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国海军的新发展规划里,作为舰队核心的应天级战列舰建造数量不会少,已经拟定了该级舰高达六艘的建造计划,目前已经开工三艘,其中应天号的建造进度最快,预计会在明年完成船体施工并进行舾装。
一切顺利的话,会在承顺三十冬完成舾装并进行各种海试,等到承顺三十一年的时候,应该就可以看见该舰交付海军并服役了。
但是应天级战列舰虽然很重要,然而高昂的造价就注定了这种大吨位的战舰不会是大楚帝国海军里的主流。
之前大楚帝国海军战略规划,远洋战舰的数量要达到六百艘,而不少海军将领们依旧认为海战中战列舰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最早的海军六百艘战舰规划里,战列舰的数量是非常多的,至少需要达到上百艘,剩下的五百艘则是巡洋舰以及护卫舰。
但是到了现在,哪怕是海军里再顽固的战列舰派也认为,一百艘战列舰太夸张了,没必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海军提出六百艘战舰计划的时候,海军的前装线膛炮还没有服役,采用滑膛炮的大楚帝国海军,其战舰在火力上并没有和各国土著海军的战舰拉开本质上的差距。
当双方使用的都是滑膛炮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交战距离只有两三百米甚至更近。
那么这种情况下吨位更大,搭载火炮数量更多的战列舰就成为了海战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这也是过去很多年里,大楚帝国海军长期以来所采取的战略战术,那就是建造一大票的战列舰充当海战核心,至于巡洋舰和护卫舰,这两玩意其实都是用来执行护航以及打杂任务的,单薄的船体以及稀少的火炮数量可没办法承担海战主力的责任。
但是当前装线膛炮出现,并在印度战役里表现的极为出色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线膛炮的服役,大楚帝国海军的战舰可以把海上交战距离从两三百米拉开到五百米以上,甚至上千米。
而炮击岸上目标的时候甚至可以拉开到两三千米乃至更远的距离。
印度战役的时候,釜山号巡洋舰使用过其一百五十毫米的前装线膛炮,加大仰角,对四千米外的岸上目标进行炮击,而且命中率相当可观。
这意味着,装备了前装线膛炮的大楚帝国海军里的辅助战舰,也就是巡洋舰乃至护卫舰们,具备了对敌主力舰队的高效毁伤能力。
搭载的舰炮数量过少的问题,会被有效射程距离更远,命中率更高,爆炸威力更大的前装线膛炮所弥补。
船体过于单薄,缺乏防护能力的问题,会被己方蒸汽机所带来的优越机动性能以及前装线膛炮的大射程所掩盖。
简单来说,海军将领们把自家的蒸汽机以及前装线膛炮一结合起来后,几乎所有的海军将领们脑海里都能够浮现一个场景:自家的战舰可以在远距离,安全的对大几百米甚至千米外的敌舰进行持续炮击,并利用蒸汽机让双方的交战距离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让敌人追不上来也逃不掉,进而形成单方面猎杀的战场局势。
如此情况下,巡洋舰以及护卫舰的的防护能力可有可无……
因为敌人无法靠近,更无法对己方战舰造成有效打击。
这样一来,大楚帝国里数量庞大的各种巡洋舰以及护卫舰们,就可以在换装了前装线膛炮后直接充当海军的主力战舰,对任何敌舰实施毁灭打击。
然后问题来了,既然巡洋舰和护卫舰们都足以摧毁敌人的主力战舰了,那么吨位更庞大,火力更强大,装甲更厚实,同时造价也更为高昂的一等战列舰……他们的战术定位在那里?
很不辛……战列舰们失去了他们本来的战术定位,而且还找不到新的战术定位。
现在海军内部都对是否还要不要建造大吨位的一等战列舰争论着呢……
六艘应天级战列舰,这已经是老战列舰派系的将领们竭力争取的结果了,要不然按照海军内部一些比较极端的巡洋舰派系的将领们的观点:还要个屁的战列舰,直接弄一大堆巡洋舰就完事了。
便宜,好用!
