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1 / 1)

“少爷,马车已备好,火炉酒肴也已归置齐全,您看何时动身为好?”

京师东城一座三进宅院里,青衣小帽的管事冲着刚用完早饭,正坐在二进通畅的花厅中喝茶看天的吴伟业施礼请示道。

“龚家老爷可曾有动静?”

一身便服的吴伟业放下茶盏目视管家问道。

虽说他以成家立业多年,但因家中父母尚在的缘故,所以府中人依照规矩,还是以少爷而不是老爷来称呼他。

时值崇祯十八年九月中旬,眼见得秋风四起,天也一天天转凉,而京师西山的红叶已经盛放,静极思动的吴伟业便想着邀约好友龚鼎孽一道前往香山,游览美好景物的同时也能诗兴大发,抒发一下胸臆,岂不美哉。

比吴梅村小几岁的龚鼎孽与吴伟业、钱谦益号称是“江左三大家”,也是诗书画顶尖的人物,并于崇祯七年中试,但现在混得很不如意,只能在光禄寺中以七品闲职混日子,比起执掌皇明周报而意气风发的吴梅村来差了一大截。

原因很简单,龚孝生被今上所恶,当然,当事人对此却是丝毫不知情。

出于对历史上龚鼎孽先降李自成、后降多尔衮这种拙劣表现的极大恶感,穿越过来的朱由检在崇祯十二年,国内外形势初定时,便将时任兵科给事中的龚鼎孽打发到了光禄寺,职级也没得到擢升,理由是“上书言事不知所以,才不堪用”,这让自觉前程一片光明的龚鼎孽犹如万丈悬崖失足一般,瞬间失去了人生方向。

在失意中苦捱数年,龚鼎孽也曾用尽一切办法,求到座师、同年、故交的府上,试图让大家伙儿伸出援手,把他从光禄寺这个鸟不拉屎的冷清衙门里解救出来,然而无论龚鼎孽说动多少人为其说项,所有请托一入吏部便如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任何回声。

吏部尚书周云掌管衙门已经有七年之久,对于期间皇帝数次出人意料的升赏罢黜的行举自是习以为常,虽然他也不清楚龚鼎孽究竟为何被皇帝所厌,但他却知道只要皇帝没有说话,这种“钦定”之人是万万不能随便动的,就算龚鼎孽人脉再深厚也不行。

因此,对于龚鼎孽的上蹿下跳,周云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态度,对上门为其说情者笑而不语,这种举动次数多了,愿意为龚鼎孽出头的人也就逐渐消失无踪。

眼看着与自己交好的吴梅村因为位置的缘故,已经成为京师中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自己却从一个炙手可热的柏台言官,变为屈居冷清衙门中的一名下级官员,龚鼎孽的心中是既羡又妒,但最终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私底下长吁短叹,感慨着人生无常。

与他人看到龚鼎孽落魄后便渐渐远离不同,有着赤子之心的吴伟业对龚鼎孽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他看重的是龚孝生的才华,对其在诗画方面所展示出来的才气每每赞不绝口,平日里也是时常邀约龚鼎孽前来府上宴饮,并没有丝毫嫌弃对方的意思,这种仗义的举动也让龚鼎孽郁闷的心情稍稍得以缓解。

“梅村兄,愚弟这不是来了吗?”

说曹操,曹操就到,还没等管家回话,也是一身青布便袍的龚鼎孽步入步入院子,冲着吴伟业拱手笑道。

“好好好!孝生贤弟可算是来了,某可是特意跟朱主编特意请了两日假,为的便是能够与贤弟登高望远,赏万山红遍之美景!

走走走!路程尚远,我等赶紧动身!”

香山位于京城以西约六十余里处,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泉沛林茂,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近两百丈,山势奇特,植被茂密。

这里春日繁花似锦、夏时凉爽宜人、冬来银妆素裹。特别是香山红叶最是闻名。

每逢霜秋,遍山黄栌,如火如荼,瑰丽无比。尤以深秋季节游人倍增,吸引着京畿地区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前来观赏这层林尽染的壮丽景色。

吴伟业与龚鼎孽带着数名仆从,分乘两辆四轮马车,在经过拓宽平整的官道上约莫行使了一个多时辰后,于上午巳时许抵达香山脚下,随后吴府管家带着车夫把马车赶往山脚下的永安禅寺停放,在与知客僧谈妥捐献多少香火钱后,遂将这座寺庙定为主人游玩归来后的下榻之所,其余的仆从则是背着文房四宝以及火炉酒肴等物,跟随主人登山,以便午时与山上寻地吃喝小憩。

时值秋末,山上游人不少,众人沿着曲折蜿蜒的小径一路向上登攀,时而也会驻足于某一平台之处,居高临下俯瞰着香山的秋日盛景。

香山的红叶包括黄栌、元宝枫、三角枫、五角枫、鸡爪槭、火炬等等诸多品种,这其中主要以红色为主。

但每棵树,甚至每片叶子,由于气温、种植位置不同,其所含的色素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出现橙红、深红、紫红、艳红等多种红色。而元宝枫会出现两种变色,有的变成黄色,有的会变成红色,是所有红叶中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树种。

吴伟业和龚鼎孽也都是第一次来到香山,两人都是世居南方,都为眼前这种北方特有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不由得都是深深陶醉其中,在攀爬到山顶后,站在香山最高处遍览银白色的树干、金黄色的树叶,炫目的景色,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仆从们寻得一块平坦之处,将火炉酒肴布置妥当后,二人对酒当歌、豪情大发,酒至憨处也是诗兴四溢,各自挥毫泼墨,在宣纸上写就了一首首应景诗篇,直至天色不早才收拾停当后联袂下的山来。

龚鼎孽不胜酒量,回到禅寺后便去往客舍酣睡,而吴伟业属于酒后兴奋性之人,看看天色还未至黄昏,索性吩咐一声后,带着一名仆从除了禅寺去往他处游玩去了。

永安禅寺不远处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吴伟业看到一缕缕炊烟正在袅袅升起,来了兴致的他负手带着仆从向着村庄行去。

这个不大的村落也就百来户人家,此时家家户户正趁着黄昏来临前的光亮准备着晚上的吃食,所以村子里的小路上空无一人,吴伟业漫步在黄土路上,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各家各户的房舍和门楼,心里对村子的富庶程度做了一个大致的评估。

这个不知名的村落大部分房舍都是砖房,看上去都是老宅子翻盖不久的样子,只有极少数是那种土坯房子,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来,村民的日子正在发生这可惜的变化,这也让吴伟业感到欣慰不已。

文人士大夫情怀一直十分浓厚地吴伟业,对于朱由检数年来的施政方针还是非常佩服的,这也是他甘愿委身于皇明周报这种品级不高之地,用笔墨去描述所闻所见的主要原因。

而在报社的这一年多里,深受主编朱舜水务实作风的影响,吴伟业也是时常出入市井当中,去观察和感受升斗小民的日常状态,以期将看到的某些不公之事刊发出来,想间接影响到朝廷某些决策,给百姓们寻得更好的生计。

皇帝在接见报社几名主官时曾特意吩咐过:报纸要敢于为民发声,要成为继督察院、厂卫之外的另一类监督者,从民间的角度,对朝廷的大政方针予以检视,以此来推动文明社会的进步。

在一路观摩和思索中,不知不觉间,吴伟业已经来到村子的另一头,此时黄昏已至,正要打算返回禅寺的吴伟业刚要转身,突然看到一个小小地身影在不远的小树林中晃动着。

看身形,应该是不大的孩童,天色快黑了,他(她)在树林里作何呢?

心思一动之下,吴伟业决定过去一探究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