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卫景瑗“叛变了”(1 / 1)

明末妖僧 沉渣 1965 字 2个月前

周遇吉对白杆兵的阵法十分感兴趣,在大同逗留了的五天时间里,几乎都在学习他们的阵法。

俗话说千金易得,一将难求,作为穿越者,在发掘人才方面,刘慧明有天然的优势,张勇、商石敬、赵良栋、王甫臣都是这一思想的杰作,然而这些人毕竟是后起之秀,和周遇吉、黄得功、姜瓖等人相比,无论是能力还是资历都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三十年的战乱,特别是松锦之战以后,大明的武将人才凋零,除了唐通、刘泽清这样的饭桶将军以外,周遇吉、黄得功、吴三桂三人已经是最后的牌面了。黄得功虽然和他关系良好,但他一直在中都附近镇守,拱卫着大明祖陵。吴三桂虽然也是后起之秀,但他精于算计,权力欲又重,结合他后世的表现,刘慧明早就把他PASS掉了。

唯一值得拉拢的就是周遇吉了,因此他才竭尽所能地巴结他,每天好酒好菜的招待,就差美女给他暖被窝了。不是他舍不得,而是他已经打听清楚了,周遇吉此人并不好色,他的正妻是个蒙古人,据说长得一点儿都不好看,五大三粗的像个男人,刘慧明猜想她的偶像一定是秦良玉。

不仅在生活上,在学习上刘慧明一样为他提供便利条件,见他对白杆兵的阵法、操典、训导官制度都非常感兴趣,他就让训导官专门给他讲解设置这些规矩的来龙去脉,简直可以评上六西格玛了。

他心甘情愿地当舔狗不外乎是想在他面前搏一个好印象,为以后收复他做铺垫。然而,他的热脸却贴到了别人的冷屁股上面了,作为国士的周大将军除了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求之外,对刘慧明个人却并无过多的表示。

刘慧明并不介意,他做的放长线钓大鱼的勾当,金之俊以前不也很超然吗,最后还不是一样拜了他的码头。

从周遇吉来的第二天起,被吓怕了的商贾们开始主动往大同城里解粮了,随着一车一车的钱粮送到府库,刘慧明的腰板也渐渐地硬了起来,周遇吉的眼神也开始变了。

刘慧明首先兑现了给他的诺言,第一时间准备了五万石粮食给他。

周遇吉感动得无以复加,肉麻的话说了一箩筐。

刘慧明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回去,道,“周总戎过既然想帮我,不妨就帮我一个小忙吧。”

周遇吉一怔,忙道,“请阁部吩咐,下官一定不辱使命。”

刘慧明指着正在入库的粮车,道,“这两天虽然进了一批粮草,但远不够大军所用,为了不至于断粮,我已命令大同下面的州县长吏来此开会,到时候会给每一个人都下达一个筹粮任务。”

见周遇吉越听越迷茫,他只得长话短说,道,“其实很简单,就是向州县摊派粮草,这些人老奸巨猾,控不好应对,因此需要你配合我一下,帮我助助威。”

周遇吉忙道,“不知下官要如何帮助阁部助威?”

刘慧明道,“很简单,明天就要开会了,我们手下所有将领都要出席,姜瓖也要出席,到时候大家往前面一站,让所有人都知道咱们的厉害。州县长吏都是文官出身,虽然笔杆子厉害,毕竟手无缚鸡之力,只要咱们把气势拿住,一定可以把征粮指标压下去。”

刘慧明说了一堆,周遇吉终于明白了他心中所想,一拱手,郑重道,“阁部放心,下官定不辱命。”

刘慧明大喜,赞道,“好,太好了,有周总戎助我,咱们粮草勿忧矣。”

正说话间,赵良栋也带着部分人马回来了,刘慧明忙引荐他和周遇吉认识,周遇吉见他身材魁梧,胡须浓厚,说话中气十足,心里欢喜不已,握着他的手,赞道,“擎之小小年纪就已独领一军,未来前程不在我之下啊。”

赵良栋忙谦虚地道,“周总戎乃大明宿将,末将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请总爷多提醒末将一二才是。”

周遇吉忙指着角落里的《白杆兵手册》,道,“擎之说笑了,有这本手册就算是傻子都会打仗了。我这一次来,在校场逗留了五天,为的就是学习白杆兵的阵法,你早已熟知这些,应该是我的老师才对!”

二人谦虚了几个回合,刘慧明终于忍不住了,笑道,“你们别谦虚了,一会儿吃完饭的时候喝酒解决吧。”

二人齐声道,“对,对,不错,不错,那就酒桌上见高低!”

