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纺织书院之争(1 / 1)

晋末多少事 然籇 1543 字 1个月前

谢玄现在已经在军中独当一面,好像自己毕业了以后也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沾点儿小舅子的好处。

不过他想到了什么,连连摆手:

“什么小舅子的,我是道茂的兄长,其实应该算都督的大舅哥!”

大舅哥好像······比谢玄这个小舅子更胜一筹?

张家少年瞥了他一眼:“你确定?”

“我·····不是很确定。”郗恢沮丧的摇了摇头。

他觉得都督会不会叫出来是一回事,但是谢玄会不会打自己,大概是必然的事。

看郗恢直截了当的怂了,张家少年也愣了愣,有些无奈的一摊手。

难怪这家伙会被谢玄欺负的死死地。

以至于谢玄都在书信中告诉自己,郗恢就是一只纸老虎。

纸老虎······新奇的比喻。

张家少年站在书院的议事堂门口,看着几名同窗也从远处走来,行色匆匆,显然也是被招来议事的,但也没有忘了和他打招呼。

书院之中,最是注重这些简单的礼节,不繁琐,但有秩序又和谐,这是祭酒最重视的。

“没想到在遥远的关中,还有这么有趣的地方。”少年笑道,“郗兄,走吧?”

郗恢也收起来刚刚的心情,举步入内,还没有越过门槛,就听见里面传来争执的声音。

“建设一个只招募女子的书院,前所未有!”

“先生到底是男是女,如何决断?”

“纺织之事,本就不是寻常男子会去做的,让女子入学,是为了更快培养人才,有何不可,难道诸位还打算自己去踩那织布机?!”

“今日有一个纺织书院,来日是不是又有更多女子书院,决不能开这个先河!”

“女儿家能不能管理好这个书院,还是一个问题,谁,谁能保证这书院不会闹出乱子来?现在的关中,不能有乱!”

相比于议事堂外宁静的书院学习气氛,显然议事堂内就跟炸开了锅一样。

郗恢和张家少年对视一眼,后者从怀里掏出来几份公文,丢给郗恢一半。

郗恢扫了一眼,然后两人默契的撸起袖子,挤入人群之中。

手中的一叠公文重重一拍,郗恢手指着前方几人,大声喊道:

“之前关中盟就有设立礼曹曹司,专司妇孺儿童之事,成绩斐然,因此如果是谢夫人出面主持,有何不可?”

“江左才女,名声赫赫,比之诸位,不遑多让!”张家少年也兴奋的说道,“若是谢夫人出面,那么这纺织书院,定然开办的井井有条!”

坐在上首,看着这些争论不休的年轻人,罗含不由得抿了一口茶。

他并不觉得聒噪,因为他们的声音或大或小,却并能称之为噪音。

各抒己见、各有立场,只要说的有道理,又怎么是噪音呢?

“年轻就是好啊。”罗含感慨一声。

————————————-

“纺织书院要不要建设,这没有第二个答案。”

此时,刚刚升格,甚至就连牌匾还没有来得及换的都督府内,议事堂上,袁宏果断的说道。

接着,他对着最上面空着的位置拱了拱手。

意思自然是,这本来就是咱家都督的命令,你们还敢有意见?

相比于书院之中的学子们,反正只是提出建议,不需要负责,所以什么都敢说,这议事堂上的气氛显然冷静且凝重了很多。

杜英想要建,而谢夫人对此也是绝对赞同,甚至昨天还亲自去了谢司马府上,并且拜访了几位曹司的官衙。

他们夫妻两人已经达成一致,诸位曹司掾史们便是思想再怎么迂腐,也没有反对的勇气。

更何况经过杜英简拔上来的人,思想也没有迂腐的。

“其实需要讨论的,就是怎么建的问题。”商曹掾史全旭笑着说道,“这个问题也不用诸位头疼,只要拨款到位、关中书院那边也愿意传授些经验,到时候商曹就顺势鼓动纺织工坊们配合就是了。”

现在纺织工坊发展的太快,各家都在为缺少专业人才而头疼,都督府愿意开设学院,甚至还鼓励大家入学,在学费上都有所减免,各个工坊自然会争先恐后的把人送进来。

“建倒是好建,把关中书院,而或者工学院的图纸稍作修改就是。现在城南还有很多地,实在不行,在渭水北岸也能建。

反正书院嘛,本来就不会因为地势偏远就影响人的求学之心,反而会因为地处幽静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一心求学。

所以也没有必要在城中,和新设立的医学院一起就是了。

甚至日后工学院和关中书院想要扩招,城内和城南没有那么多的地方,也可以搬到北边去。”阎负也开口说道。

汉代沿袭下来的长安城,贴着渭水而建,向北本来就没有多少发展空间,所以跨过渭水建设城邑,也是古来已有的传统。

所谓的五陵年少,五陵城邑,就都在渭水北岸。

现在这些城邑荒废了,却也可以再利用起来,这也让长安未来的发展发现不会被局限在城南和灞上。

如果杜英在这里的话,大概会对阎负的“四面开花”想法很是赞叹,毕竟建设“西咸新区”,千百年后仍然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流嘛!

不过阎负说完,在场不少人都怔了怔。

建设书院,是杜英拍板,谢道韫亲自造势的,所以改变不了。

但是建设多大、选址何处、招募何人,还是有讨论的空间。

然而现在阎负直接把这纺织学院定位为和医学院同等规格的存在,这直接把空间给挤没了。

医学院的建设,没有人反对。

发展医学和药学,以降低关中百姓的患病死亡率、将士们受伤之后的存活率,本来就是关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造福当代、福泽后世的行为,大家都恨不得挽着袖子一起干,到时候把他们的名字都刻在石碑上,千古流芳。

可是对纺织学院,牵涉到女子入学,其实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折中。

可以建,但规模小一些,先试一试。

否则有其一必有其二。

谁知道最后又会不会出来一个关中女子书院,直接培养女子来做官?

阎负现在一口咬死了书院的规模,让大家想要折中都没办法折了。

“钱财上,恐怕没有那么充足啊······”

“商曹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全旭乐呵呵的说道,“工坊们会很高兴慷慨解囊的。”

别的他不敢做主,但是钱财这方面,纺织书院但凡建起来,各个工坊还能差了书院的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