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勘无量的来历(1 / 1)

山海画妖师 苍知 1429 字 1个月前

“别啊。。。”

风兮然欲哭无泪,她不知道兔姐在秦轩面前把自己夸成什么样了,但明显是给她挖了坑:“好吧好吧,我说,我说总行了吧。”

“呵。。。”

秦轩就知道,跟兔姐说的一样,风兮然不逼一把,那是绝对不会把肚子里的干货拿出来的。

“办法啊,有是有啦。”

“什么办法?”

“很简单啊,”风兮然:“找一个肉体能够抗住帝魃剑伤害,且同时具备压制住这剑的剑道的人不就好了。”

听起来,貌似的确很简单。

可这不是废话?

找一个能做到这事的人,说了等于没说啊!

“一定要拔出帝魃剑?”

“不一定。”

风兮然这次说道:“但如今,勘无量之墓依旧没有显现,这说明,我们并没有达成让其显现的条件。”

“勘无量之墓,显现?”

“没错,”风兮然说:“勘无量之墓并非实质性的地方,也不在任何一处可以去往的场所,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所以又称‘埋葬智慧之地’,可智慧本身并非物质,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智慧的安眠之所,当然不可能是真的存在于物质世界内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寻找勘无量之墓,其实就是在解谜?”

“啪!”

风兮然打了个响指:“聪明!”

“没错,可以这么说,”风兮然:“解开勘无量之墓的谜团,便是在寻找智慧,而用古代人的说法,这便是,求道!”

求道。。。

仔细想想,道,其实就是一个代称,神州人认为,万事万物都必然存在自己的轨迹,也就是可以被理解和解释的。

求取智慧和求道,本质意义上,其实是一样的。

“话说,风姐你认识勘无量?”

“认识。”

“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人?”

风兮然摇了摇头:“勘无量不是人,它甚至不是个生命。”

“哎?”

不对啊,勘无量不是人,那他如何收的三友?

“他没有收三友,”风兮然解释道:“三友诞生自古代人文明时代,是古代人文明的先驱,可事实上,三友并没有见过勘无量,甚至于,勘无量都只是后人所杜撰出来的名字。”

从风兮然的口中,秦轩得知了勘无量与智慧,以及三友的关系。

原来勘无量根本不是一个具体的角色,它只是一个概念,也就是俗称的智慧。

可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蓝星上,有着三皇五帝的神话。

炎帝神农氏尝百草,以亲生经历,辨别了可食用与不可食用的植物,并确定了五谷。

简单来看,这就是神农自己的行为,是他从无到有,一步步通过尝试和分析,总结出来的植物学和医学。

可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神农,为何会去尝百草,他又如何觉得自己是对的,并且,到底是怎么总结出答案的呢?

这里面,就是道的影响了。

在古代人的原始神话里,他们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求知欲、发现和思考能力,并非属于自己的,而是来自智慧的提醒,换言之,你做一道题目,冥思苦想后,突然灵光一闪,做出来了。

这里面的灵光一闪,就是智慧在你耳边低语。

所以,不是你自己想出的结题方法和思路,而是智慧,告诉你怎么做的。

“这怎么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全是智慧告诉我们的,那还要我们干嘛?”

“这只是古代人的想法,”风兮然说:“三友靠着自己的努力,从无到有,成为了引领古代人文明的三位伟人,他们分别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为后世传颂,而在其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勘无量这个人物,甚至连这个称呼都没有。”

“不过那个时候,三友已经开始察觉到,他们认为,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在引导着他们,是那个声音,给予了他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这,就是三友所认为的,老师。”

于是,这个老师是谁呢?

古代人认为是智慧,而秦轩来自蓝星,那么,可以认为,是‘道’在指引三友。也就是说,智慧最初的名字,应该是冥冥之中,无迹可寻,却又无处不在的‘道’。

“三友过世后,又百万年,有一个奇人,发现了一本古籍,并从中,读到了三友的故事。”

“这个人认为,三友的成就来自于某一个无比神秘的、未知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是智慧。”风兮然说:“智慧到底有多么的厉害,其极限在哪,那个人说,智慧无穷无尽,且无所不能,它,可勘无量!”

“所以,才有了勘无量之名。”

换言之,勘无量并不是它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而是另一个人,造的一个‘词’,可勘无量,暗指智慧的全能全知。

“这个人,根据这个典故,即三友求取智慧的故事,为自己取了个新的名字。”

听到这,秦轩似乎知道那个人是谁了,于是脱口而出:“传三友?”

“不错。”

风兮然:“一道传三友,这个人,便是定义了三友,以及一道的勘无量的那个人。”

至于整个过程中,倒山海与焚天宫等三人,其生前的时候,根本没有‘三友’这个称呼,三友是后人封的,至于勘无量,也是传三友第一个提出来,用来代指智慧的名字。

而智慧本身,它可能根本不知道勘无量是个什么东西。

就像道,它只是一个代词,指代冥冥之中存在的,宇宙的最终真理。

风兮然所说的,跟兔姐所说的,似乎有些不同。

因为按照兔姐的意思,勘无量的确是一个人,是他找到了三友,并因为三友愚笨,又不想自己的所学失传,于是写了《千斤书》,可风兮然却说,并没有勘无量,三友靠的是自行领悟,只是在追寻冥冥之中的境界时,察觉到了更为深不可测的‘智慧’,这个智慧在三友时期,并没有得到定义,但在后世,却被传三友取名为‘勘无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