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民部归属(1 / 1)

房俊房玄龄 公子許 1679 字 23天前

重新将书吏叫了进来,铺好宣纸,研好墨汁,孙伏伽提笔落墨,洋洋洒洒一份奏疏顷刻间一会而就,略微吹干了墨汁,交给刘洎与张亮两人观看,检查是否有疏漏错误之处。

刘洎展开奏疏,一目十行的看了,赞道:“不愧是帝国第一个状元,这份文采足以傲视群豪,即便是崇文馆那些个大学士,怕是亦要自愧不如。”

孙伏伽淡然道:“愧不敢当,愧不敢当。”

张亮将奏疏接过,仔仔细细字斟句酌,看了好半晌……

他本是农户出身,少年之时好勇斗狠横行乡里,后来加入瓦岗军打家劫舍四处征战,根本就没读过几天书,文采照比面前这两位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所以他不得慎重对待,文人最是狡猾奸诈,字里行间藏着陷阱乃是家常便饭,若是一时不慎被人给坑了,那他哭都找不到地方……

仔仔细细看了好久,方才将奏疏看完,起码表面上没什么陷阱,遣词用句也很是寻常,提到了这个建议是他张亮提倡的,然后他们两人认为可行,据此呈递给皇帝陛下,请皇帝陛下决断。

张亮一狠心,签字画押。

他知道以自己的水平,若是孙伏伽当真在这奏疏之中藏了什么玄机,那也是绝对看不出来的,还不如光棍一些,起码搏得一个敢作敢当的面子……

孙伏伽与刘洎也先后在奏疏的后面签字落款。

然后孙伏伽将奏疏折好,用一个进呈奏折专用的硬纸封皮夹住,看着两人问道:“谁进宫呈递这封奏疏?”

张亮当即摇头:“这件案子以孙寺卿您为主,还是劳烦您跑一趟吧。”

如此明显的推诿责任的奏疏,主意又是他出的,若是由他进呈给李二陛下,怕是奏疏没看完,自己就得挨一顿骂。

刘洎也道:“郧国公之言有理,就劳烦孙寺卿吧。”

他如今已经成了侍中,却尚未到门下省履职,这个职位本就是多方觊觎之目标,由他捡了便宜,不知多少人恨得咬牙切齿眼红不已,所以眼下要做的便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待到履职之后尘埃落定才能放心。

绝对不能发生任何变故……

孙伏伽知道这两人的秉性,也不指望他们能承担责任,只好颔首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代劳了。”

当下三人收拾妥当,出了大理寺衙门。

刘洎前往御史台,他即将履职,御史台的工作一定要交割清楚,这是很庞大的工作量,一点也不能马虎。孙伏伽则坐着马车前去皇宫,至于张亮,自然是忍着小腹的鼓胀,夹着腿赶紧去寻找一处茅厕……

*****

孙伏伽抵达太极宫的时候,恰好长孙无忌、李绩、马周三人都在。

孙伏伽通禀之后被内侍带着进了御书房,鼻端茶香氤氲,见到李二陛下与三位大臣席地而坐,气氛很是融洽,赶紧上前见礼。

李二陛下笑呵呵的一摆手,道:“毋须多礼,来来来,快坐,来人呐,给孙寺卿赐茶。”

孙伏伽谢恩之后,坐在马周身侧,便有内侍上前为其斟茶。

刚刚在大理寺喝了一肚子茶水,这会儿见了茶水,闻着茶香,孙伏伽只觉得有点反胃,将茶杯拈起浅浅的呷了一口,便放在面前茶几上,再也未动一下。

李二陛下心情看起来不错,脸上带着笑,看着马周与孙伏伽问道:“二位来得正好,刚刚莒国公将奏疏递进宫里来,说是年老体衰、精力不济,难以主持民部庞大的工作量,恳请致仕告老,颐养天年。二位说说看,朕是否应当准奏?”

