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御蕃之策(1 / 1)

大唐键侠 赤军 2519 字 2个月前

李适见到李汲,也是不胜之喜,且等叔父李倓归入府中后,他便直接后退一步,面朝李汲,叉手长揖。

李汲赶紧一把揪住——这叉手礼可是对尊长才能用的啊,况乎长揖——“殿下因何如此?”

李适道:“长卫你信守承诺,果然为我寻到了娘亲,此恩如同再造,如何受不得大礼?”

李汲说:“此圣人之命、份内之事,殿下不必太过记在心上——且在通衢大道,我又岂能受殿下之礼?”你找个偏僻没人的地方,哪怕给我磕头呢,这儿虽然没多少外人,终究王府门前有护兵,你身后还跟着从属,被他们瞧见多不合适啊。

随即压低声音问道:“沈妃殿下仍居洛阳么?”

李适面色一沉,点头道:“正是……我多次恳请父王,前往洛阳省亲,父王却说无诏不得离京……恳请圣人,圣人只是拖延……干脆恳请上皇,上皇却又做不得主……”

他先朝身后瞪了一眼,示意从人不必跟得太紧,随即一牵李汲的手,并肩前行,压低声音说道:“我看父王在中京是乐不思蜀了!”

李汲一皱眉头:“崔妃?”

李适撇嘴道:“她算什么?父王自归中京,只见过她一面,前日据说病重将死,也不知是真是假,宦者来禀报,父王亦不肯前去探视……”

李汲突然间觉得,那个崔妃么,其实也挺可怜的……

就听李适继续说道:“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有个七弟名叫李迥么?”李汲点点头——他所寄占的这具躯体不仅仅身强力壮,脑子也挺清明,记忆力颇嘉。

“李迥之母独孤氏,自灵武时,父王待她即有所不同,至归中京,恩爱专宠,一如家母当年……”

李汲心说正常啊,终究李俶跟沈妃分别了好几年,生死不知,那他总得从别的女人身上找慰藉吧?既然大老婆崔氏见之便可厌,那么改找独孤氏,也在情理之中。话说这票妻妾成群的天潢贵胄,你还奢望他们在感情上从一而终么?

而且估摸着,李俶把沈妃安置在洛阳,而不带回长安来,表面上是为了躲避崔氏,其实怕是早就恩尽宠衰了吧?你瞧他如今对待崔氏的态度,加上崔氏又失了杨家的靠山,难道还敢在老公面前对小老婆给小老婆脸色瞧吗?若敢有所言语举动,如今的独孤氏日子也绝对不会好过啊,李适就没必要跟我这儿倒苦水了。

只是可怜这孩子,虽然知道娘亲还在世,却相隔遥远,仍然不能前往一见……

李适尚未行过冠礼——不过据说快了——故此仍伴老爹李俶而居,还没搬去百孙邸,他将李汲领入成王府,李俶就没李倓那么热情啦,不肯亲迎,只是在正堂端坐接见。见面后首先也是询问李泌的行踪,李汲含糊以对,李俶似有不快:“难道长卫疑心于孤么?”

李汲急忙答道:“不敢。实不相瞒殿下,我护卫家兄南下归隐,竟然遭逢了周挚派来的刺客……”

李俶闻言吃了一惊,不由得身子朝前一倾,问道:“快说其详。”

于是李汲就把精精儿刺杀李泌一事——对方的目标肯定是李泌啊,而不会是自己,之所以先射自己一镖,只是想要排除掉威胁而已,却不料旁边儿那个坤道才是真正的威胁——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一遍,只是没提具体地方,也没提出手相助的坤道是何人。

完了说:“家兄何在,圣人知之,殿下可问圣人,我实实的不敢泄露。”

李俶虽然平庸,却也不混,当即点头:“孤知之矣。”李泌的行踪,只告诉给皇帝李亨,就这样还能消息外泄,则李汲怎么可能信得过自己……自己身边的人啊。既然老爹都没跟我详细说明李泌的去处,那李汲怎么敢说呢?

和李倓一样,接下来就问李汲对自己前途的看法——他可是答应过李汲要帮忙加官请赏的啊。

李俶道:“贾槐、云霖皆授武品,云霖见在仆固怀恩军前效力,贾槐却不肯去,要待你归来,因而暂在我府中听用。然而圣人却云,李汲前程,当问长源先生——未知长源先生可曾为你谋划过么?”

