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皇位的传承(1 / 1)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417 字 1个月前

这是王瑾第一次从皇帝口中听到皇帝对海军的定义,原本只是认为海军固然是在为大明争夺利益,更多的还是维护大明的尊严,从来不会站在商业的角度考虑问题。

如今皇帝一席话彻底的点醒了王瑾,只有保证大明的商路,大明国内的商品能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大明的工业规模才能不断的提高,工商业税收也会跟着稳步提高。

如今的大明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国家,而是一个工农业并重的大国,而且工商业在国民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皇帝已经明确的表达了以后工商业税收将会成为大明最主要的赋税,只有工商业得到稳步发展,税赋比例占比足够多的时候,大明就完全可以取消农业税赋。

几千年来,华夏政权都是在吸食农民的膏脂,若是在大明实现了农无税,那将是一个永远能够铭记史册的盛举,皇帝陛下估计能够直接封神。

他们这些皇帝身边的近臣,也一样会跟着皇帝而名垂青史,就如同汉唐盛世的那些文臣武将一般闪耀着千古不变的光芒。

王瑾被皇帝的雄心刺激的热血沸腾,他是个阉人无儿无女,此生所追求不过是名与利而已,大多数的宦官贪财都是因为无名可得,而大明的宦官却有榜样在前,郑和他们那一代的宦官个个都是慷慨激昂,每个人都是战功赫赫,声名远播,与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财相比,声名与荣誉更能激发宦官的激情。

“为了陛下农无税这个宏愿,臣愿意为陛下做任何事,哪怕就是让臣下地狱,臣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王瑾!你给朕记住,朕的理念从来都不是让臣属毫无道理的牺牲自己,大明朝还不需要用臣属性命搭起上升的阶梯。

朕更希望的是制定好合理的规则,大家都遵守规矩,在规矩的范围之内做事,任何事都能套进法理人情当中,而不是凭借个人的好恶。”

“陛下所言臣明白,不过这样的规矩会不会太死板,比如一些地方的官员是需要灵活变通的,若是死守着规矩可能是做不成事的。”

朱瞻基知道这推行法制根本就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大明朝从上到下都还是官本位的思想,即使是学了新学的官员,他们的思想里也是自己是官老爷。

新政的官员比起旧官僚的进步在于他们知道什么才是一个官员该做的事,从空谈的作风扭转成为做事的风气。

“规矩有时候是会死板一些,可是却更加不容易犯错,比如说一个新到任的知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要想立威就得做事,那么这个做事就需要在规则的范围之内。

这个规矩就是一个县的预算钱粮怎么花都必须要有规矩,做为县令花一笔钱容易,可是一旦受到损失想追回来可就难了。

这些钱粮可都是纳税人的血汗,官员的责任是把这笔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若是官员为了一己私,用官帑谋私那给朝廷、给百姓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兴许本该是用到河堤上的钱粮最后因为钱粮不够,很可能就会偷工减料,造成河堤的决口。

朝廷真正应该做的是,发现不合理的规矩,然后进行合理的优化,俗话说的好,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规矩的制定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朝廷对任何规矩保留最终解释权。”

王瑾还是有些不理解皇帝为何一定要坚持这种看起来让官员束手束脚的规矩,这等于是让官员绑着手脚当差。

不过他知道皇帝对于这种事向来都是独断专行,不会跟任何人妥协,规矩太多肯定会造成执政成本的升高,以及效率的降低,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王瑾告退,朱瞻基继续完善着自己心目中的蓝图,他不想一辈子都耗在这深宫之中与政务为伍。

太子已经成年,该如今正在武学读书,朱瞻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军队里建立起自己的圈子,只有获得军队的绝对支持,在将来的执政之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朱瞻基如今已经快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对于皇帝这个职业来说,他的年龄已经属于高龄,整个华夏几千年来,能够活过五十的皇帝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他朱瞻基还想着带着老婆周游大明的大好山河呢,再过两年,宣德二十二年的时候,自己就将这皇位禅让给太子,再看着他坐稳这个位置,自己就带着皇后与孙贵妃一起周游天下。

从度过了十年前的生死关之后,朱瞻基的这种想法就一天比一天强烈,自己已经为大明操劳了二十多年,也该考虑着歇歇了。

至于说什么放不下权力,男人追逐权力的目的是什么,每个人理解有所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一生做权力的奴隶,只是有些人不敢放弃权力,一旦放弃权力,恐怕连活着的机会都没有了。

————————————————

经过一个多月的测试,蒸汽机车正式成为了铁路的运输主力,并且定下了运营速度,每个时辰保持匀速行驶六十里。大明原本铁路各个站点所豢养的挽马全部转移到铁路修筑工地,目前的铁路已经修建到了居庸关,在如此险要之地修建铁路,最难的不是如何修筑路基,而是巨大的坡度,蒸汽机头能否带着火车爬上这么陡峭的坡度。

这第一代的蒸汽机车按照后世的计量方法,估计也就几十马力,想要带着沉重的火车爬上高坡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件事在铁路部门与皇家科学院经过多番的讨论之后,还是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铁路部门要求皇家研究院研发更大马力的车头,这对于皇家研究院来说简直就是刁难人。

若是能够造出更大马力的车头,谁不愿意造,问题是技术水平根本就达不到,皇家研究院的建议是少带几节车厢,就算是只带两节车厢也比马车的效率高多了运到平路上之后,再重新多挂载车厢不就行了。