一艘六千吨级战列舰的成本,足够建造三艘两千多吨的巡洋舰了。
而更多的巡洋舰数量,意味着海军在派遣船只到海外执行任务的时候,拥有更大的弹性,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抽调战舰都紧巴巴的,一些地方遇上什么情况需要战舰支援的时候,还要从大老远的地方去抽调。
海军内部的这种混乱以及各派系之间的争执,最终也导致了海军现在的造舰发展规划对比之前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按照海军的新一轮造价规划,未来几年里是要陆续建造六艘应天级战列舰,但是同时期建造的锦州级巡洋舰以及后续改进型却是达到了二十四艘之多。
巡洋舰的建造数量,不仅仅远远超过战列舰,甚至比新型护卫舰的数量十二艘都多。
因为海军方面经过印度战役的实践,认为千吨左右的护卫舰吨位还是太小了,航海性能太差,续航能力也不咋地,执行远洋任务比较困难。
从航海性能以及续航能力还要成本考虑,执行远洋任务的战舰应该在两千吨到三千吨之间,小了性能不行,大了太贵。
而锦州级两千八百吨的满载排水量,刚好就卡在这一级别上。
这就是锦州级巡洋舰得以大规模建造的缘故。
至于护卫舰嘛,造还是要继续造,不过吨位进一步放大到一千五百吨左右……这个吨位,实际上已经是大楚帝国海军早期三等战列舰的吨位了,嗯,也是同时期欧洲各国海军战列舰的大概吨位。
这种一千五百多吨的护卫舰,说是护卫舰呢,但实际上就是低成本的小号巡洋舰,拟定长期派驻海外到各基地,依托各基地就近活动,执行一定范围内的巡逻以及护航任务。
随着新型各类战舰的建造计划陆续展开,以往的诸多旧式战舰的改装也要持续进行。
毕竟只要给旧有的战舰换装前装线膛炮,那么就能够大幅度提升旧有战舰的战斗力,海军方面自然不会傻乎乎的继续使用滑膛炮。
不过前装线膛炮也更贵,换装也需要成本,因此不是什么战舰都能换装的,基本上只有一开始建造的时候就安装了蒸汽机的战舰才能够得到换装,并且舰龄还要足够新。
至于原来的一些纯风帆战舰改装了蒸汽机而来的蒸汽战舰,则是因为局限比较大,本来就是属于过度产物,因此这一次不会进行换装火炮,而是会陆续退役。
至于之前都没有改装蒸汽机的纯风帆战舰,那就更不用说了,直接退役没商量……
而换装火力后的一些战舰,也会根据性能进行级别调整,比如之前的一大票两三千吨的一等战列舰,会在换装火力后并进行一定改造还有改为巡洋舰使用。
早期的一些一千多吨的巡洋舰则是降格为护卫舰使用。
按照海军内部的计划,包括新建造以及改装现有战舰,即配属了蒸汽机以及前装线膛炮的新式战舰。
在承顺三十五年后,大楚帝国海军方面将会拥有二十艘新式战列舰,主要有满载排水量四千多吨的苏州级战列舰八艘,满载排水量五千五百吨的汉天号战列舰、在建中满载排水量六千一百吨的应天级战列舰六艘,后续新造战列舰六艘。
新式巡洋舰的数量达到一百艘左右,其中主力为一票锦州级巡洋舰以及后续新造巡洋舰,预计数量会达到五十艘左右,剩下的则是一些旧有的两千吨左右的巡洋舰,还有一票昔日战列舰改装而来的巡洋舰。
护卫舰的数量会达到将近一百艘,包括新建造护卫舰四十艘左右,从原有护卫舰、部分巡洋舰甚至三等战列舰里进行改装得到六十艘左右。
也就是说,等到承顺三十五年的时间,大楚帝国海军里的新式战舰数量预计会达到两百二十艘左右。
