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京畿地区,董相国坐拥精兵三万,精骑五千。大将军何苗,手握五万郡国兵。平东将军盛珨、平南将军赵显,统帅着两万精锐北军将士。
十万大军,这便是董相国的底气。
何苗手底下兵,多是名义上归属其管辖。可实际上,有三万余人,是河东将领统帅。
毕竟,这些年前守卫京畿的郡兵,多是被击溃后抓起来,当了俘虏。董卓大将徐荣更是早早开始整编降兵。
至于两万北军,现在基本上唯董相国令是从。
何苗也从未想过反抗,没必要。自己所需要的只是杀了何进,以及当上大将军而已。虽然权倾朝野的董卓,可自己也不差啊。
现在,诺大的洛阳城内,谁不给自己几分面子?
自己没啥本事,能干到这一部不错啦,以后就要考虑怎么安享后半生了。
就是眼前局势,看起来很是不妙啊!
董卓有些慌了!
探子传回来的讯息,实在太过触目惊心!
董卓从来都没小看过关东士族,可现在还是低估了他们。
汝南袁术,整合了袁家八成力量,顷刻间拉起五万披甲之士,屯兵鲁阳。而平舆尚集结了六万世家部曲,更有孙坚麾下一万善战之兵。
光是袁术一人,就拉起了十二万兵马!
这还不算。
等待良久的臧洪、张邈、张超,现在又拉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牧刘岱、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以及曹操等。
合兵近八万之士,已经在围攻泰山郡自称天子的张举。
最恐怖的还是当属袁绍。
袁绍一出手,冀州刺史王芬的势力瞬间被瓦解。其麾下众多党人,纷纷叛变。那些郡守、国相也唯袁家号令是从。
八万之中,眨眼间就成了袁绍手底下的兵。只有张纯不甘如此,带着三四千骑兵,北上进入幽州代郡。
至于王芬,刚刚传来消息,已经自尽了!
北面加封为晋王、燕王的二位皇子还没有什么动静,但原河内太守张扬已经领河内、上党两郡之兵,与袁绍汇合。
屯兵黎阳,又是不下十万之兵。
董卓那叫一个头疼!
这都是什么事!
乃翁还没骂刘宏两句呢,这关东局势就糜烂如此!
“相国,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弑君的名头,按在关东诸雄的头上。吾等,决不能背这弑君之名!”
“嗯,这件事就交由文忧汝来办!”
“诺!”李儒应了下来,再次开口说道:“相国,陛下驾崩已有月余,吾等还是要早早扶辩皇子即位啊!”
董卓一愣,不禁问道:“文忧,这辩皇子不是在幽州嘛,吾等如何扶之?相隔千里,那刘辩焉敢回洛阳?总不能遥而奉之!”
“相国糊涂啊,谁说辩皇子在幽州。儒怎只知晓辩皇子和协皇子,都在宫内呢!”
一句话,顿时让董卓恍然大悟!
“文忧啊,即便如此,怕是没人会信啊!”
“相国可别忘了,传国玺就在宫内。那刘辩、刘协没有传国玺,又如何与吾等所立天子比拟?”
“这倒也是,文忧真是广智之士啊,哈哈哈……好!”
董卓很是欣喜,大义只要解决,打仗的事,一时也急不来。
“报!”
“启禀相国,不好啦!宫内两位皇子,中毒身亡了!”
董卓刚刚倒进嘴里的一口茶,还没等咽下去,就一口气全喷了出来!
“混账!尔等是怎么照看的?啊?”
这一刀,猝不及防!
董卓压着火气,看向身边的李儒!
李儒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相国,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莫要动气,伤了身体!”
“哼,文忧且宽心,这点小事,本相国还撑的住!不过,现在怎么办?”
“简单,吾等传陛下遗照于晋阳,恭请晋王协,登基称帝!”
李儒轻喘气息,镇定沉着。
而董卓疑惑的看了一眼李肃,言道:“文忧,刘协在晋阳,若是假传遗照,其必然于晋阳登基。丁原得势后,吾等可就难办了!”
“相国,您认为是这相国之位重要,还是麾下十万将士重要?”
“当然是大军重要啦!”
“那便对了,刘协称帝,丁原自是乐见。可幽州,就未必了。别忘了,刘辩可是嫡长子!”
“文忧的计划是,以此来离间燕王、晋王?”
“不错!”李儒点了下头,继续说道:“相国,关东士族聚兵三四十万。一旦其等结盟发兵,兵力说不定还会有所增加。咱们眼下最重要的是挡住关东士族的进攻,保全河东、洛阳京畿。”
“燕王殿下可是有刘虞、卢植等智谋之士,岂会中计?”
“无妨,只要能拖住他们一段时间,容吾等布置好河东的防线就好!丁原,对河东的威胁太大了!”
“唉,罢了罢了,就依文忧!老夫,毫无头绪啊!”
面对这番局势,董卓也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相国,征西将军那边?”
“哼,别提高子明那小子。老夫好不容易请来蔡伯喈,居然半路给老夫截了!气死老夫了!”
一提这事,董卓火气再度涌起,指着西面大声斥吼。
“咳咳,相国。吾等急需征西将军相助,这点小事,还是莫要伤了和气为好!”
“唉~文忧如何想的?”
“相国,儒以为,相国最好密会征西将军。请征西将军,调大军入京畿,协助吾等守卫洛阳!”
“可老夫担心,高子明这小子假途灭虢啊!”
“相国不必担心,征西将军进入京畿之时,吾等便可撤回河东。留下些许兵马,协助征西将军对抗关东士族。而吾等在河东,则准备抵抗丁原南下!”
嗯?
董卓只是略作一想,就明白了李儒的意图。
说不上好与不好,高子明也未必会乐意搭上自己的兵,替自己打仗。
“高子明可是精明的紧呢!”
“相国放心,高子明再精明,这回也只能按照咱们的安排来走!”
“唔,看来文忧心有良策了?”
“传国玺,送给高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