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朝令夕改(1 / 1)

大唐键侠 赤军 2427 字 2个月前

李汲提起了“马嵬之变”,那是仅仅发生在数年之前,扈从禁军一次近乎自发的军事政变。

其实禁军搞政变是有不少先例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都由一两名王子王孙先以利益相结,复以大义驱策,踢翻不够资格的当权者,以便自家上位。也就是说,禁军在那些政变之中,不过是他人手里的工具罢了,不但缺乏足够的自主性,抑且事后还能被洗刷成“义士”。

这不象隋末之时,骁果在江都谋杀杨广,史笔煌煌,永远也翻不了案。

唐朝能与隋炀之死相类比的,恐怕只有“马嵬之变”了,固然传言其中有李辅国甚至于李亨的唆使,但那俩货绝对不可能承认啊,而必须一口咬定事件的性质,乃是禁军将校痛恨杨氏乱国而自行发动了“兵谏”;并且其后虽然赦免那些禁军们无罪,但也绝不可能宣扬他们是什么“义士”。

如今李汲突然提起“马嵬之变”,李适不禁悚然,随即双眼微微一眯:“长卫还在猜忌李辅国么?或者鱼朝恩?”你是担心李、鱼那些阉宦得了兵权,有可能犯上作乱?可我刚才不是已经答应过你了,尽量保下不肯逢迎李辅国的张巡么,你又何必哓哓不休?

李汲微微一笑道:“殿下想岔了,我无此意。之所以道及马嵬之变,是恨禁军无能——北衙六军,及南衙的左右监门、左右千牛,总数不下两万,倘有战力,凭坚而守,足遏叛军,上皇又何必要仓促西狝哪?只为禁军糜烂不可用,无奈而弃长安。然禁军陆续奔散,至马嵬驿时已不过万余;上皇分后军两千人于圣人,比至新平,士卒、器械又亡失过半……

“此前唯沿边有十节度使,今天下泰半州府,皆命节度,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或东向平贼,或西向御蕃,及与羌、胡、浑、蛮作战者,不计其数。外将恣肆,唯今并力抗虏,尚遵朝廷号令,若待乱平,即今日长安城内这六七千北衙禁军,如何能禁约之?

“况乎英武、神策、威远等,虽皆遴选四方勇锐,然久处京师,安享太平,难免生出怠惰之心来。固然我等每日教战,但真正的强兵都是搏杀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即便个个有李某之勇,若不熟习战阵,且无决死之心,亦必一触即溃。

“试问殿下,国初禁军,可是从不轻离长安,上阵御侮的么?自开元以来,御寇唯赖沿边募勇,禁军则选两京良家子,教战而不习战,乃有上皇西狝,进而马嵬之变——岂可不引以为戒呢?”

说白了,禁军不能一直窝在长安城里,光打打旗、站站岗,顶多巡逻一下城内治安,捉捉小偷啥的呀,也得上阵去开开光,否则将来怎么可能镇得住百战沙场的那些外军?

李适沉吟良久,这才徐徐说道:“长卫所言,确乎有理……然而此事尚须仔细筹谋,看以何人上奏,及以何人声援才是……”

李汲当然不奢望李适即时给出承诺来,这种事即便对于既是皇长孙,最近又在公卿群里遍布党羽,且与李辅国相互勾结的李适,也算是挺沉重的一副担子了。他只能确定,李适对自己的话已然有所触动便可,完了,就只能回家去静等消息。

正如李汲所料,含元殿崩,可是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这年月的人们多数相信“天人感应”,举凡日月蚀、星辰陨、山川崩、疾疫起,那都是上天给执政者的警告,绝不能等闲视之。具体到房倒屋塌,原本是小事,奈何这回崩的不是民房,不是官衙,而是宫殿,抑且不是普通宫殿,而是作为皇权象征的大朝含元殿,则宫中、朝中,又岂能置若罔闻呢?