当然,这说的只是新式远洋战舰的数量,并不包括一些现有,但是并没有改装计划,继续使用滑膛炮的旧式战舰,这些战舰的数量依旧会大量保有,并承担二线,三线执勤以及训练任务,后续则是随着舰龄增加而退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海军方面还提交了一份新式近海内河炮舰的建造以及改装计划,拟定建造多种排水量从数百吨到千吨左右的近海潜水炮舰,专门用于近海内河所用,尤其是用于海外殖民地部署所用。
毕竟大楚帝国海军进行需要深入海外殖民地的内陆地区,沿着河流为前线的陆军运输补给,护送移民,商船等等,因此对近海内河炮舰的需求量也一直不小。
如今活跃在印度地区的炮舰就有四十多艘,用于支援陆军作战,护送商船,而就这还不够用呢……毕竟印度半岛的面积可是极为的庞大,期内也有众多的河流。
光是大楚帝国控制力度比较强悍的后世孟加拉一点,这里是恒河的出海口,大楚帝国为了控制恒河出海口以及孟加拉地区,可是在这里常年派遣内河炮舰进行巡逻以及护航,当然也免不了掩护陆军作战。
光是为了维护恒河下游以及出海口这一段,大楚帝国海军当地的孟加拉湾分舰队,就拥有了十二艘的近海内河炮舰,常年执行任务。
而印度半岛上的其他很多地方,其实也需要不少的内河炮舰的。
除了印度半岛外,还有南洋的大量地方也需要近海内河炮舰……
如此也就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在海外的时候,大楚帝国海军的远洋舰队强悍无比,强势掌控了大半个印度洋以及整个西太平洋。
但是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近海内河炮舰,使得对近海以及内陆地区的掌控力度不是很大。
大楚帝国海军,如今不缺远洋战舰,缺的是大量的近海内河炮舰。
这种尴尬情况,其实也是大楚帝国国力强盛,对外强势扩张后,但是海军内部的战略却没有进行及时调整,依旧把夺取制海权作为核心目标所导致的一种冲突。
争夺制海权的海军,那么建设重心肯定是远洋战舰,而远洋战舰吨位大,吃水深,很难沿着河流深入内陆作战的。
承担这种任务的乃是吃水很浅的内河炮舰。
直到最近印度半岛那边经常抱怨内河炮舰不够用,催促增援更多的炮舰后,金陵城里的那些老爷们才发现内河炮舰不够用了。
所以这才紧急搞了个近海内河炮舰的建造计划,准备先搞一批炮舰出来,然后拉到印度半岛那边去应急。
反正这玩意吨位小,技术难度也不搞,随便搞个船体,然后装个蒸汽机,再装备几门前装线膛炮也就差不多了,甚至都不用国内的那几家大型造船厂动手,随便拉几家中型造船厂来都能搞。
而近海内河炮舰的建造计划,也是压缩千吨级以下护卫舰建造数量和生存空间的原因之一。
大楚帝国海军之前在海外,缺乏近海内河炮舰,深入内河作战的时候,往往就是动用那些吨位比较小的护卫舰,比如那些排水量五六百吨,七八百吨的护卫舰,这些船只虽然是远洋船只,但因为吃水比较浅,勉强也能跑到河流里作战。
但是毕竟不是内河炮舰,各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
如今有了更多的近海内河炮舰计划,这些小吨位的护卫舰就更缺乏存在的理由了。
同时近海内河炮舰,他不仅仅能够只有内河炮舰,他还有近海炮舰……或更准确的说是近海巡逻舰,大楚帝国海军里一直都有这种舰种,只不过以前非常的不起眼而已。
但是一些吨位比较大的近海巡逻舰,则是覆盖了护卫舰的一部分战术作用:近海巡逻以及护航!
