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书评1(1 / 1)

烽烟狼卷 骨头渣子 1154 字 18天前

给骨哲大大提个醒——《烽烟狼卷》读后感

文章提交者:

俺是因为看军事小说才认识铁血的。前几年徜徉于《夜色》、《汉风》、《终身制职业》、《醒狮》、《冰是睡着的水》、《我在黑暗中》、《鹰狼传》、《兵王》、《狼牙》、《狼群》、《野骆驼》等许多作品中留连忘还,很是过了一阵快乐的时光。这一两年,貌似只有《石油咽喉保卫战》,是俺一直在追踪着的目标。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骨哲的《龙之崛起——击沉天安号》,便有些找到昔日快乐时光的感觉,也就从军事小说栏目一路追踪到书库,赏心悦目地翻着《烽烟狼卷》。呵呵,想想,有好一阵子没来书库了。

骨兄的《烽烟狼卷》,前31节一气呵成,结构严谨,逻辑上层层推进,由天安号事件构想出未来朝鲜半岛一场局部战争和东亚变局。从目前的铺陈,给六方会谈的各方都留下了翻手覆云的舞台,应该是近年来视野比较开阔的一篇。

俺这人素来只看书却极少评书(呵呵,想了想,这也许是俺写的第二篇书评),偶尔憋不住,三言两语盖上一座楼(呵呵,大都在中悦兄的《石油》里,算是发泄一气滴说。今天,看过骨兄《烽烟狼卷》的第33节《老虎老虎》,结合前两天的《海豹海豹》,便有些话憋不住,跳将出来,给骨头兄提个建议。这话有些长,故而起个楼,算是俺的第二篇书评吧。

俺觉得,从第32节《海豹海豹》开始,骨兄在局部描写上有些不够连贯了(或者说第39军的作战行动缺少贯穿线),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应对的味道。俺承认,从中国尚处于战略防御的总体态势而言,中国在今后的半岛局部战争中,战略上处于被动升级的过程中。也就是说,从大局上,中国是处于应对美国进攻的过程中。这是由于中国在半岛上总体战略目标和综合国力所决定的。因此,根据这场战争的总体态势逐步投入力量,是必然的。

但是,这种战略态势,并不妨碍第39军在战术上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因此,第39军应该有而且必需有作战预案。很显然,这个预案中肯定会对美军特种部队参加作战作出判断,并有相应的措施。然而,从第32节、33节的描写中,俺没有看到这样的预案和相应的反制措施。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谋略的国度,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军事谋略仍然是任何一个对手都不敢小觑的。尤其是在综合实力尚不能称雄的今天,军事谋略是弥补军事装备不足和技术落后的最有效手段。基于这样的考虑,俺在设想,当美军海豹出现并抢走导引头后,第39军高层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设计伏击黑鸟。这是从战术上反制美军,从而也体现军事谋略和作战预案,并从根本上打击美军士气的一个狠招。

海豹行动的目标很明确,从而也暴露了美军的作战意图,因此,美军下一次行动的作战对象也很明确,行动方式也有迹可寻。如此,任何一个具有谋略意识的指挥员,都不难从成功伏击猛擒(这是很具有谋略的行动)和美军海豹行动中总结经验,从而诱导美军犯更大的错误,给予更大的打击。而这种打击,不可能只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借机出击。

那么,借机出击的对象是谁?从打得准打得狠的角度,从美军整个作战环节上看,应该是黑鸟。黑鸟的作用,俺不多说了。打了黑鸟,对美军而言,几乎就是釜底抽薪。

俺设想,如以一支机动分队前出至黑鸟必经路线(如可能,应在其加速进入高空之前的位置上)设伏。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以数据链方式接收信息并完成作战准备(如此,小分队的雷达便不会过早暴露,并能用最短的时间快速锁定目标)。在黑鸟经过时给予致命一击。这种作战方式,人民解放军在国土防空中曾经有过成功的战例。

呵呵,可惜的是,俺在第32、33节有些失望地看到,第39军的高层貌似有些手忙脚乱滴说。对海豹的偷袭防范不力(仅仅是简单地转移阵地),而且在海豹偷袭成功抢走导引头后,也没有利用海豹偷袭的结果主动出击的布局(仍然是伏击猛擒的部署和作战方式),结果招到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海豹偷袭成功是难以避免的。毕竟,美军特种部队的作战能力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对其投入半岛参战虽然可以预见,但难以防范也是很正常的。战术上的主动性,在于对此应有相应的部署(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前面的胜利经验)。

俺在进一步设想,假定在伏击猛擒后,预见到海豹偷袭的可能性而留下必要的诱饵(修改相关参数或导引方式后的假导引头),以诱导美军,才是正解。呵呵,也许骨头兄已经有了相应的布局,算俺多话了。不过,从第33节来看,没有留下这样的伏笔!而且,第39军的情报传递真出问题了,骨兄瞧瞧这些句子:

“这是最新的战损报告,还有前天晚上027发射车遇袭的报告。”还有,第39军受到的损失:四部发射车、一部多通道制导跟踪雷达车和两辆发射装填车。

天哪!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居然“前天晚上”的情报到了这时候才送到39军前指,这战还能打么?而且,如果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能遭受这么大的损失吗?如此,俺前面所说的,第39军的高层貌似有些手忙脚乱,并不是俺瞎编的。

看来,骨头兄在成功地构思了前31节后,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了。呵呵,网络小说的残忍之处,就在于“更新”!为了及时“更新”,有时候不得不在逻辑结构和细节描写都准备不足的条件下勉强下笔,从而留下破绽。俺很理解骨兄的为难之处,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提醒骨兄:别着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