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蚀刻(1 / 1)

苏厨 二子从周 1711 字 2个月前

计法没毛病,不过对账就麻烦了,每种商品,库存一页,现金一页,还有掌柜伙计的工钱,商品的运费,缴纳的税额……一样一页,那就是厚厚的一个账本。

在苏油的眼里实在是不够科学。

后世好些乡下非遗工坊还没有实行电算化,仍然使用硬壳夹页老账本记账,苏油为了帮他们发展,首先便是要理清财务,因此没少花功夫,愣是把自己逼成了半个会计。

打开书包,拿出木尺,本子和铅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表格。

第一行,科目,发生额,余额。

发生额和余额下边,又各自分出两列,借,贷。

写完对两人说道:“嫂子,我的想法是这样,就单罗交易来说,其中的商业行为可以分为库存现金,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营业费用。各自有各自的旧管、新收、开除,结余。”

“然后我们可以将每一科的旧管、新收、开除,简化为收支。收入放在借方,支出放在贷方。”

“如此这笔交易,在小弟这个账本中,便该如此放置各个栏位……”

“放在库存现金科目的余额借方当中的,当是现在单罗的库存十五贯,其余为零……”

“嘉州客商的三十贯,放在已收账款科目的借方当中,其余为零……”

“其余收支,皆如此处理,我们便会发现,任何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借方和贷方的至少两个科目发生增减变动,而且增减的金额相等。”

“因此,在反映每一项业务时,应当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相关的至少两个科目中进行登记。”

“比如嘉州客商的三十贯,本来在已收账款科目的借方,而当晚入库这个动作,便应体现在已收账款科目的贷方支出三十贯,和库存现金的借方收入三十贯上面。”

“通过这样的记账方法,能够全面清晰的反应出业务的全貌,附加了详细的过程。”

“这样下来,每一个经营步骤都有脉络可循,而最后求出行列合计,总收支和结余也同样一目了然,既方便核算,也方便调控行商环节。”

“以往的记账方法,都是单式,这种方法可以叫做复式,它的原理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苏油一边说,掌柜便在一边啪啪啪地打着算盘,话音刚落,掌柜的便已经将总账算出来了:“绝妙!当真绝妙!真如小少爷所说,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哈哈哈哈太方便了!小少爷端是大才。”

苏油看着掌柜拨弄的算盘,笑道:“这年头能用算盘的人可不多,掌柜的您也是大才。”

程夫人笑道:“张先生是我从成都府请来的高人,通判衙门应在司多年的老管勾了。”

苏油连忙拱手:“失敬失敬。”

掌柜的也拱手:“我才是失敬,此法条画分明,纲举目张。老夫当致书通判大人,以利万民。”

苏油笑道:“我就是举一个例子,要是从事生产的人家,科目中还应增加原材料,生产成本等科目,具体如何梳理成条陈,就得麻烦张先生了。”

张掌柜连连拱手:“不敢不敢,这是分所当为,如有疑惑,还望小少爷不吝赐教。”

程夫人笑道:“那就麻烦张先生,此法拟出来先给我看看,想来父亲那边更加需要。”

又交代了一些手尾,程夫人带着苏油进了内花园,拉着他细细打量:“怎么连这个也懂?”

苏油老实答道:“不管三柱四柱,还是现在的复式,其实都是一样的,就看账本的侧重点而已。”

“如果只图结余,三柱就够了,反而简单明了。”

“要是关心周期经营状况,那便要添加成四柱。”

“要是既想把控全局,又要细化管理,还要了解各环节的收支,那就需得复式了。”

“嫂子说得对,这法子对于绸缎铺来说,稍显繁琐了些。不过对于姻伯那样产业众多的富豪,就十分合用了。”

程夫人打趣道:“哎哟!小油这是看不起嫂子的绸缎铺是吧?”

苏油连连摆手:“岂敢岂敢。”

程夫人说道:“可别说不敢,小油当真是点石成金的手段。八娘说用了你的法子,一日之内便可取得上万的字码,三日之后,便可以尝试印刷书籍了。”

苏油说道:“哪里是我的功劳,也是书坊准备充分,有现成的雕版可以翻模。”

程夫人说道:“就是被你偷了个巧,这韵书,怕是怎么学都来不及了。”

苏油行礼道:“艺多不压身,还望嫂嫂继续教导。”

程夫人满意地点头:“成不骄,败不馁,倒是又发现小油一条长处。”

于是两人开始教学,时过中午,苏油才带着老于刻好的工具去到铁坊。

翻出委托瓷坊烧造的玉瓷瓶,冷凝管,苏油有些无语,东西不透明,这就是盲操啊,难道要将玻璃制造项目也提前?

这时候的玻璃还处于琉璃状态,也就是低温玻璃,一盏琉璃灯笼的价格,那是百贯左右,利润相当可观的。

想远了,事情需要一步一步地来。

正要出门,程文应派人来叫他,说是要贤侄陪他一起吃午饭。

吃午饭是假,眉山首富目光敏锐,一眼就发现了复式记账法的好处,拉着他是想了解情况。

于是苏油只好又解释了一通,顺便叫来对面的张掌柜,重新画了一个更精致的帐页。

每一个借贷栏位下边,又多了好些格子,分别对应万千百十贯百十文。

张掌柜拿着新帐页看了一眼,立刻便发现了问题:“贤侄,这么细密的格子,如何将数字填入?”

苏油取出小尺,说道:“用梵文,先生你看,这把小尺上的标示,便是最新设计的梵文的零到九。”

后世的阿拉伯数字,其实就是梵文的小写,不过被阿拉伯人传播到了西方,真不是他们自己的发明。

苏油又道:“除了数字,用纸和用笔也要特殊一些。姻伯可命人取些鹅羽,顺便让于工来学习一下这种笔的制作。”

程文应立刻对着外面大喊:“周胖子,杀鹅!赶紧把鹅羽送过来!老于,又有活了!”

没一会,东西准备齐当。

苏油先将鹅羽插入装满沙子的铜锅中,烧热沙子,让鹅羽变成白色,透明性消失。

这是固化鹅羽羽管的蛋白质,让鹅羽更加坚固。

之后摸出小折刀,将鹅羽剖出一条缝,然后在细缝两边羽管上削出笔尖,和现代钢笔笔尖类似。

接着用针加热,烫掉笔管内的细微结构,又在笔尖细缝上端烫出一个小眼,用于存储更多墨水,一支标准的鹅毛笔便做好了。

在石纸上画上表格,蘸上浓浓的墨汁,将老张带来的一页账册用梵文数字誊抄到新式账页上。

程文应抚掌大笑:“当真巧妙!如此一来,一年的账册,也不过小小一本而已!”

张掌柜对着苏油拱手:“便是一省财计,用不了多少账本,省时省力!”

苏油笑道:“正因为小而全,因此上面数字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首先要做到的,便是防止涂改。”

说完在每一个数字前加上了一个人民币的羊角符号:“乡间出卖东西,都要插上一个草标,有这个草标作为每行数字的字头,便可以防止有人在前边增加数字了。”

“再加上一些书写规范,我能想到的,大致就是这些。”

张掌柜立刻就发现了一个新好处:“有了这个表格,各位对齐,一眼便能估出收支大数来,实在是诸般好处太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