上有巡洋舰压着,下有近海巡逻舰顶着,小吨位的护卫舰就很难受了,最终海军干脆直接对远洋舰队里的护卫舰进行了新定位:小型巡洋舰,排水量在一千五百吨左右,充当新式大吨位巡洋舰的低成本代替品……然后用来远洋打杂用的。
至于什么近海巡逻的任务,则是彻底的抛弃,交给新的近海巡逻舰去负责。
同时海军提升并扩大了近海巡逻舰的性能以及战术定位,让近海巡逻舰具备一定的出海巡航的性能,以取代以往护卫舰的作用。
由此形成了承顺三十年代后的海军各种战舰的规格以及定位。
四千吨以上的战列舰,号称是舰队决战主力,实际上大概率摆在码头上没啥用……
两千吨到四千吨之间的巡洋舰,说是辅助战舰,但实际上会成为海军的绝对主力战舰,承担舰队决战,侦查,护航等几乎所有战斗任务。
千吨到两千吨之间的护卫舰,说是护卫舰,但实际上就是小号的巡洋舰,跟随巡洋舰或战列舰一起行动,打个杂什么的。
数百吨到一千多吨不等的近海巡逻舰,在本土海域则是进行近海巡逻任务,在海外则是负责近海巡逻,护航,舰炮外交、必要时候进入殖民地内河巡逻,作战等。
数十吨到一千多吨不等的内河炮舰,专门用于河流以及湖泊使用,吃水非常浅的战舰,用于在边疆或海外殖民地的内河,湖泊地区里进行驻防,巡逻,护航,威慑等任务。
上述五种战斗舰艇,将会成为大楚帝国海军未来数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并且大概率会一直持续到承顺四十年左右。
因为海军给这一发展方案的拟定时间是前后两期,每一期十年。
罗志学在青岛海军基地里,听取了海军对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报告和方案,视察参观了汉天号战列舰,还检阅了海军的一支舰队的实弹训练。
在该海军基地里停留了三天时间后,罗志学这才乘坐着御用专列继续他的路途。
御用专列先是往西行,回到了济南之后加煤加水,不过罗志学并没有下火车,御用专列经过简单的加煤加水后则是跨过济南长江大桥继续往北前进。
途中,罗志学也陆续在经停的火车站里接见当地的官员,或下车进行简单的视察,不过时间都很短。
毕竟这一次北上后,罗志学的下一个视察重点是天津,不是沿途的德洲等地。
承顺二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天津火车站。
该火车站一大早就被全面封锁,所有列车全部停运,大量穿着深蓝色双排扣军服,背着一杆火帽击发步枪,戴着黑色硬顶小帽檐的兵笠军帽的近卫军士兵们把整个火车站进行了全面的封锁,间隔数米一人,把整个火车站都围了起来。
此时的火车站里,只有一群获得了许可前来迎驾的河北省以及天津府当地文武官员。
时间约莫到了中午时分,众人突然纷纷抬头,沿着铁路线往南方看去,只见一道白雾从远到近出现在众人视线里,随着白雾还传来着哐当哐当的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
当即,已经在火车站里等候了一上午的各个文武官员们,纷纷打起精神来到了站台边。
但是到来的列车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御用专列,而是一辆军列,火车到站后,从上头下来了大量的荷枪实弹的近卫军士兵,这是第一近卫步兵团的士兵们。
他们和之前提前抵达天津,并执行安保任务的第二近卫步兵团进行了交流后,加强了火车站以及后续沿途路上的各方面的安保。
近卫军接近两万人随驾北巡,可不是两万人都和罗志学待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随驾,还有两部分则是分别前出沿途视察城市,提前进行安保工作。
第二近卫步兵团在三天前的时候就已经抵达天津,并对火车站以及所视察区域进行了安全排查,并安排了警戒。
并且同一时间里,其实第三近卫步兵团已经越过了天津,前往了幽州城进行安保工作。
只有第一近卫步兵团,第一近卫骑兵团以及若**兵辎重等兵力,大约八千多人才会一直随驾。
近卫第二步兵团和近卫第三步兵团,则是加强一定火力和侦查兵力后,轮流前出负责沿途城市的安保工作。
至于当地陆军兵力以及巡警等武装人员,只能是负责外围安保工作,并且不能携带实弹,附近的驻军一律禁止活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
至于普通人……除了少数被挑选出来,经过了翰林院内务科安全审查的代表人员外,普通人连罗志学一千米范围内都无法靠近。
罗志学出来视察,还是很在乎自己的小命的,哪怕他为华夏大地带来了数千年唯有的大变,但是罗志学还是知道想刺杀他的人依旧一大堆……
甭管什么年代,你做的好不好,身为一个统治者就要有被刺杀的觉悟!
