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6章 川军第26师出川抗战的路途上(1 / 1)

第1146章川军第26师出川抗战的路途上

川军分三路开赴前线,差不多三十万多川军将士,将要在这一场抗日战争之中,战死沙场。

从1937年8月开始,川军分三路奉命开赴各个抗日前线:

第一路由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率领(辖第41军,军长孙震;45军,军长陈书农;47军,军长李家钰)从成都启程,徒步经川陕公路至宝鸡,然后沿陇海路东进,经潼关、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协助阎司令官的晋绥军对日作战。

第二路由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率领(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23军,军长潘文华;44军,军长王缵绪),这一路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启程,乘船沿长江东下,经武汉转道许昌、郑州,参加首府楠京保卫战。

第三路由川军将领杨森率领第20军,从贵州出发,直接开赴淞沪,参加淞沪会战。

大部分的川军部队在出川作战之后,他们每人都是军服单薄,武器装备低劣,甚至冷兵器占有了大部分,

也就是仅有粗布单衣两套、单被一条、草席一张、草鞋两双、斗笠一顶,一支老套筒,或者是一把冷兵器,比如长矛和大刀等冷兵器。

但是即使是如此,

川军的抗日口号,和斗志依然还是发出了他们的著名宣言。

“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这是刘湘司令官支持出川抗击日寇的时候,也是坚定的抗日理念。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刘飞洋所关注的川军部队,则是在“淞沪会战”爆发后,开始踏上了出川抗日的第26师的身上,

二十六师属于川军郭汝栋的第四十三军,川康整军会议之后,四十三军只留编下了这一个川军师。

也是因为如此,所谓的川军第四十三军,实际上就是只有这么一个师的兵力,

而这个师的师长,则是刘雨卿。

一个作战指挥能力,很不错的川军将领。

于是放淞沪会战爆发之后,

在师长刘雨卿的率领下,这一支武器装备低劣的川军部队,就立即由驻地贵州紧急奔赴淞沪去支援抗战。

贵州和淞沪相距差不多2000公里,

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道路,

但是即使是如此漫长的道路,

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师长刘雨卿依然还是把他的主力部队,4个步兵团,1个修建工事的工兵连,以及1个通讯连,差不多一万名的川军官兵,全部带走出川抗战。

朝着战争越发的激烈的淞沪而去,

离开贵州驻地后,师长刘雨卿率领的川军第26师的部队的命运,也是同杨森司令官亲自指挥出川抗战的第二十军走上了相同的抗日道路上,

一路翻山越岭,转折乘船,和乘坐火车,晓行夜宿,步行赶路,沿着湘黔公路,就这样一直目标坚定的,朝着淞沪的方向,进行着徒步行军。

由于第26师不是川地刘湘司令官的嫡系部队,也不是中央军的嫡系部队,只是属于地方部队的川军序列,

所以这一支川军部队,不但军事训练不足,而且武器装备也是十分的低劣简陋,士兵大多数装备的是老旧的汉阳造,每个连才三四挺机枪,一个团也没有几门迫击炮。

甚至还有不少的川军官兵,都是拿着五花八门的冷兵器,来进行作战。

而和川军第26师官兵所携带的这些破旧不堪的,低劣至极的武器装备,进行对比的日军部队,

他们不但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弹药补给,而且还有飞机、坦克、大炮,还有舰炮群这些重火力武器装备,和部队来进行支援掩护的作战,

所以川军,和日军之间的作战实力非常悬殊。

但是即使是这样,师长刘雨卿所率领的这一支川军部队,依然毅然的,冒着随时要战死沙场的性命危险,而出川作战。

如果按照原来的时空的时间线走向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一支川军第26师,则是需要在10月17日的时间段,

才能够到达淞沪会战的战场,并且奉命进入俞家宅、朱家宅、李家宅等一线阵地,担负阻击日寇攻击的任务。

甚至还需要奉命接替三十六师宋希廉所部,来换防坚守大场镇的防御阵地。

接下来将会是一场十分惨烈的战斗,

川军26师坚守淞沪大场镇七天,差不多上万名兵力的川军部队,最后只死剩下不足六百余兵力。

全师四个团长两死一伤,十四个营长伤亡十三名,只剩余一个营长。

连长、和排长伤亡二百五十多名。

战后集合起来的幸存队伍之中,多数都是缠着绷带的轻伤员;个个衣不蔽体,灰头土脸,衣服破烂,人人浑身上下溅满了泥浆和己经发黑了的血迹,或者是新鲜的斑斑血迹,

有的打赤脚,有的穿草鞋;每个人都饥肠辘辘,浑身灰尘仆仆,灰头土脸,但是这些残兵们的抗日意志依然还是十分的坚定的,

只不过,就在师长刘雨卿率领的这一批川军部队,正在荒山野岭之中,进行着翻山徒步行军之际,

他们却是突然发现了在他们的前进的路途上,却是突然出现了一支武器装备精良的德械部队,

这是刘飞洋调遣过来,进行拦截他们的系统奖励的德械部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