今日,来到大明王王宇的住处,看到许多从未见过的东西,让他信了大半!

世上居然存在这种事情!

难以置信!

难怪吴三桂会投靠!

这些人,谁与之为敌,都不会有好下场吧?

王永吉很庆幸,自己当初信了吴三桂,选择投靠过来。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