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河东绅商(1 / 1)

天下枭雄 高月 901 字 2个月前

杜淹低声对杨元庆道:“此人姓李,是河东郡有名的粮商。”

杨元庆点点头笑道:“原来是李绅贾,你不妨给大家说说你手下在丰州的所见所闻,你可以实话实说。”

“是!”

李绅贾想了想,便提高声音道:“大概在前年,我的一支商队去丰州贩蒲桃酒,在丰州呆了不到一个月,他说对丰州最大印象就是规矩很严厉,但又很自由,说比如进城时,所有的兵器都不准携带,在一个城池超过三天就必须向官府备案,写清滞留理由,最多不能超过一月,如果超过一个月,就要申请定居,要交一笔保证金,当然事后会如数退还,这是严厉的一面,而自由的一面就是商人可以随意穿衣服,可以骑马,没有什么商籍、匠籍,只有民籍和军籍之分,商人没有任何歧视,和正常的平民一样。。。。。”

看得出这个姓李的商人很健谈,是个做生意的老手,很会揣摩杨元庆的心思,说到严厉的一面,他尽量轻描淡写,说到自由的一面,他又浓墨重彩地描述,杨元庆没有打断他的侃侃而谈,他慢慢喝茶,注意商人们的表情,当说到商人没有任何歧视,和正常的平民一样时,所有人都了异常变化,有人坐立不安地扭动身子,有的人听得全神贯注,眼睛里闪烁着期盼的亮光。

看得出,商人的地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其实杨元庆很清楚,天下争霸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强势,也是经济、政治乃至于民心相背的全方位争夺,说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民心又是和经济、稳定等等紧密相连。

北隋之所以做得不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丰州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物资,所以支撑得起,还有河东受到的乱匪涂炭要比河北河南少得多,本身的人口经济状况都不错,但随着河北战役的推进,丰州的积累逐渐减少,他就不能再耗用从前的积蓄,必须要靠自身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复兴,这就需要依靠商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

等李绅贾说完,杨元庆又对众人道:“丰州之所以严厉,是因为要防止细作混入,事实上如果是统一的江山,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严厉的限制,但自由是我的思路,我主张取消商籍和匠籍,恢复他们的正常民籍,我也不赞成先帝对商人的歧视,我打算全面取消对商人的种种限制。。。。。。”

杨元庆说到这里,下面的商人顿时骚动起来,每个人都异常兴奋,窃窃之声响成一片,杨元庆摆摆手,又让众人安静下来。

“但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之所以给丰州商人这么多自由,那是因为他们自己争气,新移民来了,商人们总是主动地帮助官府,他们搭建粥棚,帮助临时安置移民,突厥打来了,他们尽其所能帮助老弱撤退,给前方的将士捐衣捐粮,兴办学堂,照顾孤老有的他们的出力,如此,当我提出丰州撤销商籍时,便得到了丰州官员们的一致支持,可谓水到渠成,不瞒各位,我刚才称呼大家为绅贾,这是我在丰州的一贯称谓,其实和你们无关。”

大堂内一片寂静,楚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要想得到自己,获得平等,还得靠他们拿出实际态度来,众商人沉默良久,一名资历最老的商人道:“启禀殿下,我们也愿意这样做,就怕官府不领情,民间几百年来形成的歧视难以改变,所以我们有顾虑,不敢为之。”

杨元庆笑道:“几百年形成的歧视和想法确实很难改变,但不是没有机会,在盛世机会不多,但在乱世却是很好的机会,如果你们在乱世有所作为,相信会极大扭转这种歧视,而且我不会因为你们的努力就惠及所有商人,那样也不公平,我会在河东郡进行试点,你们成功了,我就会率先在河东郡取消商籍,给你们以平等待遇,你们的子弟甚至也能考试入仕。”

议事堂内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旁边太守杜淹和裴文靖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露出欣喜之色,他们都知道这些大商人都富可敌国,可一个个都一毛不发,如果能够把他们财力物力调动起来,将会极大减轻官府的压力。

这时,那名资历最老的商人又问:“启禀殿下,那我们又该怎么做?”

杨元庆摇摇头,“该怎么做由你们自己决定,我建议你们成立商会,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该怎么做,而不是官府要你们就做,不要你们做就不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