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铨选(1 / 1)

北雄 河边草 1354 字 2个月前

听皇帝这么一说,众人都被吓了一跳。

他们瞅了瞅皇帝,又都把目光移到中书侍郎岑文本的身上,估计心里都在念叨,肯定是这厮在皇帝耳边时常说起江南的诸般好处,不然的话皇帝从没去过南边,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也不怪他们有这种想法,殿中群臣当中,就岑文本一个正经的南人,像萧禹之类只能算是半个,少年时居于江陵,如今已在长安定居多年,差不多完全融入到了关西世族当中了。

江南初定,那里的人才还没有大举入朝,如今长安朝中自然还是关西人为首,晋人,蜀人,河南人稍次。

出身河北,山东世族的人也有一些,他们多在兵部,卫府中任职。

战乱时节,北人占据主动是不争的事实,等到天下承平之后,南人显本事的时候也就到了。

但因为京师所处区域的原因,南人也从来无法彻底掌握大局。

…………………………

而北巡还没确定呢,皇帝这意思好像就要把南巡提上日程?不要啊……

趁着酒劲,群臣立马七嘴八舌的开始相劝,杨广的名字不住回响在两仪殿中,若杨广泉下有知,连续被踩之后,定要再被气死一回。

岑文本更是成为了其中主力,想要自证清白,不然过后肯定要有无数的本章奏到御前,说他岑文本的不是。

旁人不论,颜师古肯定会趁机给他来一下。

…………………………

李破哈哈大笑,按了按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目视岑文本道:“景仁之才,满朝皆知,文章华彩,博古通今,诗词无碍,雄辩无双。

少年时便可为父伸冤,得享大名……今日在座皆贤能之人,你来说说,江南最为可贵之处在哪里?

说的对了,诸人自然无话,若是不对,那朕可就要罚你了。”

众人一听,自是纷纷应和,罚什么不重要,君臣欢饮,若不传出些佳话那多无趣?只要皇帝不提南巡之事,也就成了。

想来岑文本这样心思灵巧之辈,应该会借此劝谏君王一番吧?

岑文本此时正值春风得意之际,从龙之功在身,前些时晋中书侍郎,赐爵南阳郡公,早已没了当年出走晋阳时的狼狈之相。

离座而起,躬身先谢君王赞誉,之后也只稍稍沉吟便道:“江南之美,言辞疏少,臣今道之,以闻君上。

此正春日,江南正是花红柳绿,苍翠欲滴之时,朝飞暮卷,火树星桥。莺啼燕语,湖光山色,红肥绿瘦,花枝招展,春色撩人。

模山范水,万紫千红。觅柳寻花,波澜壮阔,李白桃红。

烟柳花雾,突兀森郁,临风对月,红装素裹,诗情画意。”

区区数语,便已在众人面前展开了一副江南图卷,山青水软,红绿相杂。与北方风景之宏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像南北之人饮酒,北人以其资胸中之气,壮怀激烈,指天骂地,自然愈烈愈佳,南人饮酒品的则是滋味,悲春伤秋,吟风啸月,其味绵长者为上。

岑文本从容的环视殿内众人,颇有惋惜的道:“江南绝美,区区言辞,不能道之以万一,江南土地之丰饶,气候之温润亦是如此。

可若说江南最贵重之处,非其山水也,只在于人。

大江横贯,滋养万千,遂致人杰地灵,贤能辈出。

臣也不讳言,南人偏于柔弱,不谙战阵者多,可文风鼎盛,举世皆知,虽童子亦能吟诗作赋,以礼待人。

昔炀帝屡游江都,与人谈诗论画,盛举不绝,江南之人闻风而动,趋之若鹜,炀帝回朝颇多炫耀,曾有以文才也当为天子之说。

然观其左右,江南才能之辈,能侍奉身侧者几稀?轻浮浪荡之处,一言难尽。

臣以为,江南山水美则美矣,至尊却不应为其所惑,人为万事之本,选贤任能,招才纳士才能使天下太平,江山永固。”

又把杨广拽出来一阵鞭挞,显然是臣下们看出了李破的态度,对杨广是深恶痛绝,于是大家也就越发的不客气。

反正杨广身上的毛病确实很多,他几乎犯下了历代昏君犯下的一切错误,即便有些事并不能算到杨广头上,可众人口诛笔伐之下,也都一股脑的扣在了他的头上。

当然了,数千万的冤魂嘶嚎之下,他也没资格喊冤,反正大唐一朝绝对不会有人想着给他翻案就是了。

众人纷纷点头,然后看向皇帝,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他们都觉得岑文本说的对,其实主要就是想断绝皇帝南巡的想法和苗头。

有的还在心里埋怨岑文本把江南描绘的太美,若勾的皇帝意动,一定要参上岑景仁一本,把他弄去西北吃沙子。

李破笑着举杯,“卿还是准备的太仓促,事情说的倒是明白,可言辞不很华美,罚你与朕共饮一杯,以做薄惩。”

算是过关了,岑文本松了口气,在这么多重臣面前显露本事确实让他有点紧张,同时这也是正经扬名的好机会。

只是微有遗憾,他急才稍差,未能做到尽善尽美,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却无法真正体现他在文学上的素养,可惜可惜。

当然结果还不错,李破视其为肱骨是毫无疑问的事情,所谓薄惩,还不如说是赏赐,表现的如此亲近,足以让他荣于众人之前了。

一杯饮尽,岑文本归座,殿内的气氛重又热闹了起来,大家纷纷举杯敬岑文本,大体上就是表示你说的很对,咱们都很赞同,不能让皇帝四处乱跑。

连续几杯下肚,岑文本就有点喝蒙了,于是心里暗自慨叹,他在朝中根基还浅,周围都是如狼似虎的北方人,找到机会就要欺负他一下,实在恼人的很。

等众人兴致稍减,李破才道:“岑卿所言甚得朕意,百年大计,以人为本,如今各处残破,招揽贤才以治平天下乃当务之急。

萧铣之辈尚知铨选贤能,量才为用,朕岂能落后于人?当年南陈,前隋皆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以绝相互引荐,朋党相连之祸,朕有意仿效,各人有何建言,在之后可以奏上来,看看可行与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