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一片寂静
整个大殿只能用鸦雀无声、针落可闻来形容,所有人都在目瞪口呆的望着从龙撵上下来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他们使劲的看着,仔细的看着,希望能发现一点跟往常不一样的东西,但是很遗憾,面前这个朱由校除了容貌比以往更加消瘦之外,跟他们熟悉的那个朱由校没有任何区别。
看着大殿里目瞪口呆看着自己的众臣,朱由校心里浮现出一阵冷意,这次的遇险给了他太多的警示和震撼,让他知道这些平日里总是恭恭敬敬向他跪拜的大臣们胆子究竟有多大。
当目光转到距离自己最近不到十步远的高攀龙时,朱由校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冰冷的笑意,他随即又将目光转了过去,朗声道:“怎么大家都不说话了,刚才不是聊得挺欢的吗?现在看到朕来了怎么都变成哑巴了?对了,你刚才不是说要诛朕的九族吗,现在怎么不说了?”
这名官员早已变得脸色苍白,此时的他只是不断的朝着朱由校磕头,随着碰碰的磕头声响起,他的额头早已变得一片乌青红肿,但他浑然不觉,依旧不断的继续磕头,嘴里不住的说着,“陛下恕罪!”
看着这名跪在地上磕头的官员,旁边的官员们虽然也心有戚戚,但却没有人一个人敢出言为他求情,毕竟刚才这名官员说的话大家都听到了,当着皇帝的面喊着要诛人家的九族,这样的罪过无论朱由校怎么处置他都不为过。
朱由校轻叹了一声,扭头对身边距离他最近的吏部尚书房壮丽道:“房爱卿,此人在哪个衙门担任何职?”
房壮丽走了出去朝朱由校拱拱手:“启禀陛下,此人名曰孙增寿,在六科给事中担任左给事中一职。”
朱由校轻笑一声:“不愧是房爱卿,担任吏部尚书才几天,就能将朝中的官员都记了下来,果然是勤于任事啊!”
房壮丽心里不禁一抖,朱由校这句话看似褒奖,但话里的意思却很意味深长啊。
好在朱由校说完后便没大步走到了龙椅上,在身边太监的搀扶下坐了下来,他也不废话直接就说道:“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何在?”
随着朱由校的声音落下,大殿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高攀龙的身上,不少人的眼中都露出了复杂的神情。今天高攀龙在午门外做的事情自然瞒不过这些官员。
在不少人看来,高攀龙今天率领着东林党的官员们堵住午门想要逼迫皇后下旨信王监国,确实是一步妙棋,只要信王将来能够登上宝座,高攀龙今天这番功劳就跟从龙之功没有什么区别,受到重用那是必然的。可如今朱由校竟然奇迹般的病愈了,那么高攀龙今天做的这件事就成了一步再烂不过的臭棋,但凡是个人都不能忍啊,你丫的竟敢趁着我病重带人逼迫我的媳妇,这可是叔叔能忍婶婶不能忍啊。
高攀龙面色沉静的走了出来,恭敬的朝着朱由校跪了下来恭声道:“臣高攀龙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攀龙!”
朱由校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淡淡的说道:“朕这几日身体不适,一直在乾清宫静养,不料却惊闻爱卿今日纠集了一批官员堵在了午门外嚷着让皇后下懿旨让信王监国,不知可否有此事啊?”
