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疯狂的花季(下)(1 / 1)

刑事案件录 齐胖 1345 字 2个月前

小苏打完电话后,冲着我摇头说到:“死者的父母对死者的物品不是很清楚,但他们也只是按自己知道的来看,应该没丢什么。”

我听了小苏的话,点了点头,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先确认监控中那个女孩的身份……

我和小苏赶到了死者的学校后,开始在她的同学之间调查……

“呵呵,这没办法查了。她每周只有周一来学校、周五来学校。她的同学们根本就不怎么和她来往,在学校的信息几乎为零啊。”小苏询问了一圈后,对着我说到。

我听完了点了点头,带着小苏朝着死者班主任的办公室走去,既然同学那里问不出什么,只能去问问她的班主任了……

见到了死者的班主任后,小苏问到:“这个关晓文平时和什么人接触你清楚吗?好像她的同学都不怎么和她来往?”

那位班主任叹气着说:“是啊,说到这个丫头我就头疼。小小年纪就抽烟、逃课、打架、谈恋爱的。给我这班集体都抹黑。”

我听完了这位班主任的话,笑了笑对她说:“我们是想了解她平时都干些什么,你作为她的班主任难道对她放任自流?不了解这些?”

那位班主任尴尬的笑着说:“了解了解,她经常在学校不远的一个游戏厅里待着。至于在学校里面她真没什么朋友,我们班的张莹莹都是我强迫她去给关晓文补课,一对一帮教嘛。好在张莹莹没有歧视她,还很热心的给她补课。”

我和小苏听完后摇了摇头,看来死者还真是人缘太差了……

我想了想问到:“那个你说的张莹莹在哪了?能不能帮我们叫她出来?”

那位班主任摇着头说:“那真不巧,她请了三天病假。”

我和小苏听完后便要起身离开,去往死者生前经常去的游戏厅……

到了那里后,我们拿着死者的照片开始询问。然而,从几个染着黄毛的小少年那里得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一名少年叼着烟,拿着照片看了一眼说:“哦,小文啊。那天她和她一个同学走了,说什么回家给她补课。没玩多一会两人就走了。”

我和小苏听完后,看来少年嘴中所说那个死者的同学应该就是班主任说的张莹莹了。

我想了想,对着那少年问到:“她那个同学你们熟么?”

“不算太熟,吃过几次饭,一起出来玩过几次。都是小文带着她来的。”那少年吐了口眼圈,对着我说到。

我听完了,点了点头,便带着小苏离开了……

出了游戏厅后,我对着小苏说到:“你马上打电话给死者的班主任,问清那个张莹莹的家庭住址。看来这个小丫头有嫌疑。”

小苏听完了我的话后,立刻打电话落实情况。问清了地址后,我俩立刻去往张莹莹的家中……

到了张莹莹家里后,我和小苏见到了这个唯一和死者有来往的同学,一副乖乖女的形象……

这女孩见到我和小苏后,显得很紧张……

小苏见状,便轻声的说到:“不用紧张,我们就是找你了解一下情况。”

我等小苏说完,也对着面前的这位女孩问到:“你和关晓文关系很好啊?经常去她家?”

张莹莹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不是,我们就是同学关系。我帮助她追赶学习进度。”

当她说完后,我和小苏都无奈的摇了摇头。明明关系不错,非要掩饰成不熟悉,单这一点就说明她有问题了。更何况,其实我和小苏进来时,就认出了她是监控画面中的女孩……

我和小苏二话不说,直接将她带回警局……

回到了警局后,小苏立刻安排给张莹莹做**取证!结果表明:出现在凶案现场的指纹,正是属于张莹莹的。

得到了这一结果后,我对着小苏说:“走吧,去审审吧。”

说完,我俩便朝着审讯室走去……

进了审讯室内,我对着张莹莹问到:“还有什么想说的么?我们对比了你的指纹,与凶案现场发现的指纹一致。”

这时,张莹莹只是低头哭泣……

过了许久,张莹莹边哭边对着我和小苏说到:“我当时很害怕,我拿起刀就是一顿的乱刺。我也不知道当时我为什么停不下来。”

我听完了的她话后,又朝着她问到:“对了,我们从监控里看你进去时双手是空的。出来时拎了两个行李袋。里面装的是什么?”

张莹莹木纳的看着我说:“衣服。”

我听完了,摇了摇头,便出了审讯室。留下小苏自己继续审讯了凶手……

不多时,小苏从审讯室里出来,摇着头苦笑……

我见她这样,便问到:“怎么了?你笑什么?”

小苏瞪了我一眼说:“我这是苦笑。凶手出来时拎的两个旅行袋,一个里装是凶器和一条染上血的毛巾被,已经被她丢掉。另一个旅行袋里装的是一件貂皮大衣,这件衣服现在在凶手家中。”

我听了小苏的话,点了点头说:“那她为什么杀死被害人?”

小苏叹了口气说:“凶手家境贫寒,而死者家境比较富裕,两人经常在一起都是死者消费。凶手可能是产生了自卑心理。”

我听完后,点了点头:“嗯,青春期的心理。难免看到自己的朋友这样,会出现心理不平衡。”

小苏点了点头,继续说到:“凶手当天与死者一起到了死者家,但死者到家后开始和凶手显摆自己的貂皮大衣。凶手当晚就有点发狂了,只是纯粹的因为那件大衣杀死了死者。”

小苏说完后,便去写结案报告了……

案子结束了,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又反应出来了——青少年嫉妒心理。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互相攀比,互相嫉妒的现象不占少数。但这并不能泛指青少年,成人也是如此。古人云:人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由此可见,嫉妒心理的危害极大,若不能有效克服,必将损人毁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