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5章从铁路走
离开曹铄的书房,曹恒才到门口,等在外面的张苞就迎了上来。
“跟我去军营。”招呼了一声张苞,曹恒径直往皇宫前院走去。
跟在曹恒身后,走了三五十步,张苞向曹恒问道:“太子,是不是现在要去召集将士?”
“父皇已经安排妥了,哪需要我去召集?”往前走着,曹恒应了一句。
“陛下都安排妥了?”张苞一脸疑惑的说道:“难不成是要太子今天就走?”
“司马太尉一早就已出发,我们这会再走,已是晚了半天。”曹恒说道:“呼厨泉平定了关外,虽然他对司马太尉会有一些忌惮,却绝对不是完全不敢反抗。倘若我们不能及时赶到,给匈奴人以威慑,不仅司马太尉有可能遭遇不测,匈奴也可能会提早与中原发生争端。果真是那样的话,当年父皇和我先后讨伐异族,就变的没了意义。”
“虽然我对天下大事不是太明白,可太子这么说了,必定是有道理。”张苞回道:“我只是觉着,太子妃用不多久就会临盆。这个时候太子领军出征,是不是……”
“太子妃临盆确实是大事,可相比于大魏社稷,却只是我一家的小事。”曹恒回道:“当年乱世,异族侵入中原,多少中原儿郎被他们砍去了头颅?又有多少中原女子被他们掳掠去做了奴婢?天下一乱,到处都是孤儿寡母,相比于这些,我一家的事情又算个什么?”
听了曹恒所说的这些,张苞只是点头,倒是没再多问其他。
来到军营外,曹恒见到十多名将军等候在那里。
等在军营外的,是曾追随他出关讨伐异族的凌统等人。
除了原先的那班人马,这一次将要随军的还有廷尉郭奕。
望见曹恒来到,将军们纷纷迎上见礼。
向他们点了一下头,曹恒的目光落在郭奕脸上:“郭廷尉也要随我出发?”
“我已向太子宣誓效忠。”郭奕躬身回道:“太子领军前往关口,作为麾下,我理当随同。”
“你是大魏朝的廷尉,身为廷尉,你应该知道什么最重要。”曹恒说道:“廷尉府承担的可都是地方官府不敢涉足的案件。很多犯事的皇亲也都会交到你们那里审讯,你要是离开,偌大的廷尉府,该交给谁去打理才好?”
“太子放心。”郭奕回道:“我已向陛下禀明要追随太子前往关口,廷尉府用不了两天就会有人接管。如今我已不再是廷尉,以往残留的案件也都做了定案。我追随太子出发,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才是。”
“廷尉一职可是很多人等着盼着都难到手的实差。”曹恒说道:“为了随我出发,你居然去向父皇请辞。”
没有下马,曹恒微微弯下腰,把站在面前的郭奕从头到脚好好的打量了几遍:“郭廷尉,能不能和我说句实话,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太子既然问了,我还是那句话。”郭奕回道:“我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要追随太子建功立业。身在长安,任廷尉一职,十年二十年以后或许还有升迁的机会,然而身无寸功,即便升迁也是有限。与其安然的坐在长安城内,整天处置一些不是太要紧的案件,还不如趁着尚且年轻追随太子到关外立些功劳。等到将来返回长安,前程也会更加明朗。”
“别人追随我,都是为了大魏。”曹恒微微一笑,向郭奕问道:“你追随我,莫非只是为了升官发财?”
“能否发财我不知道。”郭奕回道:“可我却相信追随太子,早晚必定升官。将军们都是有大能耐的人,他们出关当然是为了大魏朝廷,却也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我只不过没像将军们那样只把话说了一半,而是给另一半也说出来罢了。”
“你倒是把话说的明白。”曹恒微微一笑,随后向郭奕问道:“难道你就不担心话说的太明白了,我会对你有了反感。等到将来从外面回来,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倒连廷尉也做不成了?”
“倘若太子真的要那样,我也只有认了。”郭奕躬身回道:“可我却觉着,太子绝对不会那样对待身边的人。”
“你凭什么那样自信,认为我不会那么对待你?”曹恒对郭奕说道:“当初将军们追随我,可都是怀着一腔赤诚,为的就是出关讨伐异族。可你却明明白白的告诉我,所以追随,就是为了立下战功才好升官。难道你就不担心我对你跟在身边的用心会有介意,以后也不会特别的重用?要知道,我不肯重用,你就不会有立下功劳的机会。”
“凡事都在太子。”郭奕回道:“太子要是不肯用我,我也只能认了。”
“好在还不是完全不明白事理。”曹恒笑了一下,骑着马从将军们面前走过:“都跟我进军营,不要让将士们等的太久。”
众人应了,跟在曹恒身后,走进了军营。
早就得到了将要出发的消息,分派到步枪的将士们已经准备好行装,随时可以出发。
曹恒来到军营,将士们纷纷带着行囊从营房里跑了出来,在校场上列阵。
三四万人列着整齐的方阵,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正往校场这边走来的曹恒。
到了校场前,曹恒跨上高台,先是环顾着列阵的将士们,随后高声喊道:“将士们,我还没到,你们就已是准备好了行囊,可见长久没有征战,你们也是憋闷的狠了。”
曹恒说话的时候,将士们一个个都默不吭声。
望着站在高台上的曹恒,没有一个人发出哪怕半声咳嗽。
正如曹恒说的那样,自从曹铄下令三年不征,将士们早就憋闷的狠了,巴不得立刻有场仗可打。
他们并不在乎敌人会是谁,征战多年,如今闲下来的将士们最希望的就是能够上了战场,找回他们认为丢了许久的存在价值。
目光在校场上的阵列前扫了几圈,曹恒接着喊道:“或许你们认为出发是要打仗,可我却带来了个不太好的消息给你们。三年不到,倘若不是迫不得已,父皇的旨意不会取消,这次出发,只是我带着你们到关口操练,至于打仗……还是不要想了。”
早先得到将要出发的命令,将士们一个个激动不已,都以为快要有仗打了。
然而曹铄却给他们带来了一个不愿意听到的消息。
出发前往关口,原来不是有仗要打,仅仅只是要带他们去那里操练。
“太子殿下。”阵列前,一名军官喊道:“军营里也可以操练,要是觉着不够宽敞,我们还可以到长安城外,为什么偏偏要去关口?从长安到出关的去处,少说也有上千里,往来一趟就不是三五天可以做到。”
“三五天还真可以做到。”曹恒嘿嘿一笑:“这次出发并不是要你们长途跋涉走许多路,而是要试用早已铺设完成却还没怎样使用过的铁路。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次出外演练,一是为了让你们明白步枪的使用方法,二则是要试用铁路,看看从长安到关口,究竟需要多少日子。”
原本以为是有仗要打,将士们都兴奋的不行。
曹恒这番话,像是兜头浇了一桶凉水,把他们燃起的情绪浇了个透凉。
校场上的将士们,一个个满脸失望,目光中的期待早已退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掩饰不住的失落。
“都给我打起精神。”看出将士们的失落,曹恒喊道:“要你们先去演练,为的就是将来上了战场不至于手足无措。步枪发放给了你们,我想知道,你们之中有几个人可以做到熟练使用?有几个人能够做到百发百中?”