若依从汉代以来的惯例,三公就应该上书请罪、辞职啊,倘若皇帝不允其辞,说不定还得把责任自己扛下来,下一道“罪己诏”……

那么只要把含元殿崩,与许远的伏阙哭谏紧密联系起来,皇帝和宰相,就都不能再装聋作哑了吧。

由此在朝臣的暗中串联之下,李栖筠等陆续上奏,恳请朝廷重视上天示警,尽快下敕召还张巡所部,以保全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宰相们无奈,只好去请教李辅国,李辅国满心不乐意,可是又已然接到了东宫方面释放出来的信号,不便横加阻挠,便只得暗示宰相们,直接去向李亨请示。

李亨当日听闻含元殿崩的消息,直接一跟头就栽倒了,即便无病也吓出了病来。随即各方奏疏汇聚,他越看便越是窝心,无奈之下,只得接见许远,并且给出了模棱两可的承诺。随即李亨御笔一道,行于政事堂,要宰相下敕退兵。

就理论上来说,此等大事,皇帝是不能简简单单写几个字,便使宰相听命的,门下省有权连封缄都不启,便直接驳回。而即便领受了御笔,遵之而行,事后责任也在宰相身上,赖不到皇帝——谁还没个昏头的时候啊,你们不驳,那设政事堂、门下省还有什么意义?

问题是宰相们明知道皇帝要找替罪羊,却也不敢不从——从了,就收拾收拾行李,准备下台吧;而若不从,失了帝心,一样是罢职的结果。

只是前一种情况下,起码皇帝还会念着你的好啊,过一段时间,有望复出;倘若不从圣命,那很可能就一抹到底了,再无还朝的机会。

由此政事堂诸相联名下敕——丢失东都的责任,大家伙儿一起扛着,谁都别想跑——勒令张巡放弃洛阳宫城,西退协防陕州。

自然需要派兵接应,于是第二道敕命,便又发给了新任陕虢节度使卫伯玉。

李汲确实打听到,在恳请召还张巡所部的同时,也有不少来自于兵部等衙署的奏疏,请求调动部分禁军出京历练,他自摩拳擦掌,每日洗磨双锏,却不料最终还是泡影……

才自郁闷,打算找机会再去催催李适,突然某一日,王驾鹤来到英武军衙署,召集群僚,通知说:“圣人有制,以禁军久不临阵,唯恐疲弱,将拨一部出外历练……”

诸将吏听闻都是大喜——终究除了些正经的文吏外,谁都不愿意整天光打卡上班啊,这资历得熬到哪辈子去?若能外放立功,升进的速度便有望加快了。

详细询问之下,才知道此前便有百僚启奏,以天下未平,不宜长留司徒郭子仪于朝中,应该让他出京去为国家效力。恰好党项扰边,便在月前——那时候李汲还在病中——命郭子仪出镇邠州,党项兵闻讯而遁。

于是本月,李亨又下制书——这回是正经皇帝之命了——“使子仪统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还定河北,发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

李光弼此前便曾多次从河阳上奏,说我与叛贼拮抗于此,短时间内很难找得到突破的机会,最上策是从河东或者朔方发兵,掩袭范阳,则史贼必败也!

其实这还是当年安禄山父子没挂的时候,李泌给李亨出过的主意,在东线稳固防守,从北线发起进攻,等到叛军老窝不稳,不得不退的时候,再从后追杀,不但两京可复,抑且有望一举敉平叛乱。

只可惜,当日李亨着急规复两京,以便自家屁股下面的宝座更加稳固——否则他始终是个流亡天子啊,不往大明宫里去坐一坐,唯恐多半朝臣还是更认逃去蜀中的那一位——没听李泌良言相劝,遂致功败垂成。

如今李亨又想起这招儿来了,尤其张巡从洛阳宫城发急使前来请粮,李亨心里也有数,估摸着他们扛不到秋天……尤其等到秋后,叛军粮草将丰,而张巡居于宫城之内,照旧一粒米都得不着啊。因此洛阳是迟早要丢的,只在于是主动放弃,还是被敌攻陷的区别罢了,则想要将东都失陷的政治影响降到最低,唯有往袭范阳。

听完王驾鹤的讲述后,诸将吏都是大喜——出外征战本来难免死伤,但跟着郭子仪,这安全系数就大多啦。李汲亦喜,虽然不能领兵前去接应张巡,但远袭范阳,也肯定是一场大仗啊,尤其此计若成,那东方就彻底平了,或许不必等到明年,大批西兵便将归道,我看你马重英还能有什么念想!