李汲便将打算转为文职,并且西去投军,与吐蕃作战等想法,大概其说了。李俶皱皱眉头,问道:“你才从齐王处来?他对此有何看法?”

李汲答道:“齐王欲聘我为王府僚属,被我婉拒了。至于抵御吐蕃之事,颇为赞成,至于经何途径,投效何军,则并无建议……”也可能是有的,但是被李适突然间跑过来,把话头给打断了。

李俶双手扶案,垂首沉吟,少顷,吩咐从人:“取笔墨来。”

宦者端过来一张书案,摆在李汲面前,又送上笔墨纸砚等文具,李俶便要求道:“你于西事所知多寡,认为要如何才能抵御吐蕃的侵扰,甚至于将之迫退,且写一篇策论来孤看。”

李汲明白,这是考校自己了,考校的内容有二,一是文采——倘若写字跟狗爬似的,还语句不通,目之为士人就挺丢脸的啦,哪儿还有资格充任文官啊?堂堂成王,未来的储君,倘若推荐了一个半文盲做官,将来还不被人给喷死?

二则是对时局的认知和想法,不必要太过深入,但起码你多少得懂得一些,才好发去军前效命吧。终究既转文职,就不会去做大头兵,甚至于不会做低级别将校,则徒恃武力,于国无益啊。

因此李汲也就不再藏拙,提起笔来,蘸得了墨,先在纸上公公正正写下“御蕃策”三个大字。

李俶隔着六七尺距离遥遥望见,不禁捻须颔首。

因为李汲这几个字写得还不错,即便文采不佳,在很多情境下,靠这笔字就勉强能够蒙混过关了。

这年月士人自识字起,便要练书法,书与文两相契合,密不可分——从来没听说文采飞扬的杰士,却偏偏书法不入中品的。当然啦,普通百姓,主要是市民阶层,或者商贾,因为生活需要,也会读书识字,却并不怎么看重书法,但李汲是士人啊,还想要做文官,书法怎能太差呢?

李俶不知道,李汲曾经是写得一笔狗爬字,也不知道被李泌当面喷过多少回了。关键真正的李汲毫无向学之心,而穿越者前世习惯硬笔,尤其在电脑普及后,敲键盘敲得连硬笔书法都泰半还给老师了……

所以李泌实在瞧不过去,硬性督刻李汲,向自己学写字,主要是钟绍京和欧阳询的楷书。经过一年多的磨练,原本就多少有点儿底子的李汲,落笔不再七歪八斜,或者有肉无骨,那笔字勉勉强强,也算是摸着点儿中品的门了。

继而是文章,这倒难不倒李汲,他前世就有古文的底子,若求骈四俪六、驰骋文采,那是扯淡,但四平八稳、文通句顺,绝对合格。况且李俶要求的是“策论”啊,虽说这年月往往连策论也讲究对仗、用韵,但李俶若将标准拔得那么高,根本不用考核,可以直接轰李汲滚蛋了。李汲料定李俶必不为此,因而毫无顾忌地便以散文作答:

“今蕃贼肆虐于西陲,侵略王土,残害王人,国家非不能御也,方有事于东,而无暇以重兵敌之。从而蛮夷嚣狂,小丑跳梁,西土日失,军镇多破。若不急筹良策,非但陇西难保,诚恐西京亦燃烽火……”

开篇先讲吐蕃的危害,并且加入李汲自己的考量,认为吐蕃军不大可能深入中原,东进最远的目标,大概就是西京凤翔了。吐蕃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蹂躏陇上州县,逼迫唐军采取守势,然后向北横扫,隔绝凉州、甘州,由此即可尝试攻打安西都护府,并吞西域。

吐蕃人的生产方式,还是半牧半耕,与陇右各州相同,所以得陇右可用,再深入中原纯农耕地区,必然难以统治,极易得不偿失。然而西域地区同样牧、耕参半,并且王国众多,力分则弱,是吐蕃最容易得手,也最方便统治的疆土——其志必在西域。