听到这里,大殿里的官员们心开始提了起来,“来了……来了,皇帝要秋后算账了。”
顾秉谦则是斜眼看了眼跪在自己旁边的高攀龙,心中一阵冷笑,这个高攀龙平日里总是以圣人子弟自居,带着一帮东林党人动不动就横挑眉毛竖挑眼的,这些日子看到朱由校病危后终于忍不住跳了出来亲自赤膊上阵,现在傻眼了吧,让你欺负人家的媳妇,现在人家病好了,要为自己的媳妇讨个公道了。
高攀龙面色不变的说道:“这些日子陛下龙体欠佳不能理政,臣等心急如焚。而信王殿下聪颖果敢,若能在陛下养病期间暂代陛下监国这也是好的,是以便……”
“是以便带着一群人将午门堵住,逼迫皇后下懿旨是吗?”朱由校打断了高攀龙的话,眼中露出讥讽的异味。
“并非是逼迫,而是希望皇后娘娘以江山社稷为重,暂时让信王代替陛下监国又有何不可?”高攀龙一脸的正气凛然,要不是朱由校早就看清了他的真正面目还真会让他骗了。
“哦……这么说起来朕还得感谢你在朕病重期间如此殚精竭力的为大明江山社稷呕心沥血啰?”朱由校不怒反笑道:“说实话,朕登基已有七载有余,但还还是头一次看到一个人的嘴脸能够如此的无耻。什么是颠倒黑白,什么叫指鹿为马,今天朕看到了,高攀龙……你实在是让朕开眼了!”
“陛下……”
“你给朕闭嘴!”
高攀龙还想说话,又被朱由校毫不客气的打断了。
“朕没让你说话呢!”
朱由校转眼看了看四周沉声道:“信王呢,来了吗?”
大殿上一片寂静,群臣们的目光都看向了右边,一个身子略微单薄的身影有些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朝着朱由校作揖:“臣弟见过陛下!”
现在的朱由检脸上已经没有了今天上午那种意气风发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惶恐和不安,他很清楚自己今天上午做的事情是多么的混账,自家的老哥还没死呢,做弟弟的就想着惦记哥哥的屁股下面的位子。
好吧,这种事情是个人就会惦记,但你好歹在心里想想就好了,竟然还亲自跳出来,这种事是个人就不能忍啊。刚才宫里派人通知自己上朝的时候朱由检就感到了大事不妙,但他还是不断的安慰自己,自己的哥哥早已病入膏肓,肯定是有人假传圣旨,但是当他刚才看到从龙撵上下来的朱由校后所有的希望就象被大风吹过的青烟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德约,你知道朕叫你来所为何事吗?”对上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校的语气不由自主的缓和了下来,这毕竟是自己平日里疼爱的弟弟啊。
“臣弟知道。”朱由检惨笑道:“臣弟自知今日做出了逾越之举,也不奢求陛下的原谅,是以任凭陛下发落,臣弟绝无怨言。”说完,朱由检便重重的跪了下去,将脸伏在地上。
朱由校看着伏在地上的弟弟,眼中闪过一丝包含着疼爱、惋惜和恨其不争的复杂神情,过了好一会他才长叹道:“德约,正所谓长兄如父,也怪朕这些年对你属于教导了,以至于你为小人所蒙蔽。但你既然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来人,拟旨……信王朱由检年少狂妄,德行不足。自今日起着其在府中闭门思过一年,在此期间俸禄减半,钦此!”
“谢陛下隆恩!”
当听到朱由校亲口叙述的旨意后,跪在地上的朱由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今天的事情就这样被轻轻揭过去了?自己的老哥竟然不处罚自己?
原本的朱由检早已做好了准备,自己做出了这么混账的事情,朱由校虽然不大可能杀了自己,但却可以将他圈禁起来,他从此只能在凤阳府的高墙内待到死了,但没想到的是朱由校竟然只是让自己在信王府闭门思过一年,这样的处罚简直就是太轻了。
太和殿内的官员们看着跪在地上眼泪哗哗流的信王殿下,再看看跪在他旁边的高攀龙,不少人心里都暗自摇头,信王殿下这是让高攀龙给坑了呀,不过陛下今天看来心情不错,竟然就这么宽恕了信王,他们原本以为朱由校怎么着也得好好收拾一下这个竟敢胡乱出头的弟弟,没想到却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啊。不过由此看来,陛下今日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连信王殿下都宽恕了,高攀龙应该也没什么大碍吧。
别说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了,就连高攀龙自己也松了口气,看来面前的这个人还是以前那个心慈手软的皇帝,他对自己的弟弟都舍不得重罚,对自己应该不会太过重罚吧。
“至于你嘛!”
