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说道:“张都督忠于天子,心怀百姓,实乃是朝廷之福啊!备虽有薄名,但累败于曹操之手,如今只有三千残兵,只怕是帮不上张都督什么!”
张武道:“玄德公过于自谦了,天下谁不知玄德公抵抗曹操的决心。曹贼势大,又会用兵,打着天子的旗号蒙骗了不少人才,袁术、吕布、袁绍相继灭于曹操之手,玄德公偶有败绩也实属正常。现虽兵马不多,但以云长、翼德与子龙之勇,孔明之智,足以当十万雄兵啊!”
刘备对自己手下的这些文武人才是非常自信的,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多次东山再起的凭仗,尤其是得了孔明之后,也算是补齐了一块短板,但他自己的运气实在太不好了。
手下人才再多有什么用?没有一块地盘让他发展实力,无兵无粮,怎么对抗曹操!
所以刘备迫切的需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因此对诸葛亮提出的取益州之策也有些动心,但刘备也有他自己的顾虑。现在人家张武也要取西川,自己拿什么跟他争?
现在听张武说到关羽、张飞、赵云和诸葛亮等人,刘备觉得他们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现在仍落魄不得志,实在是有些委屈了他们。
以他们的才能,不论在哪个诸侯手下,都应该是手握大权,出人头地了。看看人家黄忠,以前虽然默默无闻,都快要老死了,但跟了张武之后,几年的时间内就成了天下闻名的勇将,手握兵权,受人敬佩。
刘备叹了口气,说道:“唉!备无能,使云长他们受累了!”
张飞大声喊道:“大哥说的啥话,当初俺们聚义之时,可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二哥,你说是不是?”
“大哥,三弟说得对。”关羽也应道,如果是为了荣华富贵,关羽就留在曹操那里了,又岂会过五关斩六将,千里护送刘备的老婆回到刘备身边。
“云长与翼德、子龙皆是忠义之人,我向来非常钦佩。玄德公可还记得刚来荆州之时,我一见到诸位就觉得非常投缘。后来玄德公与云长他们不远千里支援江夏,此恩我一直铭记于心啊!”
这是开始动之以情了。
“张都督救备于檀溪边,备也终生不忘啊!”刘备的确是个重情义的人,当然是指对男人。刘备感觉自从来到荆州后,人家张武对自己一伙人真的很不错,到现在自己这么多人的吃穿用度都是张武提供的。
过年的时候,张武还给了刘备一千万钱那!刘备活到现在,感觉就在襄阳这两年过得最舒服。
其他人也觉得与张武相处得非常愉快,尤其是张飞,经常去大都督府混吃混喝,家里那一坛坛的美酒可都是张武送的。
诸葛亮也知道自己家中那全套的书籍肯定不是那么简单来的,而且现在的黄家家主黄射还经常以看望堂妹为由到自己家中,每次都带那么多礼物。
刘备来荆州的时候,可是把全部班底都带来了,包括简雍、孙乾、糜竺他们,这些人可都不年轻了,老婆孩子一大窝,可不都是靠张武给养着的吗。
而且他们这些人也都是有宗族亲戚的,也需要养家糊口,人家张武都给安排的好好的,做人也得知道感恩不是?
诸葛亮劝刘备离开荆州远赴西川,很多人也是不赞成的,你说得倒是挺轻巧的,这可不是去旅游,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
你孔明的老婆就是荆州人,当然可以不带着去,但我们这一大家子怎么办?万一失败了,我们全家都要死光光了。
刘备也知道这个情况,所以迟迟无法做出决定,因为如果要走的话,肯定是连老婆孩子都带走,不可能你这边跟荆州分手了,人家还得养着你的家人吧?
张武又接着说道:“天下征战不休,百姓妻离子散,易子而食。桓帝时期,天下有口五千多万,现在却仅有千余万。如果再混战几年,十室九空,汉人日少,到时候胡人南下,只怕我大汉不但要亡国亡天下,我汉人也要灭种了呀!”
在场的众人听到张武这番话后,都震惊万分,继而惊吓莫名。
荆州因多年未有战乱,所以人口还比较多,老百姓还能活下去,尤其是张武掌权以来,不断施行仁政,普通百姓也能过得不错。
但刘备和关羽等人可是转战过大半个天下的,自然知道北方战乱频繁的地区是什么样子,尤其是被黄巾军和各个诸侯反复蹂躏的豫州、青州等地,简直是千里无人烟了。
而赵云老家是常山郡,北方不远就是匈奴、乌恒、鲜卑等胡人,自然知道这些胡人都是德行,那都是些欺软怕硬,恩将仇报的人。
赵云曾在公孙瓒手下任职,当时公孙瓒对待胡人就一个字,杀。哪里有胡人不老实,马上就是大军派去斩尽杀绝。你不要跟我说什么“改了”,“下次不会了”,没有下一次了!
于是赵云说道:“张都督所说甚是啊,胡人畏威不怀德,早些年就时常入侵汉土,烧杀劫掠。如今北方汉人数量渐少,只怕有些地方已不复为大汉所有!”
张武说道:“如果要避免那样的事情发生,只能尽快结束这战乱的局面。要想结束战乱,恢复一统,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我们投降曹操,把这个天下交给曹操,但以曹贼之残暴,如果让他得了天下,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吗?第二个就是我们团结起来,打败曹操,恢复汉室。但曹贼势大,非是荆州一家所能抗衡的,以云长、翼德、子龙之勇,孔明之智,如果一直闲于家中,岂非可惜啊!”
徐庶也心有所感地说道:“当今虽是乱世,却也正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否则碌碌而终老,岂不愧对一生?昔姜太公年七十有二得遇周文王,后佐武王伐纣,为后人所敬仰。但假如姜太公一直隐于家中,可得封于齐地乎?百里奚年逾七十而为秦相,终使秦国称霸一时。但假若百里奚逃亡一生,后世焉知有此名相?子曰:时也命也,虽听天命,却也要尽人事。《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诸位,如今时机已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