铁路部门当然不愿意,这么做一定会增加铁路的运输成本,这种部门之间的利益之争,就是皇帝都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双方之间都有充分的理由。

不过这个难题能够难住铁路部与皇家研究院却难不住大明皇帝朱瞻基陛下,他可是知道华夏第一条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可就是这条从京城通往宣府的铁路,只不过那个时候宣府已经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原本并不起眼的一个屯堡。

当两个部门的官司打到皇帝这里,皇帝思索片刻便说出了那个经典的人字形铁路方案,这样的一个替代方案只是在有坡度的一段铁路边上修一条支线,在火车上坡之前支线就会安排一个车头在后面对火车进行助推,当火车到了平地之后,车头脱钩之后,原路返回支线。

朱瞻基的方案出来之后,两个部门几乎没有论证就定下了这个方案,朱瞻基问他们为何不论证一下可行性,两个部门的人都表示这铁路都是皇帝弄出来的,皇帝陛下给出的方案一定是最优方案。

想想也是,还有什么是皇帝陛下不懂的吗?皇帝陛下这些年来已经给了他们太多的震撼,尤其是在黎叔林的眼里,皇帝陛下那简直就是无所不能,任何自己觉得根本就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皇帝那里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黎叔林要不是知道皇帝陛下是土生土长的大明人,甚至都怀疑皇帝陛下一定是亲眼看见过这些东西,不然怎么可能知道的这么详细,甚至言之凿凿地确信能够制造的出来。

这些臣子对皇帝的盲目信任让朱瞻基很无奈,他更希望的是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一有困难便来找他这个皇帝求助,眼下的大明在科技领域已经一骑绝尘,与整个世界已经拉开了差距,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继续向上攀登更高的科技树,而是需要夯实基础教育,下一代的培养才是大明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

没有基础教育的支撑,任何科技创新都是空中楼阁,无法得到继承与发展,基础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格物、化学等科目的研究,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将是一项耗资巨大且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效益的项目。

这些项目没有朝廷的全力支持根本不能持续下去,大部分人的思想都是短视的,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与其把钱投入到这些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项目里,不如将钱投入到快速能够见到收益的项目中。

随着宣德二十年慢慢接近尾声,京城的年味儿越来越浓烈了,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京城的商业市场也在不断的繁荣。

已经改名为崇文门的京城东南门内大街与已经改名为宣武门的西南门内大街成了京城两大商业市场,两条大街上挤满了采购年货的百姓,过年写对联的红纸,孩子们燃放的爆竹都成了最受欢迎的商品。

京城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有来自西洋的红酒、毛呢布料,也有来自南平州的高粱酒、牛肉干,还有新明岛上的猴面包果,甚至还有来自勋贵大陆的袋鼠肉干以及东方大陆的各种新鲜商品。

尤其是最近在大明流行起来的辣椒和烟草,辣椒这种东西刚吃一口辛辣无比,可是只要习惯了这种辣味,老百姓们发现这东西放在蔬菜里会提升蔬菜的口感,让人食欲大振。

烟草的流行是由海军官兵引入大明,海军官兵在东方大陆学着当地土人抽烟,没想到这东西能够让人产生依赖,本来只是学着土人抽着玩儿的士兵们,慢慢的都染上了烟瘾。

这些士兵在回国的时候都大量的将烟草带回大明,将抽烟的习惯传递给了身边的亲人朋友,更有商人发现了这里边的商机,开始大量从东方大陆采购烟草运回国内。

烟草大量进入国内市场,起先是没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种东西,可是当郎中们发现烟草有药用价值,能够行气止痛,解毒杀虫。能够治疗食滞饱胀,气结疼痛,痈疽,疔疮,疥癣,蛇、犬咬伤。

烟草被大量购入药铺,在治疗各种对应的病症的时候,郎中们都会使用烟草进行治疗。百姓们没想到这烟草还能治病,开始慢慢的接受了烟草,等到朱瞻基发现烟草已经进入大明的时候,烟草已经在民间慢慢普及。

百姓们更在有道是国赖长君,大明朝已经连续有了三位在位二十年以上的皇帝,做为大明朝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在位二十多年,已经在民间有个非常高的威望,老百姓在谈论皇帝的时候总是透着无比的骄傲。

对于自己在民间的形象,朱瞻基心里很清楚,这么多年的宣传,已经让大明百姓将他神话,朱瞻基当年这么宣传自己主要是为了与儒生对抗,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这个必要。

个人崇拜到极端的程度,对一个国家来说弊大于利,朱瞻基要在有生之年将这种个人崇拜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大明朝廷归于理性的法制之下。

朱瞻基这两年总喜欢微服到民间去转一转,一方面他想看一看大明百姓的日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另一方面是在皇宫中实在是太过烦闷,如同一座金碧辉煌的牢笼。

这也是朱瞻基想要将权力让给太子的原因之一,权力的一大弊病就是失去了自由,就算是白龙鱼服的微服私访,东厂与锦衣卫的暗中保护者也不下几十人。

没有人能够承担皇帝出事的后果,轻则新政全部被废,大明重新回到旧时,重则甚至会引发大明的内乱。

旧势力现在的蛰伏只是因为现在的皇帝太强大,他们根本不是对手,太子现在毫无根基,无论是依靠哪一方登基,都会造成大明现在已经平衡的力量失衡。

朱瞻基现在很清醒,扶持太子登上皇位,只要自己还活着,不管自己管不管事,都会对那些旧势力形成一种压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