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锦瑟给李素解围,蔡琰总算没有高强度缠着李素练琴,让他晚上能够一个人在船舱里美美睡上一觉。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船已经在僰道停靠了,而且码头上已经有堆积如山的货物和如流的苦力在那儿装货。蔡琰因为跟锦瑟琴瑟编曲睡太晚,醒来已经是辰时,码头上的货都快装完了。
蔡琰完全没想到船队会航行得这么快,不由惊诧,一边吃着凉糕一边问:
“我们怎么会开这么快?江州我也不是没去过,往年得再行大半个白天才能到僰道呢。这些民夫在装什么?”
“盐,火井煮的精盐。今年自贡的盐场产量持续暴涨,益州人已经吃不完了,拿一些去荆州贩卖吧,也好回笼一些铜钱和黄金。”
李素直截了当地回答,他因为昨晚休息充分,比蔡琰早起了一个多时辰。这点时间差里,他已经把跟随他的船队一起上任的盐铁都尉王连送到,跟他交代了一些话作别,然后还批条子支取了囤在僰道港的大批自贡井盐存货。
盐多了本来就能作为外贸物资,历史上自贡井盐产量暴涨之后,也出现过“川盐济楚”,所以往荆州卖是很正常的。
而现在税改期货战打响在即,多屯点铜钱和金银也是有备无患,增加点到时候阻击奸商的弹药,让他们怎么抛粮屯钱锦都屯不完——要阻击租庸调法,可是得同时扫货市面上的钱和锦两样东西才行的,所以钱也比较重要。
卖盐筹钱的事儿不算太机密,属于跟蔡琰可说可不说的,李素之所以说了,也是希望给不谙国政的蔡琰敲敲边鼓,让她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到时候别任性。
蔡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昨日刚出发时的浪漫情怀也消退了几分,她知道夫君干的都是关系天下的正事大事。
别看那家伙平时奢靡无行,一旦认真起来就绝对不能打扰他。
李素太了解妻子了,看了妻子沉默若有所思的表情,就知道敲打有效了。
他也就恰到好处地顺着妻子的第二问往下解释:“至于这次船队为什么来这么快,一方面是南安那边的乐山堰修了一半,这一程愈发顺水,另一方面当然是因为我们船好了——不过你昨天下午好像说对这事儿没兴趣。”
蔡琰眨了眨眼,乖巧地拎着李素的袖子:“昨天人家刚刚听到新曲,心中急不可耐嘛。人家现在有兴趣了,反正路上无聊,夫君跟我们说说呗。”
李素就借着讲故事和聊趣闻,娓娓道来转移妻子的注意力,避免了一路上持续交作业(主要是练琴的作业)
原来,李素这条坐船,比之往年的江海用船,最大的优势,就是加入了“龙骨”的结构——这倒不是李素想出来的,他只是提要求的人,具体是糜家跟着糜贞陪嫁入蜀的造船工匠们,这两年自己琢磨的。
自从去年年初,李素在南中的永昌郡治不韦县,派了糜家的工匠过去大兴造船、试图进入印度洋航路贸易。
在这个种田的过程中,为了克服怒江中游航运条件的恶劣,需要更纤细灵活结实的船,工匠们开始也一筹莫展,回来之后请示、论证。
李素充分了解情况后,稍微给工匠们提了些方向性的意见,也就是建议他们尝试给船加上完善的龙骨系统,以降低对船只长宽比的工艺要求,才好造出更细长的船。
这里必须说句题外话,那就是没有龙骨并不妨碍造船大小的极限,从战国到秦汉楼船越来越大,楼船在水中抗压时的受力,也是靠每块船板均匀分摊的。
但没有龙骨的情况下,汉船很难造出长宽比大于四倍的大型船,比如船的长度是12丈,那长度也要有3丈甚至更宽,要是再瘦长一些,船在遇到横向巨浪的扭力时,就会因为扭矩强度不够直接破裂甚至折断。
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例外,比如造船时用了长度足够从船头通到船尾的大树,因为不用拼接,这些大树加工出来的船板,等于是歪打正着起了龙骨的作用。
而李素希望的,则是工匠们要刻意去设计龙骨框架,形成常例。造船的时候在船底纵方向上,不但要铺设“主龙骨”,还要铺设跟主龙骨平行并列的“旁龙骨”,再用垂直交叉的“肋骨”把主龙骨和旁龙骨连接起来。
这样的造船水平基本上就达到唐宋和同期阿拉伯海船的程度了,长宽比做到五倍以上也不怕被狂风巨浪折断船体,船体修长流线型之后航行速度自然也快,乘风破浪更加省力。
历史上造船的龙骨技术,最早还是北欧的维京人诺曼人在8世纪初发明的,用在“维京长船”上,相当于东方的唐朝中前期。不过维京长船没有甲板没有船舱,就是个敞篷船,在维京人之后没多久,大唐和阿拉伯人就各自独立发明了龙骨技术,而且造出来的是有多层船舱的船。
到此为止,在李素的方向性指点下、工匠们的自行琢磨下,糜竺家的船厂可以造出有水密隔舱、龙骨结构、稳定鳍面的大沙船,最大吨位也可以从四百料再往上涨。
目前李素坐的是六百料,但将来在龙骨船指导思路下继续放大,八百甚至更大的船也没问题,这就已经比遣唐使时候的船还先进了,跑跑邪马台或者身毒国、林邑国毫无问题。