这和你自己做的如何无关……而是你无法满足所有人的要求!
发展的再好,你也会伤害到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反贪杀了个贪官,贪官有亲朋好友要报仇雪恨什么的,又比如生活不如意,脑子一热就想要干点大事的老实人。
大楚帝国几亿人口,想要杀罗志学不在少数。
加上罗志学本身是个怕死的,所以历次出行罗志学都很注重自己的安全,这一次北巡更是带上一整个第一近卫师近卫师以及其他部分附属兵力,总兵力有着两万人呢。
这一次北巡除了罗志学自己乘坐的御用专列外,其实还有大量普通列车,包括官员乘坐的列车以及搭载近卫军士兵的大量军列。
搭载第一近卫步兵团士兵的军列陆续抵达,然后该团士兵下车,和第二近卫步兵团一起一起加强了火车站内的安保后,随后又有一辆列车抵达。
这一次来的大批御前侍卫,数百名御前侍卫下了火车站后,直接接管了附近的安保工作,并且分出人手进行四处检查。
他们不仅仅检查火车站,还有部分人前出沿着拟定御用马车经过的路线进行风险排查。
火车站里等候的官员们,从午时看见近卫军士兵们开始,又陆续等候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后,一大票人站的脚都酸软了,这才等到御前侍卫。
等御前侍卫们搞定了安全排查工作后,朝着后方打出了信号弹,这才看见又有列车进入火车站。
这一次来的是两辆比普通客车更豪华的客运列车,不过列车并没有在站台直接停下,而是越过了大批官员们等候的站台,跑到了前方的站台乃是空地上停下。
这些是随驾处理各种事务的官员,包括一大批文官,还有一批军官。
这些人将会组成北巡路上的大楚帝国中枢,随时随地处理各种帝国事务。
紧接着,这才有了一辆特殊的列车抵达!
这辆列车之所以特殊,不仅仅是因为更豪华,而是因为列车的车头就有着一个巨大的龙纹徽章!
这才是狭义上的御用专列!
御用专列缓缓驶入车站,并准确的停靠在上下客的站台前。
不过众人却是没有第一时间看到罗志学以及诸多的重臣们,而是看见了数十名穿着双排扣军服,腰间别着左轮手枪,背后还携带着一把腰刀的侍卫。
这些人在一名中年御前侍卫统领的带领下了御用专列,紧接着就盯着周边看。
为首的中年御前侍卫统领更是眼神入刀,不断的扫视着前方的人群,不管是迎驾的当地官员,还是提前一步抵达的近卫军士兵们,都是他的审视对象。
他在御用专列的前站着看了足足五六分钟,这才转身返回御用专列的车厢。
两分钟后,就看见有一名礼教部官员从御用专列上下来,其人身后还跟着一票手持皇家仪仗的人员,只见此人超前十多米后立定。
就在这个时候,众人才看见了罗志学才从御用专列的车厢里下来,身边还有着七八名寻常翰林院官员打扮,实际上是贴身御前侍卫的人员围在四周。
不过众人也就只看了一眼,因为此时礼教部官员已经高唱:“陛下驾到,诸臣跪拜!”
一大片人当即上前三步,文官双膝跪倒,武将单膝跪倒。
礼教部官员再喊:“起!”
众人起身。
跪!
起!
跪!
起!
如此往复三次,完成三叩九拜后,为首的河北巡抚夏家良这才微微抬头,看见了前方面露慈祥微笑看着他们的大楚帝国大皇帝陛下:罗志学!
当即躬身,用着略微颤抖,带着一丝哽咽的声音道:“五载未见陛下,臣日夜挂忧,陛下龙体安否?”
罗志学瞄了他一眼,这老头子的戏演过了……说什么五年没见担忧朕的身体,不就是抱怨说五年来都没召见他回京,觉得自己受委屈了嘛!
不过大庭广众之下,也只能面带微笑:“朕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