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都一百四十章 成色(1 / 1)

第141章都一百四十章成色

朱标着他们笑道:“宋师,这里面可有才名远播之人?”

宋濂说道:“能到这里那在当地都是有才名的,但是能让众人皆服的只有江西吴伯宗,山西郭翀。”

朱标点点头,正好一南一北,那俩人就是双方的代表了,也就是夺取状元的苗子。

宋濂给朱标指认了一下,其实也很明显,能被士子们拥簇在中间的就是了。

朱标远远的观望了一眼,吴伯宗看起来年纪稍大一些,气度不凡相貌出众,而那位郭翀则是更小一些,只不过面容有些难以形容,气度也很一般。

不过朱标并没有因此轻视,反而更觉得郭翀有本事,古人才是正正经经的颜狗,唐朝,直接在科举考试中就把考试分为四个内容,分别是:“身、言、书、判”。

科举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身”,也就是个人形象,颜值的意思,第二个才是才华,可见当时如果一个人的颜值不行的话,那么可能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下去了,根本就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宋濂遗憾的叹了口气说道:“郭翀的文章我是读过的,其才华横溢远超同届,唯可惜这相貌实在是难与其文章相媲。”

朱标又些无奈的说道:“这科举取士又不是选美,何必如此看重相貌,我朝又没有考身这一项。”

宋濂小声说道:“那殿下以为考殿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圣上选一个顺眼合乎心意的状元郎吗?”

朱标这么一想好像也对,该考的都已已经在前面几次考试中考完了,殿试其实就是走个流程,让皇帝御笔亲题状元以显示皇恩,但是这个恩给谁就看皇帝的心情了。

朱标也隐约记得洪武朝的第一次科举状元,确实是三个字的名字,那就是说郭翀这个人大概率因为相貌丢掉了属于他的状元之位。

果然,长得帅确实可以为所欲为,朱标看了眼后面的刘瑾问道:“你看那两个人谁更有才学的样子。”

刘瑾毫不犹豫的指了吴伯宗,朱标无奈的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你个太监也喜欢俊俏的男人。

那边的吴伯宗看见有人指他,本来也不在意,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了宋濂,吴伯宗的父亲是举人,曾经在他小时候领着他拜见过宋濂。

虽然看到了宋濂,但是吴伯宗也不准备去攀谈,毕竟那是科举主考官,若是走的太近很可能被怀疑行贿,吴伯宗自认才学足够,自然不想平白招惹是非。

但是一看宋濂旁边负手而立的少年公子却是心神一动,以宋濂的名望,无论是谁家的公子都不应该在他老人家面前负手。

再看其身后的两位仆从都是理所当然的模样,吴伯宗心中就有数了,唯有太子殿下了,而且看气度年龄都很符合,吴伯宗权衡了几下,还是决定前去说几句话。

他自然不会点破太子殿下白龙鱼服的事情,不过是上前表现一下,只要能在殿下眼中留下几分好印象就够了,到最后配合他在科举大考中的成绩,就足以让殿下心中记得他这号人物,这就够了。

吴伯宗看了身边的两个好友一眼,决定把他们也带去,吃独食固然好,但是这两个确实跟他关系不错,而且人多才体现出他的优异,何况彼此也有个证明,省的最后被怀疑给主考官行贿。

吴伯宋随口对着周围的人说了几句,然后拽着两位好友往朱标方向挤,挤了一会就发现被堵住了根本寸步难行,身旁的人都冷冷的注视着他们。

朱标等人也发现吴伯宗,宋濂说道:“此人是我一个老友的儿子,才学也是很好的,在此届也就比郭翀差一点,若是发挥得好也没准能力夺魁首。

朱标听后点点头,下一刻吴伯宗就被拥到了朱标等人的身前,只见他目不斜视,对着宋濂口称世伯,恭恭敬敬的问好,他身边的两个朋友还有点迷茫,但是也还是规矩的给好友的世伯行了礼。

宋濂捋着胡须道:“你最近的文章我读过了,长进不少,但是辞藻还是有些过于华丽了,以后应当注意。”

吴伯宗乖巧的应是,朱标在一旁乐呵呵的看着吴伯宗,此人确实有些东西,并不是只知道读书的呆子,知道了他的身份,也不与他攀谈,就是表现了下自己就告辞了。

等他领着两个朋友离开后,宋濂捋着胡须说道:“有些长进,但还是鲁莽了,他自认表现的不错,但最后可能变成自作聪明。”

朱标点点头,若是他今天心情不好,又碰到人来卖弄聪明,自然会对他印象不佳。

不过朱标也理解,太子储君就在眼前,难免想要展现自已一番,他既然本身就文采出众,又是宋濂的世侄,朱标怎么也当给几分薄面。

朱标笑道:“既然吴伯宗都看了,那就再看看郭翀吧。”

不一会郭翀就被领到了这里,他听说是宋濂要见他,赶忙整理了衣衫就走了过来,宋濂亲切的问了他几句,郭翀的应对也很不错。宋濂最后鼓励了他一番后就让他回去了。

朱标和宋濂也转身准备回宫了,路上宋濂说道:“郭翀年轻,才学有余而气度却有些不够,加上这个长相,恐怕难得状元之名了。”

朱标此时正在反思自己,本来见了吴伯宗也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在见过郭翀后对比一下子就出来了,跟学识没有关系。

但是说实话,就是吴伯宗也没有给他什么惊艳的感觉,无论是长相谈吐还是气度。

朱标以前没有发觉,像宋濂、刘伯温、李善长、胡惟庸、杨宪等人都是相貌堂堂,武将们长相或许粗旷了些,但是一身气派也是舍我其谁,威仪不凡。

其实朱标跟全天下最优秀的一批人呆习惯了,现在遇见这些科举士子倒是看不上眼了,他们没有几十年的磨砺。

朱标表示很失望,难怪没有听过洪武朝科举出过什么惊艳的人物,这届最优秀的俩人在朱标眼中也很一般了,上限也就是六部尚书之类的了,远不如杨宪胡惟庸,更何谈李善长刘伯温。

朱标叹了口气,宋濂也听出他的失望之意,开口道:“科举也并非代代有人杰,吴伯宗郭翀之流就很不错了,好好磨砺未必没有成长突破的空间。”

朱标也只好点点头,确实是他期望过于高了,宰辅之才又岂是那么容易出现的。

……………………

我还没有运营官,大家有人想应聘一下么,我需要有经天纬地之才的☆*:..o(≧▽≦)o..:*☆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