谁让李素自己不太懂造船呢,他只能提供指导思想,让工匠们潜移默化地“日拱一卒”,用上几年时间去钻研进步。李素最多事后给工匠们一些激励,再设法把他们的造船技术形成图册、雕版出书,将来天下太平后推广免得失传。
……
船队在僰道装好了大量的盐和铁器军需后,一天之内过江阳,又一天就到江州。李素继续催稿王粲的《英雄志》,最终拍板印刷。
蔡琰则趁着夫君催稿印书的时间差,去几个月没见的父亲那儿膝下尽孝几天。蔡邕毕竟是巴郡太守,职责在身过年的时候也没法去成都,父女新年都没见上。
几天之后,把印好的《英雄志》全部带上,李素的船队才再次起航,也正是到了这个时候,李素才跟妻子商量,说他要去荆州公干军务两个多月,时间不久,让蔡琰就当是游山玩水了一圈后,回去郫县好好照顾家里。
“原来这几天路上对我这么好,是要把我甩开!”蔡琰一时间还有些炸毛。
“为夫借了那么多东西,全家跑了别人心里不安呐,现在需要的就是示敌以虚,乖。”李素少不得把他的考虑摆事实讲道理说清楚,强调这次真没多久,他有刘备的王命在身,七月初绝对回来了。
看在这些日子游山玩水大开眼界琴瑟和谐的份上,蔡琰总算是识大体,最后折衷表示,说她这辈子还没见过长江三峡的奇景,跟着李素的船队再送两天,到永安看一眼瞿塘峡的天险雄姿就回来,不出川。
这个理由李素倒是没法拒绝,毕竟蔡琰也不差晚三四天回到成都,就多陪陪她吧。
也正是到了这一刻,李素才意识到这个时代大部分的女性是有多么缺乏旅游的机会。蔡琰算是抛头露面大江南北走得比较多了,但很多险要的天然美景还是一辈子看不见。又没什么别的娱乐活动,女生看一眼长江三峡说不定能吹一辈子。
李素就带着妻子婢女,又多陪了两天,最后在永安城才分了几艘船,护送蔡琰她们回去。
临走的时候,蔡琰还感慨不已:“不愧是天开一线,峡张一门,瞿塘雄关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荆州人自古如此难以攻入益州呢,此处艰险,不亚于剑阁。”
蔡琰还一时兴起,作歌行一首,自己谱曲吟唱。临别时分,还忍不住最后埋怨吐槽了丈夫一句:“嫁给你真是累,还要坐镇府中管全家的事儿,你纳妾吧,那样我就不干了,天天陪你到处玩就好。”
李素:“……”
前世他只在抖音上看过“妾身干不动家务活儿了,夫君你纳妾来干吧”的段子,没想到这一世第一次听到这气话,居然是因为妻子不想给他主持那些礼尚往来的繁文缛节。
看来汉朝人被孝廉和其他虚名养望的务虚所累,已经不仅仅是男人了。有点像后世那些日剧职场剧,不光男人要在外面打拼,那些高管的妻子们也要周末办俱乐部、搞那些“夫人外交”工作。
如果那些名士、重臣的妻子,恰好是个社交恐惧症呢?不喜欢跟其他名士重臣的妻子社交,可不得因为逃避工作而请求丈夫纳妾来当这种“夫人俱乐部里的交际花”。
爱慕名声和礼节的社会,真是人人都累啊。
一想到这一点,李素心里对于未来搞科举制的改革的欲望就愈发强烈了。至少改了科举之后,名声就没那么重要了,不用频繁“社交养望”。
后世之所以日本人的职场官场,“夫人俱乐部外交”比中韩严重,不就是因为日本自古一直是世官制嘛,贵族武士代代做官,可不得跟中国古代察举制和中正制的朝代一样注重圈子社交。
蔡琰看李素陷入了沉思,还以为李素在认真考虑纳哪个妾了呢,她本来就是社恐说的撂挑子气话,看夫君认真了,不由很是生气:“你还认真了啊?说,是不是早就想好了?”
“诶呦,别,疼!我是在想国家大事!”李素立刻掰开蔡琰拧他胳膊的手,“我是在想,让天下不爱虚与委蛇与政敌妻子社交的女子,以后都不用再干这种繁文缛节的活儿了。放心吧,用不了几年,这种风气就会渐渐有变的。”
蔡琰吓了一跳:“那不至于!你不会是为了我,搞什么伤筋动骨的移风易俗吧。”
李素:“当然不……不全是为了你了。”
按李素原本的钢铁直男,他当然会实话实说,但现在既然要摆脱妻子,多拍点马屁也无不可。
蔡琰果然毫无社会阅历,被感动得呼啦呼啦地,内心暗暗脑补:夫君这是因为我不喜跟其他贵胄妻妾社交、请他纳妾做这种事儿,所以才为我移天下士林之风么……
……
李素成功摆脱妻子婢女之后,终于揉着酸疼的腰子,轻舟来到了夷陵,然后又抵达了长沙郡。
路过夷陵的时候,他还先把周泰留下,让周泰屯兵驻守夷陵和油江口对岸,他自己带着甘宁继续去找赵云。
“唉,女人这玩意儿,没有的时候怪想的。身边一直晃又容易腻,躲两个月喘口气养养生正好。我爱出差出差好好。”下船之前,李素心中尚且如此暗忖。
“末将赵云,参见右将军。”最后还是码头上赵云的招呼,把李素从胡思乱想中拉回来。
“嗨,子龙不必多礼,大王又不在,咱俩谁跟谁呐。”李素拍了拍赵云的肩甲,铿铿有声。
“那就请右将军入城,我已在长沙城内摆下酒宴给右将军接风。”赵云还是那么谨慎。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