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二十章 扫雷小组(1 / 1)

迷踪谍影 西方蜘蛛 826 字 2个月前

这家伙除了架设麻烦之外,完全就是步兵攻坚战的利器!

除了武器之外,鉴于日军在马尼拉大量布雷,F连还配备了一个“雷区侦察小组”,由罗宾逊中士和六名士兵组成。

美军对于扫雷的重视,是超过任何国家的。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在整个二战过程中,除了阿登战役之外,由于美军部队通常处于攻势,探雷和排雷以及如何避开敌方雷区便成为了美军的日常话题。

比如在没有查明或扫清地雷的情况下,决不沿公路前进是美军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所有人都保持警惕并学会时刻用双眼搜索地雷,部队的伤亡数字必定会大为降低。”罗宾逊中士向游骑兵营传授了通过雷区的办法:“带有翻动痕迹的土地、石堆、地雷箱、制作地雷的原料、以及敌方不必要的警戒哨都意味着附近很可能有雷区。

在靠近各类距离地面很近的绳索时都必须非常小心,任何反常之处都值得仔细探查,进行调查时应必须十分谨慎。”

孟绍原听得很专心,生怕漏掉了其中任何一个字。

不是担心马尼拉。

而是在几年后的朝鲜。

在面对那支英勇军队的时候,之前通常都是进攻状态的美军,在无数次战斗中采取了守势。

因此,地雷也被美军大规模使用。

这也给那支英勇的军队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当时的那支军队,无论在扫雷设备,还是经验上都不足。

他们的经验,都是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获得的。

如果有系统而全面的分辨雷区和扫雷经验的话,那会让战争变得不一样。

如果他们有扫雷设备呢?

孟绍原的目光落到了“蛇形”爆破筒、“胡萝卜”炸药包上。

大量的帮他们弄到?

很困难。

但不是不能做到的。

哪怕只有十个、二十个,也能减少一些部队的伤亡。

罗宾逊中士无论如何也都不会想到,在自己和美军讲解扫雷战术的时候,边上的那个“美军少校”,已经在为几年后的一场大战谋划了。

孟绍原的脑子,你永远不会猜到他在想什么。

“嘿,中士。”

一个雷区侦察小组的组员过来说道:“前面一片,大约有五十米的距离,布置了不少的地雷。几个明显的点,都已经标注下来了。我们可以行动了。”

罗宾逊中士很快找到了内特中尉。

孟绍原迅速开始观察起美军的扫雷动作。

内特中尉先是命令进行一轮火力压制。

接着,轮到雷区侦察小组出场了。

两名成员携带冲锋枪或卡宾枪,其他成员则只携带手榴弹。

组长负责决定前进方向,携带着地图、指南针、钉子和一条长约200米的绳索、手电筒和钳子。

一号和二号组员在行动时走在组长前方,一号组员负责操作一根电子探雷器或探针,他要以此开辟一条约1.2米宽的小路。

二号组员携带着用于标注地雷位置的白色带子和标记,并且要负责切断所有遇到的地雷绊索。

随着小组的不断推进,带子和绳索将被逐对解开。

组长负责检查每一处埋雷点,并按照如下方式通过在一条带子上打结记录对目标的判断:

地雷绊索一个绳结;反步兵地雷两个绳结;反坦克地雷三个绳结;新型地雷四个绳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