孙伏伽与马周互视一眼,后者道:“莒国公确实年迈,尤其是当年出使突厥,导致身被数创,伤及根元,这两年时常染病,缠绵病榻,对于民部事务已是有心无力,依臣之见,当准许致仕,并且加以恩荣赏赐,向天下人昭示陛下厚待功臣之心意。”

孙伏伽附和道:“马府尹之言,甚为在理,臣附议。”

心里不得不感慨,这马周果然是国之干臣,处事果断且勇于担责,当着皇帝以及诸位大臣的面可以毫无顾忌的道出自己的意见,根本不在乎背后是否牵动某些人的利益。

若是换了张亮与刘洎那二人,怕是只会说一句“陛下英明神武,乾纲独断”……

就觉得很是舒坦,跟马周这种人同僚为官,那才是能干出些事情立下功绩的。

李二陛下显然心中早有决断,见到两人赞同,便颔首道:“英国公的意见亦是如此,既然这样,那朕便准奏吧。”

言罢,又叹息一声,唏嘘道:“莒国公忠肝义胆,为国操劳,对朕更是赤胆忠心、置生死于度外。想当年就是这位握不得刀、杀不得人的一介书生,却敢于出使突厥,扬我大唐之威于域外,更能够从突厥人的王庭杀出一条血路,这份卓然胆识,千古少有!”

在座诸人顿时面色古怪。

倒不是对李二陛下的赞誉有什么质疑,而是既然说起莒国公唐俭当年出使突厥,就不得不提一提那位被称为“军神”的卫国公李靖。

贞观四年,唐军在李靖率领下,一路猛攻,把刚刚遭遇天灾的东突厥打得只剩几万人。颉利可汗退守铁山,派人称降,李二陛下派大臣唐俭等前往铁山,安抚颉利可汗。

当时的局势看起来似乎是大唐把东突厥打服了,只需等着与突厥和谈即可,但李靖知道东突厥这只是暂时示弱,以赢得喘息之机,等待他日东山再起。

这个道理,李靖知道,他认为身经百战的李二陛下也一定明白,但偏偏这个李二陛下还要派遣唐俭出使突厥安抚颉利可汗,所以李靖觉得李二陛下这是要让唐俭做大唐的“郦食其”。

汉朝初年,楚汉相争,郦食其出使齐国,劝阻齐王田广投降汉王刘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得田广心动,放松警惕,韩信趁其不备率大军一举攻克,田广觉得自己被郦食其给骗了,恼怒之下将其烹杀。

郦食其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死间”。

李靖认为当前的形势与汉初基本无二,唐俭就是李二陛下派出的郦食其,而他自然不介意做一回韩信。

于是李靖当即告诉麾下将领,只要使者唐俭一到突厥,必会使得突厥上下放下戒备正是发动突袭、剿灭强敌的好机会,并且说“机不可失,像唐俭之流,死掉也不足惜”……

之后李靖受到唐俭抵达突厥的消息之后,当即挑选精兵一万,从白道袭击突厥王庭,突厥上下果然没有防备,被唐军杀的溃不成军,颉利可汗被擒,东突厥宣告灭亡。

这一战使得李靖立下名垂千古之功勋。

在李靖看来,区区一个唐俭,如何与覆亡突厥、扫灭大唐北疆强敌相提并论呢?

然而对于唐俭来说,事情就没那么美妙了,所幸他留了心眼儿,一看形势不妙撒丫子跑路,居然逃出了突厥追兵的重重追杀,幸运的返回大唐。

从此之后,唐俭每见李靖必定破口大骂。

你想要立下千古之功,却拿老子的命来填,换了谁也得不死不休啊!幸亏唐俭是个文臣,身手远及不上李靖,所以只是骂,却也从未拔刀相向。而李靖虽然理由非常充分,但到底理亏,任凭当面唾骂也只是苦笑以对……

也就是这些年李靖淡出中枢之外,唐俭也上了年纪心性有所变化,这才渐渐的淡漠下去,然而这件事却一直作为趣谈,广为流传。

李二陛下见到众人面色怪异,也醒悟到自己提及当年唐俭出使突厥之事使得大家想起了唐俭与李靖之间的恩怨,笑了笑,环视众人,缓缓说道:“还有一事,英国公谏言,若莒国公致仕,则民部尚书的职位暂且空置,由太子担任检校民部尚书,负责民部一应事务,以为历练……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