大同巡抚的管辖范围基本上和山西行都司相同,自从成化年间设巡抚衙门之后,行都司基本上就已被架空。

在各州府长吏齐聚大同之后,刘慧明携大胜之威,在会上强制通过了筹集粮草的决议。

各州府长吏见刘慧明手握尚方宝剑,左右四个武将压阵,知道自己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只得暂时接了军令。

“诸位属僚,本督离京时,陛下曾谆谆教导,让我在抵御李闯的同时,整顿山西吏治,追缴积年欠款!”刘慧明用尚方宝剑敲着书案,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训话道,“现在,大同府周边的盗匪已经清缴干净了,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出门被劫了。”

说完,他一指站在一边的赵良栋,介绍道,“这位赵将军,乃是京营游击将军,先前一直在乡下剿匪,想必大家已经认识了。”

赵良栋身着轻甲,上前走了一步,拱手道,“末将赵良栋,见过诸位大人。”

众人忙回了一礼,脸上还露出少许忧惧之色。

刘慧明可不管这么多,继续吹嘘道,“以后你们治内要是出现了盗匪或者叛乱,尽管向本官行文,赵将军绝不会推辞一下。”

众人的兴致还是不高,赵将军虽然作战勇猛,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还是不要招惹为妙。

刘慧明没管他们的小九九,又接着说道,“平了盗匪,靖平了地方,下一步就是追缴历年积欠了。”

看着底下一张张比哭还难看的脸,刘慧明做出一副很同情的样子说道,“我看了一下账本,你们没有一个州县足额上缴过税赋,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一个知县再也忍不住了,“督公在上,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刘慧明点点头,“现在是在开会,诸公但说无妨。”

那知县好像做出了很大牺牲,才鼓起勇气说出来,“历年欠款是一笔糊涂账,根本无从查起,再加上这几年天灾不断,百姓手无余粮,督公若强要追缴,恐引起民变!”

“百姓手无余粮我岂能不知?”刘慧明笑了笑,道,“从那些苦哈哈的百姓手里压榨钱粮?你当我是杨嗣昌吗?”

“那要从哪些人手里出粮?”那知县问道,“莫非要从士绅手里夺粮?”

“怎么叫夺粮呢?我们是追缴积欠!”刘慧明打断了他的话,道,“本督再说一遍,我们是追缴积欠,不是夺粮,我们是有正当理由的。”

“大明优待士绅,督公莫非要违背祖制吗?”

终于又有一个人加入到了刘慧明的反对阵营里。

刘慧明敲了敲书案,反问道,“大明哪一条祖制规定了士绅不纳粮?”

一句话就让在场的所有人闭了嘴,这帮人虽然饱读诗书,却很少有人看大告的,刘慧明直接搬出朱重八来,让所有人都不敢轻易开口了。

连续点了几个人的名字,没有一个人敢说话,他们虽然不是很懂法律,但绝对知道大明没有这一条法律。

刘慧明心里呵呵一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告》,翻到其中一页,道,“我这几天都在研读《大明律》、《大告》等律法书籍,从中没有找到一条士绅不纳粮的规定,只有一条规定了考取了功名的士绅可以免除部分钱粮,具体是秀才八十亩、举人四百亩、进士两千亩。各位大人都是有功名的,不会不知道这个规矩吧!”

州县长吏们见刘慧明追根溯源到了太祖朝,再也没有公然反对的理由,但内心还是很不以为然,表面上雷厉风行的领导他们见多了,强如孙传庭不也栽在了士绅手里吗?

刘慧明不再管他们,让田维胜把任务清单发下去,“各位,这是你们要交上来的钱粮清单,每人一张,一个月以内要完成,完不成自己提辞呈,我让完得成的官员来接替你们的位置。”

长吏们看着各自手里的任务单,就像拿着一块烧红的烙铁一样,一时不知该怎么应付。

刘慧明又发话了,“你们要是遇到了问题,比如抗税啊,拖延啊什么的,尽管报上来,大明官军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赵良栋、商石敬等人齐声大喝,“是,谨遵大人吩咐!”

州县长官们吓得直哆嗦,刘慧明又指了指卫景瑗,“过几天本督就要南下太原,这个任务就交给卫巡抚了。”

卫景瑗正襟危坐,听到刘慧明点自己的名字,忙起身答道,“下官谨遵督师之命!”

长吏们大惊失色,他们还指望会后找卫景瑗说说情呢,没想到他却首先“叛”变了。

卫景瑗扫了一眼众人,道,“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任何人都有纳税的义务!”

这话是前天刘慧明教他的,他觉得很有道理,就记下来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