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的轰鸣声中,李节与朱氏三兄弟也终于来到京城,当他们看到新建的高大城墙,以及城门处来来往往的行人与车马时,三兄弟也都惊讶的站了起来,毕竟眼前的北京城与他们印象中的北京实在相差太远了。
等到下了火车,李节带着他们三人坐上马车,然后缓缓的进入京城之后,三人在见到城中的景象也更加震惊,特别是眼前的南城,以前还是一片农田,但现在却变成了繁华的城市,要知道这才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变化实在太大了。
马车一边走,李节也一边指着道路两侧的建筑给朱高炽三人介绍,这条从南门而入的大街是京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道,比如京城最大的酒楼、最热门的戏园子、最大的绸缎庄等等,全都在这条街上。
等到快要从南城进到北城的时候,李节也指着北城城门外的一座建筑介绍道:“你们看,那里就是银行总部,这里每天进出的钱财不计其数,甚至连朝廷一半的财政都是从这里进出。”
听到“银行”这个名字,朱高炽三人也全都趴到窗子上向外张望,对于银行他们当然不陌生,甚至高丽那边还有银行的办事处,因为当初朱棣可没少从银行贷款,所以他们也是银行的大客户之一。
“姐夫,听说银行是二伯家的堂姐主事,而且银行里也招收女子,是不是真的?”这时旁边的朱高燧一脸好奇的向李节问道。
“不错,银行的确是你雪晴堂姐主事,而且她也喜欢招收一些女子去银行任职,虽然现在人还很少,而且主要是做一些会计之类的事务,不怎么与外人打交道,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相信有一天女子也会和男子一样,承担起她们应有的责任。”李节笑着回答道。
大明的人口增长虽然已经很快了,但还是不够,毕竟各方面的人口缺口都很大,比如西北、云南等地,更何况现在还要支援朱棣去美洲,以及大明自己也要攻略西域,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填充。
这么多的人口,光靠生育恐怕最少也得两代人,也就是三十年时间才能满足,但现在李节根本等不了那么长时间,所以干脆就把目光瞄准了被忽视的另一半,毕竟女人也是国家的一分子,她们也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承担生儿育女,以及照顾家庭的任务。
“为什么要让女人出来,如果她们也和男人一样出来干活,那家里怎么办?”这时人高马大的朱高煦忽然有些不满意的叫道,其实他的看法也代表了大明绝大部分男人的看法,对于女人出来工作本能的有些排斥。
李节并没有生气,而是语气平淡的回答道:“人口不足时,别说女人了,连老人和孩子都可能要利用起来,当然这是逼不得已的情况,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要想办法尽量利用外界的劳力,比如大明这次大败帖木儿,就抓了不少的战俘,这些战俘也都是优秀的劳动力。”
以朱高炽的聪明,也立刻明白了李节的这些话其实是对自己说的,毕竟他们要去美洲,虽然大明会支持一定的人口,但相比巨大的美洲大陆,那点人口还是太少了,所以到时不光是男人,女人也要动员起来,甚至必要时还要动员老人和孩子,以及用一些俘虏来充当劳力。
所以朱高炽也立刻向李节行礼道:“多谢姐夫指点,我定会谨记在心!”
朱高煦本以为李节是和自己说话,可是当看到朱高炽站出来感谢李节,这才让他醒悟过来,李节真正要说话的人其实是自己的哥哥朱高炽,这让他也有些恼火,但却又不敢发作,最后只能闷闷不乐的坐了回去。
旁边的朱高燧看到二哥吃瘪,嘴角也是一撇,似乎是在嘲笑朱高煦,不过随后他又看了李节一眼,心情也有些不太好,因为他发现李节更看重自己的大哥,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李节对他们父亲朱棣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本来按照规矩,亲王的子嗣来到京城之后,一般都是先安排到驿馆,然后等候皇帝的召见,不过朱允熥早就知道朱高炽他们要来,而且也提前和李节打了招呼,让他们进京之后,直接就进宫,到时朱允熥也会亲自设宴为朱高炽他们三人接风洗尘。
所以李节他们的马车也直接进到皇城,然后在宫门外停下,朱允熥也早就接到了消息,这时竟然亲自出宫门迎接,这可不仅仅是因为他和朱高炽比较亲近,而是因为朱棣的关系,毕竟朱棣可是刚刚帮他打赢了一场大仗,所以对朱高炽三人自然要热情一些。
朱高炽三人见到朱允熥也急忙上前行礼,然后被朱允熥亲自的搀扶了起来,而且朱允熥也没摆什么皇帝的架子,和朱高炽三兄弟也都是兄弟相称,这也很快让朱高炽三人摆脱了原来的拘束感。
随朱允熥与李节请朱氏三兄弟来到大殿,也没让其它人坐陪,就他们五个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朱允熥向朱高炽打听了一下高丽和海外的风物,这些朱高炽也是信手捻来,朱允熥听的十分认真。
最后朱高炽也向朱允熥提出,希望可以亲自去朱标的皇陵前祭拜一下,对此朱允熥也没有拒绝,说起来他也知道父亲对朱高炽一向很喜欢,甚至当初还为此吃过醋,不过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这场接风宴一直喝到半夜,最后这才宾主尽欢,李节送朱氏三兄弟回驿馆休息,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也一直陪着他们在京城四处转了转,等到皇陵那边做好准备后,他们还一起去祭拜一下朱标,也算是了了朱高炽的一个心愿。
这天一早,朱允熥却忽然召他入宫,因为以兀鲁伯为首的帖木儿使团,也终于与大明达成了一项交易,而随着这项交易的达成,两国之前的战争也总算是划上一个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