曹恒两句话把将士们都给问的愣住了。
自从步枪发放到手中,他们确实是兴奋的很,每天背着步枪走在军营里,也觉得自己比那些还在使用刀枪剑戟的同袍要威猛一些。
可他们接受的操练却不是很多,甚至有不少人到现在也没用步枪打出过一颗子弹。
别说熟练使用和百发百中,即便是把子弹给打出去,都会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和担忧。
没有使用过的军械,虽然每一个人都知道威力无穷,可是没有用过,它所能发挥出的威势究竟有多大,对于没有得到足够演练机会的将士们来说,还都是未知的。
心里清楚自己会不会使用步枪,也清楚即便真的把子弹打出去会是怎样的效果,将士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失落多半一扫而空,很多人都露出了迷茫和困惑。
“既然不能做到熟练使用,也不能做到百发百中,发放给你们步枪,上了战场和烧火棍有什么区别?”曹恒向将士们喊道:“觉着自己不会使用步枪的,揣起上战场杀敌的念头,跟着我到关口,好好的学会怎样使用枪械。等到你们能把枪械使用的熟练了,少不了会有仗可打。”
当着将士们的面,曹恒许诺将来会有仗打,将士们顿时又来了兴致,一个个把胸膛挺起,目不转睛的看向站在高台上的他。
“废话我也不和你们多说。”看出将士们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曹恒挥了下手:“三军听令,随我出发!”
曹恒一声令下,将士们随即发了声喊。
将军们跑向分派到他们手下的将士阵列前,各自招呼着排列起队伍,随同曹恒出发。
三四万背着步枪的将士跟随曹恒走向辕门,没有得到步枪的将士们,则眼巴巴的远远望着他们。
在校场聚集将士的时候,曹恒并没有允许那些不用随行的将士靠近,因此也没人听见他喊话的内容。
以为这支队伍是要出征作战,留在军营里的将士们一个个都是满眼的钦羡。
长安城的铁路,在位于城北的方向。
铁路向南一直往江淮地区蜿蜒,向北则通往关外。
自从铁路竣工,还从来没有派上过太大的用场。
以往也就是偶尔用来运送少量的物资才会使用到铁路,多半时候它是处于闲置。
曹恒率领将士们来到铁路边的时候,铁轨上已经排满了车辆。
这个时候蒸汽机还没有发明,更不用说电力,铁轨上的车辆都是由人力像压水一样压着一支杠杆,凭借着压杠杆的力道推动车辆前行。
车辆是在铁轨上行进,车轮和铁轨之间的摩擦很小,只要不断的向杠杆施压,在铁轨上行进的车辆就会越来越快。
领着大军向停靠着车辆的轨道前行,曹恒看见在轨道前站着一群人。
当先一人正是负责铺设道路的蔡稷,跟在他身后的不用说也知道都是他的手下。
望见曹恒率军来到,蔡稷带着那群人迎了上来。
到了跟前,蔡稷向曹恒躬身一礼:“我奉陛下之命,在此恭候太子多时。”
蔡稷跟在曹铄身边的时候,曹恒还很小,等到他长大一些,蔡稷已是被支使出去铺设道路。
虽然如此,曹恒却知道,眼前这位将军当年也曾是父皇身边的红人。
把他支使出去,无非是留在身边难有建树,想要让他成就更多功劳,从而把官做的越来越大。
迎上来的是蔡稷,曹恒对他也不会怠慢,赶紧回礼问道:“父皇要蔡将军负责把将士们送上车?”
“正是。”蔡稷回道:“太子和将士们都没有用过铁路,虽然铁路上的车辆很容易把控,倘若没人传授用法,还是很难走的飞快。”
“蔡将军这么说,可见铁路上的这些车确实要比马匹快上一些。”曹恒问道:“从铁路走,到出关的关口,大概需要多少日子?”
“顶多三五日。”蔡稷回道:“把控车辆只需要几名兵士就足够,太子可以把兵士分成几拨。每隔一些时候换一拨人,这样就可以连天加夜的赶路,不像骑乘着马匹,还要考虑战马会不会吃不消。只要有人把控,车辆随时都在前行,即便是到关外,也用不了多少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