因此一下来便翻捡名册,遴选从征之人——有些家伙过了好几年太平日子,志气渐已消磨,也就不必带了,光选那些还有锐气,或者有野心的跟我走吧。然而马燧却跑来恳请,希望也能够写上他的名字。

李汲蹙眉道:“若我与洵美俱去,则谁人留守?”

英武军终究负有守备内朝、中朝的责任,主业是打卡上班,执械站岗,所以文吏的作用比武将要大,而目前能够肩负起统筹全军职责的文吏,也就咱们俩了吧——实话说,李汲只能算半个,远不如马燧——那咱俩都走了,这一大摊子留给谁啊?你真放心那仨宦官?

马燧叉手道:“长史本自陇右调来,此前又前往河阳御贼……”李汲刚回来的时候,没跟同僚们说实话,但大半年过去,难免露出些口风,那谁还不知道他曾经跟着李光弼在河阳打过几仗啊——“唯燧自至德以来,始终护守宫禁。燧虽不若长史勇武,天下知名,亦不愿长为刀笔吏也,日日殷盼,可以效班定远投笔,建功沙场。还望长史千万从燧之请。”

原本马燧跟李汲品位相若,逐渐熟识之后,即便李汲跃居其上,相互间也还是称道表字,以朋友相待的,可如今为了能够上阵,他竟然一口一个“长史”,这就让李汲狠不下心来一口回绝啊。

尤其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相处,李汲逐渐了解了马燧其人,不但确实有能力——主要在治军方面,而至于用兵,貌似也并非赵括之流——个人品性也颇良善。虽然有传说马燧抱过李辅国的大腿,但今时今日,满朝文武,有几个人敢不在那老阉面前委曲求全哪?即便郭子仪、李光弼也不能免吧,正不必以此来苛责马燧。

况且,李汲和马燧这段日子共掌英武军,合作得也还算挺默契的。

故而李汲担心,我若今日拒绝马燧所请,很可能破坏了多日交谊,朋友之间若是转目成仇,那就太懊糟了。可是自己也绝不肯留下来守家啊,这可该怎么办才好?

斟酌良久,暂且应允了马燧所请——反正还没正式发兵呢,先答应下来,到时候再说……说不定过两天就能想出合适的理由来回绝他呢。即便实在找不到理由,老家放空就放空吧,就李亨目前这情况,还不至于两眼一闭,且即便两眼一闭,定王李侗年纪尚幼,应该还不至于威胁到储位……

谁成想兴冲冲把名单拟好了,各项准备也做足了,突然又有制书来,暂寝掩袭范阳之议……

这混蛋皇帝,怎么朝令夕改呢?!

李汲难免又使门子递话,邀请李适夤夜来见,打问其中缘由。李适的回答是:“此事实为鱼朝恩所阻……”

鱼朝恩上奏李亨,请停北征,表面上的理由,是河东、朔方方面粮草不足,远途供应河阳就已经捉襟见肘了,实在难以资供数万大军北上。当然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了更深一层含义——李适贿赂宫中宦官,偷偷背诵了鱼朝恩之奏,默写出来给他,则对于文中隐意,小家伙也不傻,完全能够瞧得出来。

鱼朝恩真正的意思是:郭子仪、李光弼,在军中皆负盛名,倘若俱放于外,使将重兵,奴婢一个人可监看不住啊,倘使起了异心,恐怕大家危矣!

也正是这层隐意,最终打动了李亨,由此虽然不便再召回郭子仪,却也不放心让他领着好几万人马往北打了。

李汲闻言,不禁愤然作色道:“鱼朝恩分明是嫉贤妒能,却假危辞以恐吓圣人!”那阉贼早就跟郭子仪不对付啊,所以此前才进谗言,使得河南唐军临敌易帅,则他担心郭子仪重掌军权后,会对自己不利,明眼人谁还瞧不出来吗?

李适赶紧安慰李汲:“长卫休急,卿云使禁军外出历练之事,未必别无机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