朱由校终于将目光转向了高攀龙,清冷的声音从他嘴里吐了出来。
“高攀龙,趁着朕病重期间,蛊惑信王逼迫皇后下旨监国,有违人臣之道。更有甚者,高攀龙还在朝中四处散布谣言,恶意中伤君父,此例绝不能开,此风绝不能涨,殿前侍卫何在?”
“喏!”
随着朱由校的喝声,两名殿前侍卫从门外大步走了进来。
朱由校看着跪在地上的高攀龙冷笑道:“脱掉高攀龙的乌纱,将其推到菜市口立即斩首,再令三司对今日聚集在午门外的众官员问罪,该罚奉的罚奉,该罢官的罢官,该处斩的处斩,绝不能姑息!”
“什么?”
高攀龙一时间呆住了,他万万没想到朱由校竟然一改刚才对信王的温和,露出了他狰狞的一面。虽然高攀龙早就对自己的结局有了心理准备,但在他看来自己大不了也就是丢官罢职把自己赶回老家而已,根本就没想过皇帝会杀自己。要知道自己不但是东林党的党魁,更是朝中清流的领袖啊,皇帝怎么敢杀自己?
“喏!”
两名侍卫二话不说一把摘掉了高攀龙的乌纱帽,抓住他的胳膊随后反手一拧,年近七旬的高攀龙怎么可能挡得住两名身强力壮的侍卫的蛮力,立刻就被他们给押了出去。
“陛下……三思啊!”
朱由校这一表态不打紧,却是将整个大殿里的百官们都给吓到了。
皇帝竟然要将高攀龙斩首?这也太夸张了吧,在大部分人看来,高攀龙率领东林党人堵住午门逼迫皇后让信王监国这件事确实做差了,但也罪不至死啊,顶多丢官罢职甚至是发配琼海,现在这位竟然二话不说要砍头了,有没有这么严重啊?
前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黄立极站了出来大声道:“陛下,高大人固然有错,但此事高大人并无私心,完全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啊,将其斩首是否太过严重了?”
“严重?”朱由校从鼻孔喷出了一口闷气,“蛊惑信王监国,并试图篡位,朕将他斩首你竟然还说太过严重?若是朕此刻绕了他,是不是今后谁都可以试着拥立一个皇亲国戚谋朝篡位啊?”
“这……”
黄立极这才想起来,高攀龙那家伙确实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啊,这么说起来皇帝要斩高攀龙还真是没一点错,要是谁都可以点击皇帝屁股下的那个椅子那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说到这里时,朱由校咬了咬牙,他这次死里逃生之后对一些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以前的朱由校虽然看不惯这些文官,但总是认为治理国家没有读书人是不行的,即便是杨峰跟他说了许多东林党人的坏处他也没有对这些人下狠手的想法,总是想着慢慢的布局将东林党人的势力清除出去。
只是经过后花园溺水之事后他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了,政治斗争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文质彬彬,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斗争。
皇帝要收税,要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要开海禁,这里面无论哪一项政策都会触动江南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根基,那些人为了银子什么事做不出来?为了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那些人就敢对他这位皇帝下手,而且是那么的毫不犹豫,坚决无比,就连他死后的继任者都拟定好了,在他们看来大明这个国家就是他们手中的玩物一般,就连他这个皇帝的生死也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一想到自己的父亲光宗皇帝不过是继位一个月就死了,虽然对外声称是暴病而死,但事实的真相是什么谁也不知道。现在轮到自己了,如果这次没有杨峰的搭救,自己也会死得不明不白,而且没有人明白这里面的真想,一想到这里朱由校就有些不寒而栗。
在上位者的眼中,有些事情是根本不需要证据的,只要有这个可能和意图,他们就可以做出决断。
。