则欲保西域,必先保凉、甘、肃、瓜四州,欲保四州,必先保陇西,不能让吐蕃军夺占洮水,甚至于进向渭水。

在目前关西兵力多数东调平叛的前提下,在西线和吐蕃主力决战是不现实的,应当在兰州、岷州等处择要害之地,招募深受吐蕃之害的百姓为伍,多建军镇,尝试打防守反击战。下一步,待平定河北,擒斩安庆绪,西军主力返回后,便可一步步地收复鄯、廓等州失土,将战线仍然推回西海——也就是青海湖——附近。

具体该在什么地方新建军镇,其实李汲也是有一定想法的,亦曾与李泌商议过。只是一方面纸上谋划,未必牢靠,总需要亲身前往觇看山水之势,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来;二则么,一篇考核策论,真没必要说得那么细。

本来文章写到这里,大可以收束了,随便套个靴子结尾就成。然而李汲忍不住还是多写了一段,主要内容是:绝不可奢望灭亡吐蕃!

他前世虽然没有去过西藏,但相关资料也读过不少,知道哪怕一千五百年后,那地方仍然地广人稀,交通落后,人民相对贫穷。则在这个年代,别说殄灭吐蕃了,即便妄图深入其境,也必定酿成可怕的军事灾难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打高原比打草原更为凶险。

李汲的建议,是将疆界推进到西海西岸,便可止步,在伏俟城、大非川附近择善地建军镇,募民屯垦,以为久持之计。而吐蕃方面受此重创后,多半会来求和——这在开元、天宝年间,就曾经有过多次的前例了。

和是可以和的,但不能期望长久,即便没有唐将在宦官逼摧下妄开边衅,吐蕃在养精蓄锐之后,也必定会主动撕破和议。因而在短暂而宝贵的和平时期内,唐朝必须设法渗透吐蕃内部,做分化瓦解的尝试。

李汲写道:“吐蕃之制,与中国不同,而类回纥,诸部分理,其王不过盟主,且今又有相国论氏,实执国政。乃可因其各部形势,或善之使盟,或诱之使附,或挑之使战,或离之使叛,终以唐命,而立多赞普。昔匈奴五单于争立,致呼韩邪南奔,其数百年之祸,终于陈汤破郅支城。则若吐蕃瓦解,诸王分理,不足为中国之祸也。而无吐蕃之扰,西域可安,无吐蕃之援,南诏可定。唯此,始收国家百年之利!”

洋洋洒洒,写了三千多字,完了放下笔,吹干墨迹,双手呈递给宦者,转交李俶。习惯性的,嘴里还加了一句:“此我与家兄往日商谈,所得一管之见,殿下垂览。”你就当这主要是李泌的主意吧,不必太过惊诧。

可是李俶细读一遍,仍不免有些诧异。不在于文中有什么真知灼见——实话说,以李俶的水平,这篇策论也算是明珠投暗了——而是他感觉,李汲这孩子思路很清晰啊,笔下条理谨然。

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逻辑”一说,并非缺乏相关思想,但既然没有提炼出一个合适的名词,一套严谨的体系出来,自然难以指导事务的规划和文章的写作。加上开元以来,诗赋盛行,导致士人即便写策论,官员即便写判词,都讲究文重于质,而文学,尤其是诗歌,从来都是不讲求逻辑的……

所以李俶看惯了那些骈四俪六的文字,初读李汲这篇《御蕃策》,只觉寡淡如水——好在他原本就没抱什么太大的期望——但是读着读着,逐渐体味到了文中严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紧密相联,层层递进,而绝不旁生枝节。虽然缺乏足够精彩的排比,也没有什么格言警句,却隐有战国、西汉策士游说诸侯、指点时局的风范了!

这样的文字,当然考不了进士、明经,哪怕制策也必黜落,但日常衙署中公文往来,肯定不掉价啊——起码能把事情给说清楚喽。

实话说,自李隆基之后,皇子皇孙们的文艺天赋是一蟹不如一蟹,每况愈下;所以过往李亨拿些策论、奏疏、公文给李俶研习,李俶就很难从那些花团锦簇的绮丽文辞中,搜寻出真正含义,往往得用笔划道——这句有用,这句只是设譬,这句只是用典,这句纯属无意义的发散——才能归纳出中心思想来。

反倒是今日读李汲的策论,竟然一目十行,其理顺畅无碍,其意洞彻无疑,只觉自家胸腹之间,说不出的畅快、惬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