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先斩后奏(1 / 1)

奋斗在大明 名剑山庄 1623 字 2个月前

第七十五章先斩后奏

想想也是,大同百废待兴。需要的铁器不知道有多少,周梦臣将需求一股脑都塞给朔州监,毕竟朔州监成本低,几乎只要出一个铁矿石的价钱,与人工费用,比北方的铁器价格,压低了一倍不至。

没有办法,周梦臣就贪这个便宜。不要看周梦臣一下子有了粮食,但是支撑这么大一摊子,用钱地方也多,也没有多宽裕,不过是堪堪支起架子而已,自然是能省就省了。

如果给朔州监一年,哪怕是半年的营造时间,而今情况或许会好一点,但是在朔州监开始冒烟开始,各种任务都不断,层层叠叠的,殷正茂眼圈都黑了。

周梦臣笑道:“好吧,就先打造这些。不过你要在明年春耕之前,加急打造一批农具,明年开垦的田亩会更多的。”

殷正茂咬咬牙说道:“下面明白。”

不明白又怎么样啊?殷正茂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这个时候,殷正茂不支持周梦臣谁支持,他只能回去之后,想办法提高产能了。

周梦臣扫过众人说道:“既然如此,都下去准备的。具体做什么又不明白的,向徐先生询问。”周梦臣微微一顿,说道:“杨大人留一下。”

随即其他人鱼贯而出。

只剩下周梦臣与杨继盛,徐渭三个人了。

周梦臣说道:“杨兄,今日之事最劳烦的人就是你了。”

杨继盛说道:“你知道就好。”

是的,名义上是扩军,其实将卫所吞并了。将原本是军队的土地管理权,划到大同府治下。这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庶务要忙活。再有给士卒分田。还有登记造册。这个册就是将来大同府的战争潜力。

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这事情,周梦臣一说不过是上嘴皮碰一下下嘴皮,但是对杨继盛来说,却是不知道多少个日日夜夜的不眠不休啊。

周梦臣说道:“我当然知道了,没有杨兄帮我,我也不敢如此大刀阔斧。”

杨继盛说道:“周兄,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大同民力已经到了极限,养这么多军队,几乎到了男战女耕,老弱扶犁的地步了。”杨继盛说者眼都有些微微湿润,说道:“我知道,这个时候说这种丧气话,有些不对,我也知道,不打鞑子,大同一日不得太平。但是大同方遭大难,折了不知道多少人丁。一时间哪里能恢复元气啊。而今已经是大同的极限了,如果可以,能不能缓缓。你的步子有些大。”

周梦臣听了,也微微一叹,说道:“勾践报吴,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方能如愿。二十年那是一代人的时间,这才能恢复元气。大同也是如此。只有一代人的时间,才能让大同恢复当初的情况。只是,二十年,我能等。辛爱能等?一直被动等待,局面只会越来越差。”

“而且大同只是江山一隅,对抗鞑子,又岂能仅仅用大同百姓之力?你放心,我会量力而行的。绝对不会轻掷民力。”

杨继盛叹息一声,说道:“希望如此吧。”他随即说道:“还有一件事情,你今日做得太过了,不知道破除了多少条祖制,在朝廷上不知道会闹出什么样的事端。我不是劝你,先禀报陛下再做论处?”

周梦臣说道:“我有便宜行事之权。”

杨继盛说道:“便宜行事。便宜行事,你已经便宜行事了一次,便宜行事之权,可不是这样用的。”

周梦臣杀了四十多位卫所军官,差点被拉下马。杨继盛对周梦臣居然不吸取教训,有些烦躁。

徐渭说道:“杨大人你误会了。其实,这一件事情,是我建议大人这么做的?”

杨继盛看着徐渭说道:“你是什么意思?”

徐渭说道:“杨大人觉得,这一件事情捅到朝堂之上,朝廷会同意吗?”

杨继盛说道:“不可能,吵上十几年都不可能达成一致的。”

杨继盛太了解朝廷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特别是这一件是掺和进徐阶与严嵩之间的争斗,周梦臣作为徐阶的人,严嵩能让周梦臣过关才算怪。而且这一件事情的确是有多犯忌讳之处。

徐渭说道:“正因为如此,大人才先斩后奏。其实也算不上先斩后奏。虽然没有禀报朝廷,却禀报了陛下。”

杨继盛心中一凛,说道:“密揭奏事?”

周梦臣说道:“正是。”

杨继盛说道:“陛下是怎么说的?”

周梦臣说道:“陛下说他知道了。”

在这里周梦臣,稍稍做了艺术加工。嘉靖原文是:“知道了。”但是周梦臣在这里加了一个他,在杨继盛理解之中,要么写的是:“朕知道了。”或者是默许的态度。

不要小看着一个字,表达的情况截然不同。

“知道了。”是中立甚至敷衍的态度。在很多毫无意义奏疏上,比如请安了,问安了这样的奏疏。嘉靖就这样批。但是“朕知道了。”就是很明显的默许的态度,虽然没有说让你放手去干,言下之意,你可以试试。

而且周梦臣在上奏给嘉靖的时候,也是用了春秋笔法。

让嘉靖对事态范围与情况又一点点误判,而偏偏如果知道这一件事情之后,事后去对照着看周梦臣奏疏,却也挑不出周梦臣有隐瞒,或者敷衍的地方。这就是徐渭一手漂亮文章。已经到了化境。

至于而今做这一件事情,有周梦臣的坚持。周梦臣等不及了。他在大同大开杀机,别利刃以对盘根错节的时候,就知道。他在大同的行事风格只能有一个,就是强势的推动下去。一来,大同的问题之多,容不得和风细雨。二来,大同作为边镇,对于文官们旁敲侧击,各种暗手不大熟悉,也不明白。他们只能认同这种强势的,类似于军中的行事办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周梦臣只能入乡随俗。

不过,这时机却是徐渭给周梦臣挑选的。无他,就是利于刚刚有的战功。一场嘉靖以来第一战功。朝廷总不能周梦臣的功劳还没有焐热,下面就拿他下狱吧。所以这个时候,周梦臣先斩后奏,受到打压是最低的。

甚至如果他在北京活动好一点,是可以在嘉靖面前过关的。

只要能在嘉靖面前过关,下面的情况就好办多了。

杨继盛说道:“不过,即便如此。我劝你还是要回京一趟,在陛下面前好好的解释一番。”

周梦臣说道:“我正有此意,不过一时间走不开。而今还没有结霜,鞑子或许还有能南下,我如果走了,大同这里怎么办?我决定在十月之后,乘着冬天回京一趟,今日留下你,就是和你通个气,让你知道前后原委,等我走了,你要暂代我的职权。”

杨继盛说道:“这没有问题。只是你什么时候回来?”

杨继盛对这一件事情毫不在意,反正他暂代周梦臣职权,不是一次两次了。也算是轻车熟路了。

“只是你准备去多久?什么时候回来啊?”杨继盛微微一问说道。他再轻车熟路也不是大同巡抚,而且周梦臣在大同的威望也不是一般大同巡抚可比的。很多事情他是代替不了杨继盛。

周梦臣微微摇头,说道:“不知道,这一去有很多事情要办。我只能说最迟最迟在正旦之后,一定会回来,元宵之前,一定会在大同。如果事情顺利的话,或许我会早点回来。只是这情况,谁能说啊?”

周梦臣此次入京,要做的事情很多。谁知道顺利不顺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